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江師范學院 音樂學院,四川 內江 641002)
現階段高校鋼琴教學中多媒體的利用受到了許多家長與教師的認可,教學也不再受制于師資力量或教學場地。應用多媒體進行高校鋼琴教學,將新時代下的計算機技術與鋼琴教學有效地融合起來,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推廣了新科技,還可以幫助學生有效地將理論知識與所學技能相結合,提升學生對鋼琴知識的認知和對彈奏技巧的掌握程度。
高校鋼琴教學過程中應用多媒體,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標志著新時代下高校鋼琴教學模式的重要轉變。在鋼琴的教學演奏過程中應用多媒體,可以幫助營造出立體的音響環境,打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這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而且對于提升學生的整體藝術素養也有很大幫助。學生們可以利用多媒體自主查找相關音樂背景,并進行獨立思考相。通過對多媒體的有效利用,學生們可以擁有自己學習的一方天地,發掘自己更多的潛能,提升自己學習的效率。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賞析《菊次郎的夏天》這首曲子時,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們打造一場全方位的視聽盛宴。《Summer》這首曲子主要講述了一位天真無邪的男孩與一個地痞混混菊次郎之間的故事。整首曲子呈現出一種十分歡樂而又充滿自然的感覺,給人帶來舒心而又快樂的情感體驗。整首曲子通過大提琴與鋼琴兩種樂器間的合作,充滿著跳躍的節奏感。教師在講解這首曲子的過程中,就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相關的音頻。曲子開頭部分引入了一個場景——正男與菊次郎這兩個性格相反的伙伴,雖然他們生活的旅途并不順利,卻一直本著積極而又樂觀的態度。隨著曲目的推進,《summer》又帶來了一股悲傷的情緒,這是由于正男的父母重新組建了家庭,并且有了新的孩子,正男覺得他們不再屬于自己。這時的音樂情緒十分低沉,教師通過多媒體可以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到這種情緒。在曲子快到三分鐘的時候,整個主題又進入到下一個環節,正男與菊次郎有了新的朋友,三個伙伴又回歸到了初始的快樂時光。教師通過在多媒體上播放視頻的方式,可以給學生帶來更加舒適的音樂體驗,幫助學生深刻地體會曲目中的快樂情緒以及堅定的信念。
在多媒體的應用下,教師的教學模式發生了重大的改變,學生不再是一味地接受老師枯燥而乏味的知識講解,通過多媒體展示相關的圖片或者音頻的教學形式能有效調動整個班級的學習氛圍。學生對帶有色彩的圖案以及視頻是非常感興趣的,通過圖案的展示使得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得到激發,對于提高課堂的效率和質量有很大的積極作用。
例如,在教授《彩云追月》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查找相關視頻資料,幫助學生提高學習熱情。《彩云追月》是任光和聶耳將民族管弦樂曲改編而成的鋼琴曲。這首鋼琴曲展現了一幅優美而又浩瀚無邊的夜空景象。聶耳與任光在改編的過程中,將鋼琴的各種技巧進行融合,成就了這首經典的曲目。整首曲子采用了五個音階段,并由八個小節構成。教師在講解這首曲目的時候,可以通過多媒體來展示相關演奏視頻。第一個小節的演奏,民族管弦樂器彈撥出來的輕盈感給人們帶來一種張弛有度的感受。第二個小節以音調較長的琶音以及技巧甚多的顫音構成,給人們帶來了濃厚的民族風味。第三、四小節是第一小節和第二小節的進階模式,在第五個小節運用左手按單一的方式交替進行演奏,描述出了浩瀚天空下的月光美景。視頻的播放可以讓學生切身體會到彩云追月的情景,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與主動性。同時,演奏視頻可以讓學生通過真實的表演觀察演奏者的表演技巧,大大提高學習的積極性,為下一步提升音樂鑒賞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在課堂上會通過多次的重復來點明該課程的教學目標與重點難點,這種方式起到的積極作用并不是很明顯。通過利用多媒體,教師可以將本節課的教學任務具體化、細致化,讓學生通過直觀的方式明確學習任務,為學生下一步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可以避免給學生帶來枯燥乏味的感受。通過圖片展示的方式展現教學任務,可以起到吸引學生注意力的作用。
