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霞
湖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部
近年來,國家不斷增加對貧困教育的投入,尤其是貧困生的資助力度逐年在不斷增加,學生在校就讀期間也不同程度得到物質上的資助。但是受到資助的學生對國家、社會以及學校的資助卻表現出不同的情感態度,大部分學生心懷感恩之情,但是有部分貧困生感恩意識淡薄,對資助之后的反哺意識淡薄?!缎聲r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要求,作為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未來的幼兒教師,積極向上的思想道德問題顯得尤為重要,學會感恩是道德品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激發學生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確的道德判斷和道德責任,提高道德實踐能力尤其是自覺實踐能力,引導學生向往和追求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高職師范類院校不但幫助她們解決資金困乏問題而且也要能夠透過貧困貸款落實之后引發道德現象思考學生的道德品質情況,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內化為行動。
大學生資助需求多元化發展,“00”后大學生自我認知意識較強,但是自我控制意識較弱。雖然國家物質條件相對穩定、國際地位日益提升,高職院校貧困學生資助款能夠按照政策落實到位,但是物質生產的極大豐富并非能夠帶來精神生產極大發展,受到社會環境及網絡環境的影響,信息化發展速度快且影響范圍廣,精致個人主義、拜金主義思想意識在學生群體中盛行。在個別學生訪談中調查發現資助款發放時是否第一時間告知自己父母,有部分學生回答沒有;問到是否會把資助款交給父母支配時,仍然有部分學生回復沒有,并且出現了部分學生拿到資助款亂花錢甚至被詐騙的現實情況。所以現實中存在一部分學生在領取資助經費后沒有節約使用或者用于和學習無關的支出上。
目前,大家對貧困生認定工作方面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但往往會忽視對受助學生后續的跟蹤與監督。在各項資助評定的過程中,雖然一直強調學生不得通過弄虛作假等手段騙取資助資金,也不得用資助經費進行鋪張浪費,否則將取消評審資格,并追回己發放的資助費用。在后期的監管過程中,由于國家沒有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來進行約束,所以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資助費用一旦發放到學生個人手中,很難有具體的操作措施對資助資金的去向進行有效的監督與管理。貧困學生資助款是幫助學生解決自己家庭實際困難對其學習或生活幫扶,使其健康快樂成長的重要惠民之舉;資助款不僅幫助困難家庭的貧困學生完成學業,同樣也讓學生拿到這筆國家資助款時有感恩意識。國家不斷完善各項政策把資助款落實到學生個人手中,但是學生是怎樣看待資助款的呢,是否心存感激的使用資助款呢?在使用資助款時是否會合理利用提高警惕防止詐騙呢?因此掌握基本的法律意識,學會感恩的道德意識,并把感恩的心轉化成學習成長的動力,常懷感恩心是資助工作的出發點落腳點。通過訪談調查發現學生學會感恩教育還不夠深入還要繼續加強。
在班級內對個別學生訪談式詢問“關于感恩教育理解”得出如下結論:一是學生對感恩意識的淡薄,“00后”大學生多數是獨生子女,是在“四二一”幾位長輩的關愛下成長,習慣自我為中心,喜歡按照自己的意愿處理事情,常此以往會養成自以為是的思維模式,不喜歡聽反對意見,喜歡別人對自己的順從,在得到優惠或者遇到問題時第一時間想到就是自己的利益,不輕易相信別人但又因為個人利益而難以分辨是非。
二是學生的感恩教育比較缺失。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價值觀也在發生改變,尤其是西方個人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伴隨著互聯網的傳播,對當代“00后”的價值觀產生極大的影響使他們感恩意識淡薄,在訪談中發現凡是被詐騙的同學都是通過互聯網電信詐騙的方式上當受騙,這些心智尚未成熟的學生面對誘惑看似深思熟慮的情況下,以可以占到對方便宜或對方給出極大優惠而一次又一次的拿出自己不舍得花甚至不會告知老師或父母的私房錢。因此要從實際出發進行感恩教育并讓學生能夠心有體悟,利用線上線下營造感恩教育氛圍。
