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舞臺表演是一種集多種藝術形式的表演形式,例如燈光藝術、服裝藝術以及聲樂演唱藝術等,以此來進行藝術的展現。同舞臺表演一樣,聲樂演唱也需要借助多方面因素來進行歌曲的演繹,演唱者不僅需要具備扎實的唱功與多樣化的肢體動作,同時演唱者還需要借助演唱舞臺以及舞臺表演等多方面因素來打動觀眾,使觀眾可以在音樂的海洋中盡情地遨游。由此可以看出,聲樂演唱的完美呈現需要借助舞臺表演的輔助才可以實現。因此,我們需要深入探究二者之間的關系及舞臺表演在聲樂演唱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對于一名優秀的聲樂演唱者來說,一場成功的聲樂演唱不僅需要具備扎實的技術,還需要在選擇適宜歌曲的基礎上搭配以豐富的肢體語言以及面部表情,這樣營造出一個良好的舞臺氛圍,才能更好地實現相關音樂作品的演繹。雖然因為歌曲類型的不同,所要呈現的肢體動作以及面部表情等也有所不同,但無論演唱者所表現的是什么類型的音樂作品都是需要配以與之相適應的舞臺表演。且在這一過程中,還需要充分保證肢體動作以及面部表情等舞臺表演需要與演唱歌曲保持統一與協調。大家不妨試著想象一下,如果一首優美的音樂作品配以痛苦的面部表情是何感受;而如果一首充滿情緒變化的音樂作品一直保持微笑的面部表情是何感受……,基于此,在聲樂演唱中,需要保證各方面表演的和諧統一,這樣才能夠保證聲樂演唱的完美演繹。
俗話說得好“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這句話所表達的意思就是雖然表演者在臺上表演的時間往往只有短短的一分鐘,但為了臺上這一分鐘的表演時間,需要付出十年的努力。聲樂演唱也是如此。舞臺上的聲樂演唱正是演唱者多年來不斷訓練的最終結果的展示,而舞臺也是檢驗聲樂演唱者成功與否的唯一標準。在任何地點、場合的聲樂演唱中,演唱者都應明確認識到一點,聲樂演唱最終面對的都是臺下或者是處于演唱場所周圍的觀眾;如果能夠將歌曲情感以及表演內容傳遞給臺下或周圍觀眾,并使其受到感染,那么則意味著演唱非常成功。當今現代化背景下,檢驗與評價一首好的歌曲表演需要多方面因素,例如演唱者的舞臺表演能力與舞臺經驗等等。當前,各高校都明確認識到這一點,無論是在日常教學還是在日常訓練中都將舞臺訓練作為重點內容,并盡可能地為學生創造舞臺表演機會。此種教學方式下,明顯看到學生的聲樂演唱水平得到了整體上的提升。其實不單單是各高校,很多著名的歌唱家也非常注重自身在舞臺上的鍛煉,他們之所以能夠獲取觀眾的喜愛與認可,則是因為他們不停地在不同的舞臺表演中汲取經驗,最終形成了專屬于其自身的演唱風格。
在聲樂演唱中,如果演唱者想要檢驗自身能力與水平,那么就應面向觀眾,將臺下觀眾作為傾訴對象,向他們“傾訴”音樂作品中所蘊含的情感;但同時演唱者需要掌握好自身聲音的力度以及歌曲的情感處理,最后通過表演、肢體動作以及燈光等來“講述歌曲”。在這一過程中,如果能夠感染觀眾,獲得臺下觀眾的認可,那么則意味著演唱者所具有的表演風格、表演方式適合其自身,不過還需要在后續的聲樂演唱中不斷優化與完善,進而實現作品的二次創作。總之,舞臺表演與實踐是檢驗聲樂演唱的唯一標準。
眾所周知,任何作品的舞臺表演從創編——排練——展示等環節都需要緊緊圍繞著音樂作品來進行。音樂作品的創作背景以及主旨立意等決定著舞臺表演的編排,且在實際編排過程中,還需要對歌曲的創作背景、以及主旨立意等進行深入研究與分析,從而才能夠準確掌握歌曲創作者的思想情感及內心的實際想法。與此同時,歌者還需要對結合歌曲所展示的真實情感來調整歌曲演繹中的抑揚頓挫以及面部表情和肢體動作,最后在反復訓練的過程中來進行細節方面的完善。
在完善相關音樂作品聲樂演唱的過程中,演唱者還可以結合實際舞臺表演情況來進行舞臺表演的創新,在保證正常聲樂演唱的基礎上加入自我理解,以此來達到豐富音樂作品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來講,這屬于歌曲的再度創作,使得歌曲在很好地表達自身思想情感以及主旨立意的同時更加個性,增強歌曲的感染力。例如,同一首表達歡樂的音樂作品,其歡樂情緒氛圍可以根據不同演唱者的不同理解,展現出不同的色彩,歌者可以采取符合自身風格的聲樂演繹技巧,并配以相應的舞臺表演,從而則可以賦予演唱歌曲以靈氣與活力。
