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珊敏
廣西壯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組建以后,文旅融合發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進入了新階段。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非遺保護工作秉持“見人見物見生活”的保護理念,以科學保護、提高能力、弘揚價值、發展振興為主要任務,非遺傳承實踐日益活躍,非遺保護成為了廣泛的社會主題,保護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眾。站在新時代的起點上,非遺工作為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如何回應社會各界對于參與非遺的強烈愿望,特別是在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建立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振興傳統優秀文化等方面發揮作用,這是新時代的要求和歷史的使命。
從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體系建設的需要來看,近年來,我國非遺保護取得了很多的成就,但是也面臨新的情況。201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頒布以來,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非遺保護工作不斷探索、實踐,通過立法立規,迫切需要進一步完善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保護體系。非遺保護工作者、非遺傳承人等需要運用新的理念,按照新標準、新要求,對非遺申報工作進行新的思考,用新的思路、新的辦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弘揚非遺的當代價值,努力踐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加強非遺項目名錄建設,產生可見度、建立彼此的尊重,開展非遺對話,把人類的創造力展現出來。
隨著非遺保護理念及非遺實踐的不斷深入民眾,現代社會對于非遺的關注度越來越高。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在新時代,也就更需要側重關注它的重大歷史(文化、藝術、科學)價值、可持續發展、表現形式、文化意義(內涵)、社會功能等。包括其文化多樣性的體現、當代文化價值的體現、影響的范圍及對民眾產生的效益等。
首先,項目推薦申報,一是要符合“非遺”的定義,鑒別該項目是否具備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屬性。比如,某人創作的歌謠,雖然已經出版,但是沒有歷史年限、沒有傳承,也不屬于非物質文化遺產。再比如近現代衍生的節日,非民間自發傳承下來的遺產,都不能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時,要關注此項目是否真實?它屬于哪個類別的項目?它包括哪些內容?是否具有代表性?它是否在不斷傳承?是是否符合公眾需要?是否符合當代價值?是否具有彼此尊重?是否被周邊群眾所接受?符合倫理原則?它的表現形式是什么?以及其與可持續發展的關系等等。二是符合核心價值觀。三是體現項目價值。四是體現文化多樣性和中華民族創造力。五是要制定保護措施規劃。
其次,在項目選擇上,要注重文化多樣性、人類創造性的體現;注重對自然界的認知,體現項目和自然環境的關系。同時,要建設各地市的代表性項目名錄體系,要不斷地彌補國家級、省級、市級、縣級的名錄體系的不足,建立非遺名錄架構體系。比如,可以申報和社會治理相關的鄉規民約的項目(通過自主管理、自我教育,重視解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的關系);紅軍長征的故事(對于講好紅軍故事,弘揚長征精神,展現和歌頌紅軍戰士的智慧、勇氣和犧牲精神,傳承紅色文化具有重要意義);對于對社會具有重要貢獻,能夠解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過程中的問題,能發揮更大價值,使民眾受益的項目;對于環境保護的項目,體現可持續發展的項目,其與自然界進行對話、體現人與自然界關系的項目(和天地產生溝通,體現對自然的尊重和敬畏,體現人們不屈不撓的精神),可側重關注。因而,在項目選擇上,要努力為國家、民族、社會貢獻中國智慧和創造力。
再次,要關注國家的政策傾斜,比如大眾實踐、覆蓋面廣、民眾參與度高的項目,主要是指具有“代表性”的、為廣大民眾擁有、為廣大民眾受益的項目。在申報過程中,首先要考慮受益者是誰?對人類貢獻大不大?應避免只是少數商業人士受益,而非大眾受益。同時,對于民族地區、邊遠地區、貧困地區、邊疆地區以及跨國共享的項目,應予以重點關注。
申報書撰寫是一種模塊化、標準化的操作,撰寫工作是知識生產的過程、非物質文化遺產話語生成的過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申報書的各欄目設置之間,既存在聯系也存在差異性,申報書的填寫要符合各欄目的規定要求,包括字數要求。對于項目推薦申報書來說,涉及項目情況最多的主要是第一大部分“項目基本信息”,這也是項目申報書最核心的部分,需要表述清楚、論證準確,既要有邏輯性也要有科學性。下面分欄目進行闡釋。
1.項目名稱。
要求簡單凝練、符合規范,體現項目核心內容。
2.申報地區或單位。
