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芳華 朱習芳
政府門戶網站是政府發布政府信息和提供在線服務的平臺,是政府與公眾之間溝通的重要橋梁。政府信息公開、辦事服務和互動交流是政府門戶網站的核心板塊。制定科學的互動交流機制,以平臺為基礎開設具有互動性質的欄目,鼓勵公眾參與其中,展現留言評論、征集調查等多種功能,讓政府門戶網站可以更加高效地和群眾進行溝通,了解民意,及時對民聲進行反饋,讓群眾認可當前政府的工作并且愿意配合政府。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政府門戶網站應充分利用互聯網優勢,辦好在線平臺,為公眾提供互動交流的機會,以提高政府公共政策制定、公共服務、社會輿情回應的效率。
那么政府門戶網站互動交流平臺如何搭建?應該設置哪些欄目?欄目建設標準是什么?政府門戶網站互動交流平臺大致可分為留言辦理、回應關切和調查征集三大欄目。本文對三大欄目的建設標準進行了解析。
政府門戶網站需要不斷增加公眾參與途徑,對公眾參與的方式進行創新,增加網民留言辦理互動功能,結合當前先進的互聯網技術創建公眾參與平臺,推動政府熱線等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具體欄目建設指標可參考以下五點。
1.搭建統一的互動交流平臺。政府門戶網站應盡量使用統一的互動交流平臺,接入統一身份認證系統,形成及時處理和反饋機制,實現信息發布、政策解讀、回應關切、辦事服務等欄目統一的咨詢渠道。網站具備互動交流性質的欄目,公眾可以統一注冊登錄,這一功能便于網站收集更加全面的數據,集中進行處理。
用戶一鍵登錄后,可對網站多個欄目進行留言評論。以湖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為例,湖南省政府網整合了網站各類互動、服務平臺用戶入口,實現了統一身份認證。
在具體操作方面,搭建統一的互動交流平臺既可與當地政府信訪通道進行對接,也可以與政務服務熱線12345平臺對接,還可以兩者兼顧。例如北京、安徽等省市網站不僅開設了信訪通道,還與當地12345熱線對接,在政府門戶網站開設12345留言通道,既豐富了網站的互動形態,也擴大了政府門戶網站的影響力。
2.建立網民留言處理保障機制。政府門戶網站中的互動交流欄目在開設時,需要以政府制定瀏覽、處理和反饋網民留言制度做補充,及時了解、反饋處理民眾的意見,真正做到聽民意、匯民智。同時網站需要加大內容審核力度,保障組織工作的順利開展,維護網民參與秩序,讓政府業務部門有更多的機會和網民開展互動,收獲良好的互動效果。業務部門需要重視政府門戶網站中網民提出的意見,對群眾反饋信息進行詳細分析,做到及時回應。
留言辦理整個流程可分為:用戶登錄、留言提交、留言分發、辦理留言、留言反饋、用戶查詢、用戶評價、留言公開、政務知識庫查詢。具體操作步驟為:網民可通過政府門戶網站互動交流平臺提交留言信息,經相關分發人員審核后,轉發至各受理單位辦理,業務部門對轉辦的網民留言,要認真研究辦理,并將辦理結果及時上傳,并通過網絡渠道、電話坐席等方式返回給用戶。同時,用戶可登錄留言平臺隨時查詢自己提交的留言辦理情況,并可以對辦理完成的留言辦理情況進行滿意度評價。
3.對外公布網民留言處理細節。對于已經處理完畢的網民留言,政府門戶網站可定期擇取一些已辦理的留言進行公開,同時還要主動公開留言受理反饋情況統計數據。政府門戶網站可創建統一的留言公開網頁模板,設置留言類型(一般分為咨詢、建議、投訴三小類,)、留言時間、答復時間、答復部門、答復內容等要素。對于公開的已辦理留言應保障答復時間及時、答復內容詳細,不能存在敷衍推諉、答非所問等情況。
留言受理反饋情況統計數據可采用文字、圖片、圖表等方式公開,內容分為總體統計和主題分類兩個方面。總體統計包含來信總數、答復總數、總辦結率,以及咨詢、建議、投訴三小類的來信數量,答復數量和辦結率。主題分類則是根據來信內容進行主題分類,如可分為環保綠化、教育科研、交通出行、證件辦理、醫療衛生等主題,每月選出辦理數量最多的前五項主題留言進行公布,內容包含主題分類、來信數量、答復數量和辦結率。
4.編制答問知識庫,開發智能回答功能。對于留言辦理過程中形成的知識積累,政府門戶網站可以按照主題、社會關注度等進行分類匯總,編制形成答問知識庫。當公開的留言積累到一定數量時,可在政府門戶網站互動交流平臺推出智能問答功能,為網民提供快速定位問題服務。例如,當網民在智能問答功能區提出有關社保主題的咨詢時,智能回答可根據關鍵字、關注度等數據實時推送所有與社保相關的留言答復內容,以供網民參考。例如吉林省、河南省、交通運輸部等政府門戶網站提供在線智能問答服務,做到了常見問題“秒回”。
政府門戶網站需要制定完善的政務輿情收集、處理和回復制度,在互動交流平臺中開設一些關聯性比較強的欄目。有關政府部門需要結合規定程序在門戶網站中針對本地重要政務、突發事件等熱點問題和網絡謠言發布權威信息,對公眾關注的問題給予回應。及時公布事件和工作的具體情況,彰顯政府的處理態度,讓公眾了解事情真相和政府應對措施等,真正做到依法依規辦事,明確責任,讓政府部門可以科學地處理重大突發事件和社會熱點事件,維護政府部門的權威。