“感恩微行動”,我為父母做件事。突然其來的戰“疫”是一場深刻的生命教育課,也讓大學生們體悟了父母的恩情。公共衛生事件及節假日宅家,他們為父母做一頓飯、完成一個心愿、甚至是一段深情的告白,無不傳遞了青年學子濃濃的恩情。利用學習通和騰訊會議線上給學生授課,分享故事引發學生共鳴,“停課不停學”,當很多人在暢通的wifi下,一邊吃零食,一邊吐槽上網課無聊時,14歲的學生郭翠珠卻只能坐在村委大院,蹭網上課。小翠珠家里沒有網絡,流量太貴,她又舍不得用,為了跟上教學進度,征得村干部同意后,父女連續幾晚都準時來大院上網課。天氣很冷,燈光很暗,翠珠學得很投入,父親默默蹲在一邊陪著她。
(1)在線上課堂中讓大家思考和分享:父親為何保持一定的距離,默默蹲在旁邊?有的同學回答說是為了不打擾翠珠上課,有的同學回答是因為父親想要保護好翠珠上課,彈幕上也紛紛打出其他學生們給出的答案??吹綄W生們的積極踴躍回答讓人倍感欣慰,因此趁熱打鐵接著講述網課期間,我們的父母每天都為我們上網課做了什么?是否為我們確認網絡流暢;是否為我們整理適合上課的環境和提供設備;是否會關心各方面情況,是否為我們準備一日三餐,是否為銜接老師上課做好各種工作等等。面對教師的接連詢問同學在彈幕上紛紛打出有、是,甚至還有學生回答說,父母除了吃飯睡覺就是陪著自己上課,然后打出無奈的表情,有學生說父母已經返工復產但是總會在下班的第一時間趕回來給自己做飯。這個問題目的是讓學生回憶父母為其做了哪些事情。
(2)利用設置情景讓同學們思考:如果有一天父母沒有為你做這些日日重復的小事情,你的網課生活會遇到哪些困難?同學們說會斷網,會吃不上飯,有同學說不希望事事都讓父母給安排好,也有同學說老師講的這些問題自己也都會處理好。這個問題是讓學生思考是否能夠離開父母的幫助。
(3)父母作為成年人,對兒女的關懷和付出,是眾多繁雜事物中的一部分。同學們一起探討父母的時間都去哪兒了,父母返工生產,上班的時候還掛念著你有沒有好好上網課,有時還會收到老師說你遲到或離線的信息,在下班后又要幫助孩子跟進功課。并分享第二個故事:10歲硬核小男孩曲恩澤,他爸爸是警察,媽媽是護士。兩個人都沖在了抗擊公共衛生事件第一線。10歲的恩澤獨自一人在家。一個人買菜,做飯,打掃衛生,他自覺上網課,寫作業。一天中,最開心的時刻,便是吃飯時能夠視頻連線見到爸爸媽媽,和他們聊一聊各自這一天都干了什么。相比于醫護人員子女,也許我們當中的大多數人的父母每天都能陪伴在身邊,對待父母,我們和他們的差距在哪里?珍惜我們安穩的生活;珍惜眼前那個會擁抱你的人珍惜一切一切。這時彈幕上又紛紛打出珍惜、是的、可以等肯定的字眼。同學們的積極性慢慢被調動起來。心動不如行動,利用公共衛生事件及節假日宅在家里的特殊時期,讓學生趕快行動起來。
前面問題的鋪墊給學生布置課下作業“六個一”即為:為父母送一句祝福的話、為父母送一件小禮物、為父母送一杯熱心的茶、為父母洗一次腳、幫父母做一件家務勞動、與父母談一次心,每天一個活動,以宿舍為單位,每天在班級群里打卡。
(1)為父母做一次飯,一道西紅柿炒雞蛋、一盤清炒土豆絲、一碗豬肉餃子等看到同學們發到群里的圖片真的是色香味俱全,隔著屏幕都能聞到香味,真是做菜小能手呀,但是也有部分同學感嘆炒菜做飯看上去簡單,實則還要把握好火候、咸淡、葷素搭配,要做到色香味俱全著實不易,但是看到父母吃飯時開心的表情,就覺得很有意義以后要多做飯讓他們休息。
(2)為父母做一次家務,洗碗、洗衣服、打掃衛生、收拾房間的圖片第二天又紛紛到群里。看似簡單的勞動,動起來駁費力氣和時間,在此活動中他們又再次體會到父母不易。
(3)為父母送一份禮物,同學們紛紛在家里就地取材做心意的禮物,家長們也體會到學生的多才多藝。
(4)為父母倒一杯茶,一顆心、一份牽掛,一份愛,同學們紛紛彎著腰給父母奉上一杯熱茶說一句“爸爸媽媽辛苦了”,這種儀式感體現了父母與孩子之間濃濃的親情。
(5)為父母洗一次腳,“之前都是爸爸媽媽給我洗腳,這次我也要給他們好好洗一次腳”;“當清水漫過父母的腳,感動的淚水悄悄劃落”同學們很文藝的寫上這樣的備注。是呀,不光是給他們洗腳,同樣也看到他們在慢慢變老。洗腳的時候有的父母有些扭捏不自然,但在我們需要的時候,那雙腳卻可以結實無比,一往無前。
(6)與父母談一次心,在學生的感悟中我看到一位同學寫到:“宅在家里是上學之后和父母接觸最長的一段時間,從剛開始的不耐煩甚至尷尬到六個一活動讓自己體會到父母的不容易和他們的關愛,自己進行了深刻的反省,之前自己被電信詐騙是因為自我為中心,認為資助款是自己的不是父母的,可以隨意支配??此剖潜辉p騙其實深層次是因為不懂得感恩父母,不懂得體諒父母,為自己之前做的錯事感到深深的愧疚,以后會聽父母和老師的話,注重學習法律謹防詐騙,更在生活點滴中感恩父母”。
看到翻轉課堂的方式線上線下同學們的觸動感受和改變,身為教師也深深意識到感恩教育的耳濡目染正在一點一滴的改變著她們,達到了提高防范電信詐騙,懂得感恩父母的實際效果,進而喚起孩子們感恩和回報之心,理解父母、感恩父母,并以行動回報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