主要是填寫項目核心區域,不能填2個縣,應根據項目分布區域科學合理確定。
3.基本內容。
主要體現申報的項目是什么?內容是什么?核心技藝是什么?具體實踐方式是什么?表現形式是怎樣的?知識和技能傳承情況如何?等等。如傳統技藝類,包括基本工具、活動流程、工藝程序、技藝描述、技藝風格、活動狀況、傳承情況等等。應基本展現項目的基本情況。
4.分布區域。
主要是指項目的流布范圍,在本地分布的情況,要有明確的地理概念,按照省、市、縣、鄉、村來描述該項目所在地的分布狀況。以縣為單位申報一般表述到鄉鎮一級。要體現項目內容及形態在本地區的獨特性,與其他地區的差異性。可以寫清項目的核心區域及其流布的范圍,但不可把其他傳播區域劃為分布區域。
5.所在區域及其地理環境。
主要指的是項目產生、流傳的具體位置,即行政區劃情況。包括歷史變遷、人口數量、民族、街道,與項目有關的自然環境、景觀名勝、地形地貌。要體現與該遺產項目相關的地理、氣候、土壤、動植物、水陸交通等環境特點。可以體現項目在國家的位置、氣候條件、環境狀況、與其他省市或民族相鄰的情況。同時,民族地區、邊遠地區、貧困地區、邊疆地區、跨國共享的項目,可以在此欄進行表述。
6.歷史淵源。
該部分主要描述該遺產項目在歷史上的流布、傳承情況,項目歷史要體現世代傳承,三代以上或百年以上。需要對項目歷史沿革作出鑒別和確認,并用確鑿的史料文獻進行佐證。對于沒有清晰傳承譜系的項目,申報時需要找到相關的文獻內容或實物記載,最好能進行歷史溯源,根據多種文獻,如地方志書、族譜家書、碑刻石刻、詩文雜記等的記載作為佐證,以確證該項目在當地的歷史及地位。一般不使用“據傳”“據說”“傳說”“大約”“據估測”等空泛的表述。如果傳承譜系清楚,需要將至少三代以上的傳承譜系進行清晰表述,不論是家族傳承譜系還是師徒傳承譜系,都應該查找清楚,以體現項目作為遺產的歷史積淀。
7.主要傳承人、傳承群體。
該部分主要描述各歷史階段中的傳承群體:傳承人、傳承弟子、實踐者等等。主要介紹個人信息、學習過程、掌握的技藝、作出的貢獻、特殊價值、傳承情況等。例如某項技藝,在某個傳承人手里,實現了重大的技藝突破,體現了核心作用和特殊責任,對于項目傳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確保了該遺產項目的代際傳承及發揚光大。
8.主要特征。
該部分主要描述該遺產項目核心要素和主要特征。要展現出該項目獨具的地方特色、技藝特色以及傳承人的特長絕活等。比如傳統美術的項目,所使用的材料、工藝技術、造型審美、色彩運用、圖案寓意、畫面展現、文化追求等??梢詮捻椖績热?、形態、過程、儀式、文化背景等方面挖掘,著重展現項目的民族性、流派性、地方性、技藝性、獨特性。
9.重要價值。
重點突出當代價值、文化意義、文化內涵、社會功能、學術研究、可持續發展、與周邊環境的關系、與社會及民眾的關系。有些申報書只是單寫一句該遺產項目在歷史、文學、藝術、科學等方面的重大價值,而沒有針對項目進行闡發,只能是一句沒有意義的空話。此部分要重點闡釋項目在當代文化意義和社會功能,包括繼承創新、合理利用、可持續發展等價值。
10.存續狀況。
該部分主要描述該遺產項目在當前的存續狀況,其傳承的方式包括:口口相傳、母女相傳、師徒傳承、家族傳承、社會教育傳承等等。但現在一般不太提“瀕?!薄叭送鏊嚱^”等詞語。要更多關注傳承發展狀況良好的項目,包括項目實踐的頻率,項目實踐的范圍,項目實踐者和受眾者的人口分布等。
11.相關實物及文化場所。
根據項目類別不同,包括不同的實物材料,例如道具、樂器、法器、工具、服飾、燈具、影幕、曲譜、藥罐、藥槽碾、文獻資料、書籍、音像制品以及其他實物遺存等等,其人文景觀、風物遺址等文化場所也應清晰描述。
12.項目總體概況。
此部分內容的填寫最為關鍵,應高度概括,敘述準確??傮w概述該遺產項目的名稱(項目是什么)、地理位置(行政區劃)、分布范圍(核心區域及流布區域)、歷史沿革(溯源情況)、基本內容(項目的核心內容)、實踐方式(表現形式及相關的文化空間)、實踐主體(傳承人及傳承群體、受眾)、主要特征(核心特點)、文化意義(項目價值)、社會功能(重要作用)等基本情況。應根據類別的不同,抓住項目要領,體現出項目的表現(表演)形式、技巧、行規、習俗、設計構思、工藝流程、帶徒傳藝的方法等等。
除申報書外,申報片和圖片、輔助材料也是重要的申報材料。比如,申報片要展示出核心技藝,展示或表演出來,要很好地解說、解釋項目,要闡發好當代價值,而非風光旅游宣傳片之類的視頻資料。申報片視頻首選mp4格式,其次為AVI/MPEG/MOV格式。同時配有普通話解說詞,并配以中文字幕。圖片要求選擇代表性的,能反映項目主要內容、主要價值和項目特點照片,而非個人照、風光照、宣傳照等。同時,在申報過程中要注重輔助材料的編選,此項為自由選項,但規整的輔助材料,有利于更好地闡釋項目本身。申報書、申報片、圖片、輔助材料在申報過程中,都應按照申報要求扎實地整理、制作好。
當前,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申報工作具有基礎性作用,對于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的建設、對于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等,具有現實的重要意義。非遺代表性項目推薦申報工作,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深入挖掘非遺的文化內涵,展現非遺項目的當代價值。推薦申報的項目要能夠推動非遺與現實生活的交融互通,促進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文化的多樣性,展現人類的創造力。申報文本的填寫是非遺保護的重要一環,我們要高度重視非遺代表性項目推薦申報工作,要讓非遺在新時代展現新的活力,成為點亮文化自信的新火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