例如,在講解《獻給愛麗絲》這首曲目時,為了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對教學的目標與任務進行細化。《獻給愛麗絲》是貝多芬著名的鋼琴曲,這是他為自己的學生特蕾澤·瑪爾法蒂創作的。《致敬愛麗絲》的難度比較大,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來展現整首曲目學習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獻給愛麗絲》這首曲目整體由五段構成,第一段應用的是a小調,給人帶來一種十分溫柔而又緩和的感覺。a小調之后,整首曲目又轉到了c大調,c大調與a小調相比,會給人一種十分迷茫的感覺,讓人體會到作者在追求的過程中陷入了沉思。經過一段演奏以后,《獻給愛麗絲》又回到了a部分的a小調。在第三段的部分,《獻給愛麗絲》多采用了和弦,使得整首曲目的情感有了一個轉變,給人一種嚴肅的感覺。和弦的使用不僅能夠增強這部分的氛圍渲染,同時還能帶給人很好的音樂感受。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將《獻給愛麗絲》每一部分的和弦以及音調都展現出來,使得學生學習的目標更加具體化。通過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帶領學生們感受《獻給愛麗絲》這首著名的曲目,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會大大提高,而且在學習過程中通過直觀的PPT展示或者音樂視頻的播放,還能對整節課的教學內容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從而為自己下一步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可見,充分利用多媒體將教學任務直觀地展示出來,對于提高高校鋼琴課堂的教學效率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多媒體是新科技發展的產物,它集聚了許多科技的優秀之處。首先,通過多媒體的直觀展示,學生們可以有現場體會的感覺,從而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的音樂鑒賞能力。其次,多媒體視頻的展示還能幫助學生觀察表演者在演奏過程中的肢體表現能力,這對于提升學生的表演能力有很大幫助。再者,教師通過向學生展示不同階段的音頻,對于提升學生該階段的能力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總之,多媒體進入高效鋼琴學習課堂中,對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意義深遠。
例如,在講授《月光曲》時,教師可以通過充分利用多媒體,幫助學生們更加直觀地學習這首曲目,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貝多芬的《月光曲》與《命運交響曲》是高校鋼琴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學內容。對于這一類學習難度比較大的曲目,應用多媒體可以幫助學生減輕學習過程中的難度,并不斷提高自己審美能力。《月光曲》整首曲目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樂章演奏速度十分緩慢,營造了月光緩緩透過云霧照射到地面上的朦朧感,給人帶來悲傷的情感體驗。教師通過播放視頻并夾雜個人的講解,引導學生體會這段音樂。在這一樂章內,作曲者的情感表達非常的豐富,有輕聲的吟唱,還有低沉的附和,同時也有一股柔情似水的感情摻雜在其中。這一部分雖然主調并沒有特別大的變化,但是在和聲部,其音區和節奏的變化都能讓我們深切地體會到作者情緒的轉變。與第一章節相比,第二樂章就顯得非常的歡快,呈現了一副祥和的擁有夏日朝氣的愉悅圖景。《月光曲》的第三章演奏速度變得更加的歡快。通過教師在多媒體上的展示,視頻能給學生帶來直觀的體驗,讓學生感受到作曲者的熱情在逐漸上升并且達到了將要迸發的階段。在《月光曲》的尾音部分,音樂的速度又變得緩慢起來,好像是人的心情達到了極點后又突然回歸到了原點。整首曲子給人一種蕩氣回腸的美感。通過在多媒體上講解這首《月光曲》,學生學習的難度會大大降低,這對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
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鋼琴教學的任務與目標,有利于培養學生們的創新能力,培養學生將所學專業知識內容與新科技有效結合的能力。現在教學改革目標要求教師以德樹人,將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作為終極教學目標,這無疑是一項既復雜又重要的任務,需要老師和學生雙方的共同努力,而多媒體的應用可以起到很大的輔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