1.明確回應責任。堅持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明確責任人,及時回應政務輿情,涉事責任部門屬于第一責任主體。對政府重大決策、重點工作部署而言,地方政府需要及時回應;對存在多個地方政務輿情而言,需要上級政府主管部門進行回應。
2.做好研判處置。需要加大獲取輿情的研判力度,結合具體情況,具有針對性的進行處置并且在政府門戶網站中發布處理結果。政府部門需要采納公眾的建設性意見,了解公眾的看法。對公眾提出的實際困難而言,需要政府部門制定解決方案并且向社會公布處理結果。對熱點話題而言,政府需要詳細論述國家政策,為百姓答疑解惑,制定解決措施,重視后續發展情況。面對網絡謠言,政府需要主動發布權威信息,列出證據,向公眾告知事情的原委,引導和糾正錯誤的輿論導向。并且需要及時回應虛假不實信息,把涉嫌違法的事件交由公安機關、網絡監管部門處理,由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結合法律進行查處。
3.提升回應效果。在回應時效方面,回應時間越快越好,尤其是涉及特別重大的突發事件,政府部門要迅速反應,在5小時之內告知社會權威信息,在一天之內召開新聞發布會,結合工作進展情況繼續向社會告知權威信息,并且由部門主要負責人主動告知事態的發展情況。在回應信息發布方面,因為網絡媒體速度快、時效性高,政府部門在回應社會關切時,應該首發政府門戶網站,另外,讓宣傳、網信等部門及時進行協助,增強傳統行為媒體和新媒體平臺之間的聯系,鼓勵新聞媒體轉發和推送,讓權威信息的傳播范圍不斷增加,以便收獲良好的互動效果。
4.創建回應專題。在回應信息的發布形式方面,政府門戶網站除了發布單條的信息外,對公眾關切的重大事件,還可以創建專題,集中回應;專題內容可包括官方政策、新聞發布會、新聞動態等信息。以2020年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為例,疫情爆發后,湖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及時制作了疫情防控回應關切專題,集中發布每日全省新冠肺炎疫情統計數據、政府最新防控政策、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醫用防護物資分配情況、防疫英雄事跡、網絡辟謠、防控科普知識等內容。該專題在湖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上線后,直接被湖北省內多個省直部門官方網站引用轉發,同時專題里面的內容又被新聞媒體采用,通過報紙電視客戶端微博微信公眾號抖音等媒體進行擴散傳播,大大增加了受眾覆蓋面,為正確引導社會輿論,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發揮了一定作用。而公眾通過專題既可以隨時查看最新的防控政策,又可以查詢以往的數據,提高了數據的利用率。
5.加強輿情臺賬管理。面對社會熱點,政府部門需要及時主動的進行回應并且認真核查政府是否落實承諾,增強政府公信力,維護政府權威地位。可在政府門戶網站上通過問卷調查等方式,了解掌握公眾對政策執行效果的反饋與評價,主動回應存在的共性問題,助力政策的完善。同時要密切關注涉及疫情防控、房地產金融、工資拖欠、食品藥品安全、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教育醫療養老、安全生產、社會保障和救助等方面的輿情,并及時作出回應,以助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
在政府門戶網站互動交流平臺中開設調查征集欄目非常有必要。政府部門每年圍繞行政決策展開調查征集,其中一項方式就是通過政府門戶網站開展網上調查和意見征集。因此,政府門戶網站要搭建統一的互動交流平臺,收集民意,實現網上調查征集功能,同時在調查征集結束后要及時公開征集的結果統計及采納情況。
其中調查征集欄目需要以政府行政決策目錄為中心,特別是重大行政決策事項,除了法律上允許不公開的決策事項之外,政府在決策之前都需要提前擬定草案并且向社會公布,作為決策的參考依據,征集群眾的意見。重大行政決策事項具體包括:(一)制定公共服務、市場監管等多個領域的公共政策和處理措施;(二)在經濟和社會發展等方面進行整體規劃;(三)關注開發利用、保護自然資源和文化資源領域,制定相關的公共政策;(四)對管轄范圍內開展的重大公共建設項目具有決定權;(五)對影響社會發展、公共利益或群眾切身利益的事項進行決定,切實維護群眾和社會的整體利益。
在發布形式方面,政府門戶網站應創建統一的調查征集模板,在模板內集中公開決策草案、決策依據、意見提交入口、反饋結果等內容。在時間設置方面,調查征集的時間不宜過短,至少設置在一個月以上。在意見處置方面,政府門戶網站在收集到意見建議后,要按照程序轉送相關業務部門。業務部門要認真研判,提出答復意見,并在調查征集結束后30天以內公開反饋結果。回復內容不能出現敷衍推諉、答非所問等情況,應包含收到意見的總數,意見采用和不采用的數據,重點采用意見以及答復內容,不采用的內容及原因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