在聲樂演唱過程中,歌曲情感的抒發在于演唱者的面部表情、形體變化以及肢體動作等方面的相互配合,最后再通過聲樂表演者的表演來完成歌曲內涵的表達與情感的傳遞。在這樣一種聲樂演唱中,給觀眾帶來的不僅僅是聽覺上的藝術享受,同時還是視覺上的藝術享受,一種多方面綜合在一起的藝術享受。在聲樂演唱過程中,除了可以通過相關音樂作品的歌詞以及樂曲的旋律等來進行藝術美的傳達,還可以通過舞臺表演者的肢體動作以及形態變化來進行藝術美的傳達。無論是對于聲樂演唱者還是對于臺下觀眾來說,面部表情的傳神、肢體動作的得體都起著重要作用。首先,對于聲樂演唱者來說面部表情的傳神、肢體動作的得體可以輔助其更好地完成音樂作品的演繹;其次,對于臺下觀眾來說面部表情的傳神、肢體動作的到位可以很好地牽動其心靈與情緒,使其內心自然而然地產生一種從來沒有過的良好藝術體驗。
作為舞臺表演藝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聲樂演唱與歌者的內心活動、動作以及眼神都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在聲樂演唱中,如果歌者想要將音樂作品真實的思想情感完美地詮釋出來,那么就必須要準確把握音樂作品的內涵,并在此基礎上選擇與歌曲情感相符合的肢體動作、表情以及眼神,配合歌曲演唱共同運用,從而將歌曲中講述的故事、蘊含的情感更好地抒發出來,使臺下觀眾在傾聽歌曲與觀看舞臺表演的過程中產生更多的遐想。
無論聲樂演唱、舞蹈舞臺表演中還是在戲曲或者武術舞臺表演過程中,如果表演者只注重自身歌舞或者是表演技巧,而嚴重忽略了情感的抒發與傳遞,那么無論是再好聽的歌曲演唱、再優秀的舞蹈表演等,都會被臺下觀眾認為是一種沒有活力、沒有靈魂的表演。缺乏活力與靈魂的表演只能夠勉強的算作是唱歌或者跳舞,根本不能夠稱之為聲樂演唱或舞蹈表演。因為它不僅無法吸引臺下觀眾,且更加無法調動臺下觀眾的情緒與激活其內心的情感。那些能夠有效吸引觀眾注意力,調動觀眾情緒以及打動觀眾內心的歌曲演唱與舞蹈表演才能夠稱之為表演。在實際生活中,對于聲樂演唱的評價與鑒定,絕大多數觀眾都是通過三個方面來進行的:第一,歌者的聲音;第二,歌者的面部表情;第三,歌者的肢體動作。因此,在聲樂演唱過程中,如果演唱者想要調動觀眾情緒、打動觀眾內心,那么就需要多多與臺下觀眾多多進行眼神上的交流,這樣一來不僅可以促進自身歌曲演唱與舞臺表演水平的提升,還能夠很好的激發起觀眾與歌曲與自身之間的情感共鳴。
對于包括聲樂演唱在內的所有舞臺表演藝術來說,舞臺表演都起著一個十分積極的現實意義,不僅可以促進聲樂演唱的二次創新,還能夠促進所有舞臺表演藝術的長遠發展。眾所周知,新時代背景下,任何類型的藝術形式都在不停的創新創造當中,而其創新的靈感則來源于舞臺表演。歌者只有不斷地積累舞臺經驗才能夠形成自己的專屬風格,在實際的舞臺表演中,單一的表演形式已不符合時代發展的腳步,舞臺表演也一樣,一旦站在舞臺上,就需要配以相應的肢體動作、面部表情以及身體形態等,更何談那些復雜的舞臺音樂劇。因此,在聲樂演唱中,舞臺表演是多種藝術的結合體。除此之外,舞臺表演還促進了聲樂演唱表演層次的提升,是基于歌曲原創的基礎上對歌曲的再創造。
總而言之,舞臺表演與聲樂演唱二者之間屬于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離的關系。身為一名聲樂演唱者,是必然要通過舞臺表演來實現自身演唱技巧與表演水平的提升;而聲樂演唱則是舞臺表演中一種非常重要的藝術美展示形式,基于舞臺表演基礎上的聲樂演唱,可以幫助聲樂演唱者形成專屬于自己的演唱風格。因此,在日常聲樂演唱以及訓練過程中,應注重舞臺表演與聲樂演唱的有機結合,這樣才能夠在獲得觀眾認可的同時給觀眾帶去一場音樂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