■孫 峰/青島黃海學院
《中國制造2025》文件中要求注重強化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示范,打造一支技藝精湛的技術技能人才隊伍。鼓勵企業與學校合作,培養制造業急需的技能型人才與復合型人才,積極推進產學研結合。
隨著經濟地迅猛發展,行業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行業對高質量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加大。因此職業院校對于師資隊伍整體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要打造一支符合時代特征和需求的教師團隊,才能與當前的人才市場需求相匹配。為了不斷提高職業院校技能型人才培養的質量,職業院校的師資隊伍既要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扎實的技能素質,也應具有較好的專業知識和素養,即“雙師雙能型”教師。
“雙師雙能型”教師是中國職業教育發展到一定階段出現的詞語。在20世紀90年代,教育部門提出了“雙師型教師”的相關概念,但是一直沒有明確的、標準化的概念定義。關于它的定義主要有以下幾種說法:(1)“雙師=雙證書”。研究者認為是否為雙師型”教師要根據教師是否在具有高校教師系列職稱的同時還獲得行業技術、技能等級證書來判斷。(2)“雙師=雙素質(能力)”。也有的研究者認為“雙師型”教師的認定不能僅依靠形式上的資料,而是應該具備兩方面的素質和能力:既要有較高的文化素養和專業理論知識,有較強的教學、教研能力,又要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較高的專業實踐技能和實踐教學能力,能指導學生進行實踐操作。(3)“雙師=雙職稱”。持此觀點的研究者認為,“雙師型”教師首先要有講師及以上職稱,同時還具有工程師等專業技術證書。還有一部分的專家學者贊同“雙層次”說。該觀點認為,“雙師型”教師是指既上得了課堂又能下得了車間,既能講授專業知識,又能開展專業實踐的復合型教師。
“雙師雙能型”教師的認定條件中,不僅要有豐富的專業理論知識,還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這就要求教師定期到與專業相關的企業實踐崗位上進行學習和實踐鍛煉。然而,當前大部分職業院校的教師教學工作量較大、任務繁重,沒有時間和機會到相關的企業中進行實踐鍛煉。然而,部分企業對于與學校共同搭建“雙師雙能型”教師培養的平臺積極性不高。因為企業普遍認為與職業院校共同培養“雙師雙能型”教師不能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而且企業不想讓太多人接觸到企業的核心內容,以防企業商業機密的泄露,所以企業的消極態度,也使職業院校培養“雙師雙能型”教師缺少了有利的合作平臺,缺少社會、企業、行業的參與和幫助,很難培養出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雙師雙能型”師資隊伍。
“雙師雙能型”教師是兼具“雙證書”和“雙能力”的優秀的教師,職業院校想要打造一支高水平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就要求學校有明確的“雙師型”師資培養的有效機制和政策支持。當前,很多職業院校在職稱評審、評價考核及獎罰措施等方面都沒有指定詳細和科學的方案,重視度不夠。在一些已經制定了方案的的環節中,對于“雙師雙能型”教師的培養方向也不太明朗。如在對于“雙師型”教師的職稱評審方面,職業院校沒有制定一個“雙師”等級和職稱等級相互認證的有效方案,教師職稱評定方面的核方法已經較為完備,但是對于“雙師型”教師的職稱沒有明確的量化指標,使得教師對是否要向“雙師雙能型”教師轉變猶豫不決,態度茫然。教師積極主動的轉變成“雙師雙能型”教師需要耗費教師大量的精力,學校需要制定有效的激勵政策和科學全面的職稱評價標準以此來激發教師的“雙師”培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職業院校要結合學院的實際情況對“雙師雙能型”教師的福利待遇進行改善?!半p師雙能型”教師的培養不只是依據口號,而是應該真正的去落實。學校若想擁有一支穩定的、高素質的“雙師雙能型”教師隊伍,就應該制定與“雙師雙能型”教師評審制度相適應的福利待遇。對于進行“雙師”技能培訓積極性較高的教師,學校應提供優質的培訓方案,給予他們更多自由支配的時間和空間。對于被評定為“雙師雙能型”的教師,學校應提供與其崗位等級相符的薪資待遇,讓教師們能夠真正體會到學校對于“雙師雙能型”教師的重視程度,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地促進了教師進行“雙師”學習的積極性。此外,教師在教學、培訓進修、科研等方面的申請上,職業院校應給與“雙師雙能型”教師一定的優先權,鼓勵“雙師雙能型”教師積極參與到學校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中,使“雙師雙能型”教師的教學創新能力和科研能力也得到很好的鍛煉和提升。
“雙師雙能型”教師在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的前提下,同時也要有到企業一線實踐鍛煉的經驗。職業院校應制定教師到企業實踐培訓的相關政策,鼓勵教師分期、分批次到企業進行掛職鍛煉,加強專業技能培訓。同時,學校也要制定相配套的評定標準和考核標準,對教師企業鍛煉的收獲不能僅把到企業鍛煉的時間作為考核的依據,而是要有相應的理論和實際操作方面的考核內容,只有在考核中成績合格的教師才能被評為“雙師雙能型”教師資格證書。對于已經評定為“雙師雙能型”的教師,學校要制定動態的考核標準,要求教師們繼續學習,不斷掌握最新的技術發展動態和技術操作。在社會快速發展的今天,教師需要不斷的提高自己,給自己充電,保證自身的教學經驗和技能操作能力隨時代變化做出調整,并逐漸完善和提升自我。
隨著社會發展和人才需求的不斷變化,職業院校應不斷加強和完善與企業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當前,由于校企所建立的合作體系還不完善,一些企業在與學校合作方面動力不足。職業院校的教師屬于有扎實專業知識和熟練專業技術操作的高水平人才,企業也需要這樣的高水平人才,然而部分企業存在一些擔心和顧慮,企業擔心教師們在企業的短時間實踐只是為了達到學校的“雙師型”教師的要求和考核,并不會全心全意的為企業服務?;谄髽I存在的擔心和顧慮,職業院校可以和企業進行深入交流,并簽訂校企合作協議和建立協調培養人才的平臺,學??梢园才沤處熭喠鞯狡髽I學習專業技術、用專業的理論知識指導企業的員工,使企業的生產和服務都能高效的完成,實現校企雙方共贏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