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多元思維是全方位思維,指的是從多個方面出發來思考問題,這種思維是相對于單一思維而言的。由于戲劇影視表演課程是一門藝術性課程,帶有明顯的藝術特征,且教學內容較為豐富,所以單一性教學思維難以適應該學科的發展,亟待在教學中融入多元思維。在傳統模式下,我國很多學校在戲劇影視表演教學中都采用的是單一思維,對理論教學較為注重,教學方式較為固化,這影響了學生創新能力的發揮,不利于戲劇影視行業的長遠發展。而通過多元思維的融入,則能夠從多方出發開展教學,促進教學目標、教學方式以及教學內容的多元化建設,這對于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是有利的,能夠為戲劇影視行業發展培養更高水平的人才,因此將多元思維融入到戲劇影視表演教學中具有深遠價值和意義。
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將多元思維視為創新思維的“階梯”,是創新思維形成的基礎和前提,指的是跳出點、線、面的限制,從上下左右、四面八方出發來思考問題,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立起來思考”。學生如果具備多元思維,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工作中、學習中都能夠以立體思維來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也會更加高效。
例如,曾經一位心理學家做過這樣一個測試:要求學生想象或者實踐如何在一塊地上種植四棵樹,使每兩棵樹之間的距離都相等。受測試的學生進行了各種各樣的嘗試,比如畫平行四邊形、菱形、正方形等,但是無論哪種方法都不能滿足題目要求。最終心理學家公布了答案:可以將其中的一棵樹種植在山頂上,而其它的三棵樹與這棵樹構成正四面體即可。之所以受測試學生沒有得出最終的答案,主要是因為他們在思考的時候缺乏立體思維,在思考的過程中往往傾向于從過去的生活經驗和原有思維出發,而忽視創新,這也顯示出多言思維的重要性。
在戲劇影視表演教學中應用多元思維具有較大的現實意義,尤其是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增長,人民的收入更多,對精神方面的追求更高,傳統的戲劇影視表演方式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多元化需求,因此亟待推動戲劇影視表演行業的創新發展。而學校戲劇影視表演人才培養的主體,如何為社會培養高質量、高水平的戲劇影視人才是必須要思考的問題,借助于多元思維,對原有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革,推動教學創新,是戲劇影視人才培養水平提升的重要方案。具體來看,在戲劇影視表演教學中應用多元思維的意義可以總結為下面幾點:
戲劇影視專業學生將來是要從事戲劇表演工作的,他們是否具備較強的創新能力,直接關系到工作效果。通常創新能力強的人才更具有變通思想,在戲劇影視表演中也更為靈活,具有較強的勝任力,而創新能力低的人才則思維相對更為固化,勝任力也相對較低。這就要求學校在培養戲劇影視表演人才的時候要注重創新能力的培養,而多元思維正是創新能力培養的基礎,所以將這一思維引入到教學中意義重大。
多元思維在戲劇影視表演教學中的應用并不局限于教學方法的變更,還涉及到教學內容的拓展。教師通過多元思維的應用,可以對原有對教學內容進行豐富,從多方面出發對教學內容進行延伸,或者加入一些教材以外的知識點,這就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知識,促進學生知識面的拓展。同時學生在學習更多知識點之后,還能夠實現知識的縱向和橫向聯系,提升理解深度,從而實現學習水平的提升。
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教育行業也面臨著較大的競爭壓力,很多學校為了提升人才培養水平采取了多種措施。而在教學中引入多元思維則是有效的方法,如此能夠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多元思考習慣,從而能夠促進思維發展,提升邏輯思維能力,在學習的時候也更為高效。長此以往,學生在未來從事工作的時候也會更注重創新,會實現思維的轉化和發散,從而提升工作成效。所以從這里來看,在戲劇影視表演教學中運用多元思維是學校提升人才培養水平的重要途徑。
戲劇影視表演教學中應用多元思維要注重創新性,從多方面出發對這一思維進行引入。比如可以在教學目標設定方面引入多元思維、教學方法方面引入多元思維等。
