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 英/南通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在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中提出,我們必須堅持文化自信,對社會主義的發展方向要好好的掌握,更好的構建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大學校園作為國家培養人才的搖籃,把握新時代大學生的思想特點和成長規律是進行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務。
新時代的大學生群體目前正處于移動互聯網發展迅猛的時代,他們對這個時代有著自身獨特的理解和使命,同時他們還要肩負起時代給予他們的重任。大學生群體和社會當中打拼和奮斗的人所經歷的事物和事件有所不同,所以在他們的腦海當中他們對世界的認識以及對社會的認識,和社會上的群體也存在的較大的差別。新時代大學生思想特點與成長規律中含有一些特有的時代特點。
由于新時代的大學生成長在一個遠離戰爭的和平年代,在對政治的認識上很薄弱,甚至是冷漠,認為政治是一種離他們的日常生活比較遠的事物。因此他們的政治概念薄弱,而且政治態度也不明確。特殊的成長環境讓在思想上難以領會到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艱難,這些九零后和零零后的大學生在家人的關愛下成長,因為在政治取向上面并沒有明確的方向。雖然在大學時期,部分大學生會涉及到入黨的問題,但在互聯網時代,他們會受到來自世界各國的思想文化、政治制度的影響,加之對自己國家的政治認識不清,容易形成了錯誤的價值觀和政治取向。在當代大學生群體中存在著政治態度模糊、政治行為幼稚,容易受到鼓動和唆擺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對于校園內黨務活動的展開產生了阻礙,也影響著未來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
如今大學生處于思想解放的新時代,社會經濟發展帶來了一系列變化,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他們的想法和行動。世界各國的文化時刻的影響著當代大學生,這些文化也使得大學生在看待事物時多元化,形成了以自身為中心而不是以人民為出發點。當前大學生們正處于價值觀的形成時期,很容易受到社會當中不良風氣的影響例如重視功利、重視金錢的價值趨向,對待事物上過度的強調自我,對自身的價值盲目的追求,對個人的主觀感受過分的夸大,從而忽視了對他人的關心。
處于九零后和零零后的學生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到大家人都是對孩子呵護有加,教師和父母都對孩子十分的關注尤其是教育方面。因此,這批大學生的自主意識比較強,生活上更加的獨立,競爭觀念十分強。但是因為教師和父母從小對孩子的百般呵護,這就使得孩子們在遇到挫折時抗壓能力很低,很難度過經歷和挫折,原本一些微不足道的問題也會被放大,而且這些孩子的自我疏導能力和心理調節能力都比較欠缺,所以今天的大學生患上心理疾病的人數每年都在逐漸的增多,這都是出現心理問題沒有進行及時的疏導所造成的后果,甚至還會引發社會惡性事件。
新時代大學生的成長規律收到客觀環境的很大影響,常言道“人創造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人”,環境的影響對于學生的思想品德、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都具有重要意義。因此,高校要注重保持和諧的校園環境,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著名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杰斯曾經提出過人本主義的教學心理概念,他認為學生是逐步追求完美的一個個體,因此他強調不要讓學生被迫進行學習行為,而是要自主地對學習產生興趣,這樣才能提高學習效率。這樣的思想適應了新時代大學生的成長規律,尊重了學生的合理需要。因此,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尊重高等教育規律和大學生成長規律,滿足大學生正當的個性化需求,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提高新時代大學生的自我完善和提升的能力,以是否有利于學生的自由全面發展作為教育工作的標尺。
在對學生們的教育當中要尊重客觀規律還要張弛有度,尊重教育的客觀規律就要從學生們的客觀實際出發,對新時代大學生的道德水平和水準要符合,又要在一定的程度上對現有社會道德水平進行超越。因此,高校要適當的對教育模式進行改變,從學生們的思想情感狀況和身心發展狀況出發,對學生們的日常生活多關心關愛。不要采取強制性的措施約束學生的行為,因為處在青春期的學生們情緒很不穩定,因此需要在一定的程度上滿足學生們的需求,對他們的想法進行尊重。高校要讓盡快的讓大學生們適應學校的節奏,從大學生們的思想實際出發,強化對大學生們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方面的教育,盡可能的滿足學生們精神上的需要,將學生們的自我教育何家庭教育以及學校教育三者有機的結合起來,提升學生們的思想道德水平。
新時代大學生是國家發展的基石,社會前進的動力,大學生們在大學當中汲取了豐富的知識走向社會,才能在社會上充分發揮才干,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高校要注重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幫助新時代學生建立成長成才的長效機制。一方面高校要為大學生們建立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成長環境,另一方面對對大學生們要時刻的讓他們牢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他們抵制不良思想和不良文化對大學生們的影響,通過這些做法才能夠培養出愛國誠信,樂于助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時代大學生,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高素質人才。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尊重高等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成才規律,滿足學生正當的個性化需求,以是否有利于學生的自由全面發展作為教育工作的標尺。
新時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關鍵在老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教師要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正確引導學生。因此,教師要具備以下幾個素質:第一,要強化政治意識,要有更加科學的信仰,看待問題時從政治方面考慮,對待問題上能保持清醒的頭腦;第二,要熱愛祖國,要把祖國和人民放在首位,時刻關注社會發展變化,不斷汲取養分和豐富思想;第三,思維角度要新,學會用辨證的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進行課堂教學,增強學生們的學習體驗,讓學生們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學會創新思維;第四,知識、歷史和國際視野要廣,進行深入和具體的縱橫比較,讓學生明白道理;第五,人格品質要正,教師才能有吸引力。用高尚的人格影響學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化學生,用深厚的理論功底贏得學生,自覺為學生樹立榜樣;第六,工作自律性要嚴,力爭人前人后、網上網下都一致,自覺弘揚社會主旋律,積極為學生傳遞正能量。
總而言之,在經濟發展迅猛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大背景更下,要想培養優秀的大學生,就需要充分了解大學生們的思想,尊重大學生們的發展規。對學生們的主觀思想要充分的考慮,采取“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的培養方式提高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此外,還要創新高校大學生人才培養模式,為國家和社會提供更多高質量的人才,為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更多前進的動力。盡管在當前國際競爭的形式愈發的激烈,新時代大學生思想和成長發展仍然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和挑戰,關注他們的思想和成長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我們相信未來一定可以為國家培養出“具有責任意識、創新精神、國際視野、人文情懷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棟梁和工程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