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對整個世界發展史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從這場革命的勝利中看到了我們民族解放的希望。當時中國的新文化運動正進行得如火如荼,新文化運動由此把馬克思主義和俄國的這場革命當成了新的宣傳內容。新文化運動激發了許多青年學生的愛國熱情,在思想上給了封建主義沉重的打擊,也為后來的五四運動提供了很大的思想啟發。五四運動不僅僅是一場中國青年學生的愛國運動,它是中國國新民主義的開端,對中國的思想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此后馬克思主義開始在中國大范圍地傳播,馬克思主義也由此成為了中國革命的理論基礎和指導思想。
中國的工人階級所處的獨特社會歷史環境使他們具有自身獨特的優點:第一,中國工人階級遭受了非常多的苦難,他們身上壓著三座大山,要想徹底改變這種處境,就必須革命,所以他們的斗爭性很強,幾乎整個階級都是革命的;第二,早期中國工人階級的人數雖然很少,但是他們分布的相對比較集中,這種集中不僅表現在地區上的集中,還表現在在產業部門上的集中。這樣就有利于整個階級迅速地組織起來,有利于充分發揮工人階級團結斗爭的強大力量;第三,中國工人階級的主要組成人員是破產農民,他們和農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農民是中國革命的主力,這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工人階級人數少的缺陷,農民和工人能團結起來作戰。正是因為中國工人階級具有這些獨特的優點,所以中國工人階級及其政黨有能力擔當起領導中國革命的重任。
“紅船精神”是馬克思主義運用于中國革命實踐中所產生的精神成果。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秘密召開,會議還未結束卻意外遭受襲擊侵擾。隨后,中共一大不得不轉移陣地,會議地點轉移到了浙江嘉興南湖的一條游船上,中國共產黨就是在這條游船上宣告正式成立的。這段光輝的革命歷程所孕育出的精神就是我們所說的“紅船精神”。2005年,一篇名為《弘揚“紅船精神”,走在時代前列》的文章,首次對“紅船精神”的基本內涵進行了概括性的總結,習近平把“紅船精神”概括為“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并認為這是中國革命精神之源。當前,我國進入了新時代,這個偉大的時代需要偉大的精神來穩住思想之舵,“紅船精神”沒有過時,它依舊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動力。
首創精神是“紅船精神”的核心內涵,我們黨是一個富有創新精神的政黨,始終在創新思維的引導下推動國家的發展和民族的進步。對于未知的世界,中國共產黨從不畏懼,而是敢于探索、敢于創新。當今世界正處于大發展、大變革時期,要想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把握先機、掌握主動,解決我國當前發展所遇到的種種困境,就需要我們繼續堅持“紅船精神”中的核心精神——首創精神,讓創新意識深入到全國各項事業發展之中。
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在各項革命事業中取得勝利的關鍵,也是“紅船精神”的支柱。中國共產黨成立于一個血雨腥風的年代,早期共產黨人就是憑借著堅定的理想信念戰勝了革命道路上的種種困難。在后來的革命過程中,我們黨遭遇各種苦難也仍然沒有退縮過,在嚴峻的考驗中也未曾改變初衷,就憑借著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由弱小變壯大,帶領人民不斷取得勝利。奮斗精神自古有之,“紅船精神”中的奮斗精神是對中華優秀傳統的繼承與發展,新時代也應該需要奮斗精神來助力我們中國夢的早日實現。
中國共產黨從誕生之日起,就在思想上和行動上都自覺地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要的位置,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不斷詮釋著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始終做到不辜負人民群眾和歷史的選擇。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面對新形勢,中國共產黨人更加需要不斷強化宗旨意識,切實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只有這樣,才能始終贏得人民群眾的真心擁護。
當代大學生是民族的未來,“紅船精神”中所蘊含的寶貴精神可以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經典素材,因此,我們要把“紅船精神”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為新時代鑄魂育人。
“紅船精神”中的首創精神是推動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贏得一項又一項革命事業勝利的重要法寶。在首創精神的引領下,中國共產黨沒有完全照搬馬克思主義,而是選擇從我國的實際出發,綜合考慮馬克思主義與我國的具體實際情況,帶領人民走出了一條頗具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時期,中國共產黨也善于運用創新的思維解決遇到的新問題、新挑戰。每個人的人生都不應安于現狀、步人后塵,青年大學生要勇于突破進取,把“紅船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能夠使大學生從內涵深刻的“紅船精神”中汲取力量,不斷激發他們的創新意識,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目標。
理想信念對人的思想和行為有著重要的導向作用,正確的理想信念是人們不斷前進的動力。早期共產主義先進分子樹立了堅定的理想信念,為了順利地完成黨的創建任務,前赴后繼不斷努力。之后,黨在領導人民進行艱苦卓絕的革命中,也是依靠堅定的理想和執著的信念并身體力行,不斷從弱小發展壯大。當代大學生正處于理想信念形成的關鍵時期,用“紅船精神”感染他們,引導他們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并為之努力奮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成為人民信任并長期執政的執政黨,主要就是因為我們黨始終以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的利益為己任,始終堅持無私奉獻。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部分大學生受市場經濟負面效應的影響,價值觀出現了多元化的趨向,他們崇尚金錢至上,過分強調自我價值。這種不良的現象與當代大學生所肩負的歷史使命極其不相稱。另外,受當今經濟社會多樣化發展的影響,當代大學生的思想行為存必然在著個體差異,因此我們要有針對性地運用“紅船精神”中的奉獻精神教育他們。評價一個人的人生價值,最重要的是要看他對社會歷史的進步是否做出了貢獻。我們要讓大學生意識到,要想有效地實現人生價值不僅要提升自身修養,還必須重視對社會的貢獻。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肩負著立德樹人的重大任務,為了充分發揮該課程的主渠道作用,高校可以增設“紅船精神”及與紅色基因相關的課程。在課堂上,高校教師要結合大學生的實際情況,善于運用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來,讓大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真切地感悟“紅船精神”,使“紅船精神”深入人心,以充分發揮出“紅船精神”的育人價值。另外,我們要把“紅船精神”相關理論知識納入期末考核體系中,以提高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視程度,切實保證大學生的學習成效。
校園文化建設是高校健康發展的一個重要保證,校園文化所呈現出的各種內容和形式對大學生價值觀念的形成起著關鍵作用。因此,高校要高度重視校園文化建設,要運用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方法把“紅船精神”的元素融入到校園文化建設的各方各面。例如,可以通過開展“紅船精神”為主題的宣講來深化學生對“紅船精神”的認識并使學生在思想上認同它。舉辦“紅船精神”的觀影活動,紅色電影可以通過生動的紅色故事感染大學生,能使大學生在感悟“紅船精神”的基礎上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確的三觀,破除大學生在思想上的迷茫,指引大學生前進的方向,實現立德樹人的育人目標。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社會實踐和理論學習一樣都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要在重視理論學習的同時盡可能地為大學生創造豐富的社會實踐機會,積極地開展與“紅船精神”相關的實踐活動,例如在節假日期間組織學生參觀與“紅船精神”相關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紅船精神”印記尋訪活動等,讓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傳承“紅船精神”,使大學生將紅船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并自覺地做“紅船精神”的踐行者和弘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