戲劇影視表演專業的學生能力并不相同,各位學生所擅長的內容和期待從事的方向也并不相同,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對所有學生都設定同一個目標,并在該目標上對學生開展教學,那么往往會導致教學過程難以滿足所有學生要求,最終難以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而通過多元思維的引入,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設定對應的教學目標,則能夠幫助學生提升學習信心,增強教學的可適性,有助于人才培養效果的全面提升。具體來看,教師可以根據全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日常表現等對學生劃分類別,將學習能力、擅長內容相接近的學生劃分在一個小組中,并針對于每一個小組設定對應的教學目標,采用與學生學習水平相符合的教學方式,通過分組教學的開展,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幫助學生形成多元化思維。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設定教學目標的時候應當做好全面性分析,盡量確保所設定的目標符合本組學生水平,且能夠達到“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效果,避免設定過高的目標,影響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也不能設定過低教學目標,導致學生對學習失去挑戰。
戲劇影視表演教學中,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法往往會影響教學效果,好的教學方法會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并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但是從當前來看,很多教師在戲劇影視表演教學中似乎并不注重教學方法的創新,習慣于采用傳統講述式的教學方法。在教學的過程中將教材作為重要依據,注重為學生灌輸理論知識,恨不得整節課都用來講述,而并不關注學生的實踐技能以及接受度等,導致很多學生因此失去學習興趣。多元化思維的應用,要求教師要注重教學方法的創新,盡量推動教學方法的豐富,讓學生在教師新穎的教學方法引領下更深刻地學習知識,感受課程的樂趣。
具體來看,教師可以在教影視表演理論課內容的時候,引入多媒體教學法,借助于多媒體為學生呈現知識,這能夠使學生從聽覺和視覺上得到雙重體驗,并且還能夠降低理論知識的枯燥性,為知識賦予更多的活力。另外,多媒體對知識進行呈現,還具有一定的實踐性作用,能夠使學生在觀看的同時獲得實踐經驗,促進純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融合,從而對于學生更好地掌握理論知識帶來有利作用。而在教戲劇影視表演實踐課的時候,則可以運用小組合作法,教師根據學生情況劃分小組,并布置表演題目,由小組學生自主探究和分析來完成題目。這樣學生不僅能夠通過小組合作實現知識溝通和交流,促進創新能力的提升,而且還可以使學生在相互合作和表演的過程中獲得更多靈感和啟迪,推動學生表演能力的提升。
在多元化思維的引領下,戲劇影視表演教學內容也應當盡量多元化,這要求教師要做好教學內容的拓展,從多方出發對教學內容進行豐富。比如,可以推動戲劇影視表演教學與文學課的融合,將文學欣賞和文學解讀等融入到表演課中,使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深入了解文學內容,幫助學生拓展思維,提升學生的氣質和內涵。這樣學生在以后的工作中才會更具有文化氣息和文化韻味,將會成為其一大亮點。再比如,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引入著名演員的作品,使學生對其作品進行觀看,并主動進行表演,通過對成功作品的觀看和表演,推動學生吸收其中的精華,提升自身的演技。還可以將戲劇影視表演教學與歷史學科結合起來,為學生普及一些歷史知識,幫助學生提升對歷史的了解,這樣學生在未來的工作中演繹歷史劇的時候就會有更深刻的理解,提升演繹的水平。
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過程中多元思維顯得更為彌足珍貴,其不僅可以用于戲劇影視表演課教學中,而且還可以用于其它學科的教學中,對于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促進學生多元思維的形成十分有利。戲劇影視表演教學中應用多元思維的意義十分豐富,不但是提升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方式,也是拓展學生知識面的重要需要,還是提升學校人才培養水平的重要途徑。而在具體的應用中需要做到教學目標設定多元化、教學方法多元化、教學內容多元化。綜上,
文章以戲劇影視表演課教學為例,探究多元思維的運用措施,希望能夠為相關人員提供一些參考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