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鶴
素描造型基礎的必經之路就是了解形體結構。自古至今人們看待事物都喜歡究其根本,講求透過現象看本質,所謂形體結構就是通過對物體內部結構的分析,進而對物體有更全面和較為整體的認知。拋去事物外部其余的煩瑣現象,觀察和研究事物的內在結構,把握內部構成和性質,這能對事物有更加深刻的體驗,在素描過程中能夠較為容易地把握繪畫的精髓,同時也可在圖畫中加入作者的主觀意識。顯而易見,素描造型基礎與形體結構之間的關系密不可分。但對大部分人來說,對于形體結構概念的理解都是十分模糊的,單純地認為形體結構就是所描繪的物體能看見的輪廓部分,即為形體結構。其實不然,形體結構是個看似簡單,實際包含許多因素和特性的內容。這里將把形體和結構拆分為兩部分分別敘述,然后就兩者之間的聯系和關系進行分析,最后總結討論形體結構對于素描造型基礎的重要性。
顧名思義,“形”指的就是物體的外部形態,通俗理解就是物體外部所能直觀看到的輪廓,是物體出現在人們視覺中所傳遞的最直觀的感受,像生活中看到的建筑物、車、橋等,展現在眼中形狀各異的樣子,就是“形”的體現。“體”是指物體本身所特有的長度、寬度和高度,表示物體實際存在的體積,也可理解為大小,只要是生活中存在的物體,就一定有其自身的尺寸,這里體現出世間萬物的客觀存在性是不容否認的,是空間實際存在的屬性。
“結構”是空間中存在的客觀事物本身形成的因素,可以理解為事物的內部狀態,以構成事物的最基本元素的方式存在。在素描過程中,單純地掌握事物的形體就進行描繪是十分困難的,要想繪畫出一幅成功的作品,僅僅研究事物的形體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對該事物的結構進行細致的研究。這就需要繪畫者有足夠的耐心和好奇心,不斷發掘和研究其中的聯系,素描繪畫細節處理愈是精致,所展現的圖畫就愈加生動。任何事物在感官上都有形狀和體積的特征,這些也是事物在空間中客觀存在的最基本形式。經過上述描述,所謂形體結構,即事物占有空間的一種方式,其內部存在特有的構造關系,由此形成特定的外部形態。例如,籃球以球體的方式占有著空間,那么籃球就具有球體的結構特征;磚頭以長方體的方式占有著空間,那么磚頭就具有長方體的結構特征。由此看來,該事物以什么方式占有著空間,就具有什么樣的結構特征。形體結構是客觀存在的,是事物本身特有的屬性,不受外部其他因素影響而獨立存在。
依據客觀事物不同的結構特征傾向,將形體結構分為積量型結構和骨架型結構。簡單來說,積量型結構就是以球體與立方體為基本存在形態的事物,也可用圓與方兩種形態去幫助理解和分析,無論是簡單的還是復雜的,都可拆解為這兩種形式,可以借助剖面線、切線和軸線的輔助,將物體表面和物體內部切割成形狀不同的幾何形組成,更有利于分析事物的內部構成。骨架型結構是通過主桿與支桿相互連接而成,例如將火柴棒相互搭建,連接成不同的形狀。骨架型結構更加的簡潔明了,利于觀察,可以對事物的比例、空間存在形態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同時引導分析出事物的運動傾向。世間客觀存在的事物多半是積量型結構和骨架型結構共同組成的,很少有某一種結構的單一存在,兩者是相互依存的關系。
那么形態與結構之間是什么關系呢?
形可看作現象,結構可看作本質。一個客觀事物的存在不光是指該事物所具有的外形,同時也指其實際存在的空間,事物存在的形體結構是由事物的外形和體積共同決定的,物體所具有的體積大小決定了其形態特征,其形態特征同時也決定著所占空間體積。從直觀的對事物形態的認知慢慢過渡到對事物體積的認知,再過渡到對事物內部的研究,這是一個逐漸進步的動態過程,該過程體現的就是形與體之間所具有的關系。在形態結構中,主要掌握的就是關于造型方面的專業訓練,根據二維畫面可以想象出事物的空間立體形狀,根據三維立體圖形也能描繪出平面圖畫。
要想熟練地將事物形態在二維和三維中互相轉化,就需要對形體和結構的辯證統一關系充分掌握,這對于素描造型基礎來說十分重要。何謂形體和結構的辯證統一?就是既有對立的一面,同時也有相互聯系的一面。客觀存在的事物的形體和結構二者密不可分,形體為外,結構為內;形態為可見的輪廓,結構為看不見的本質。對于形體的觀察可以體會事物外部的改變,對于結構的研究可以知道事物內部的組成,二者相輔相成,共同造就一幅素描的誕生。素描造型基礎理論知識部分,需要的是形體結構研究的方法,運用正確的方法才能準確地把握事物的本質內容。如果只是一味地模仿,或者照貓畫虎,既不能體現出事物本身的美,繪畫技術也不能得到進步。因此,充分認識到形體與結構的關系,認識到一個是外在的,一個是內在的,抓住這兩個關鍵因素,才能使素描造型基礎學習事半功倍。
提高對形體結構認識的方式有:
1.素描造型基礎和形體結構之間聯系起來并做一些針對訓練
在對形體結構認識透徹的基礎上,將素描造型基礎和形體結構之間聯系起來,做一些針對訓練。素描之初,第一步接觸的就是事物的形體結構,形體結構作為素描造型基礎的基本知識和最重要的因素,需要對形體結構進行有側重的訓練。對于剛接觸素描的人來說,更加注重的是畫面第一眼的直觀感受,看上去好看就認為是好的作品,忽略了許多細節和形態結構,這就造成無論素描技術上有多么大的進步,作品最后都依舊只停留在表面,沒有更深層次的內容。這就需要繪畫者在接觸素描時,就有意識地訓練獨立觀察和研究事物形態結構的能力,不追求繪畫的速度和數量,追求質量,腳踏實地才能不斷地取得進步。素描造型基礎是對事物表面進行探究,沒有深究其根本就難以掌握素描之精髓。素描造型主要作用到的就是線條,依賴于點、線、面的完整構建。點、線、面作為形體結構的基本要素,點與點相互連接,構成美妙的線條;線條與線條相互穿插,構成成功的畫作。點的重疊、堆積,線條的移動、分割,面的運動、轉折,三者之間相互制約且影響著,不同的組合關系最終描繪出不同的形態結構特征。與此同時需要注意對事物各部分比例的準確表現,這也是正確體現事物形態結構特征的一個重要環節。素描造型,需要從內到外,全方位地觀察分析物體,運用點、線、面的排列組合,確立最適合的方式,完成最美的素描。
2.更加透徹地了解事物內部的構造
對形體結構分析的主要目的是通過理性的分析更加透徹地了解事物內部的構造,利用不同的角度去觀察事物外部和內部有機結合后碰撞出的不一樣的美感。認識和掌握形體結構的關系,進而認識客觀事物之間構成的規律和方式,全面研究事物形態結構的完整性,可以幫助繪畫者更好地理解如何構造形體結構,利用此方法可以激發繪畫者的創造力和想象力,為創造極具創新效果的素描作品奠定基礎。通過對形體結構的仔細分析,能夠更加精準地表達事物在素描中的構造和輪廓,相對于只認識到事物的表面,認識了事物的本質后所描繪的素描更加具有真實的感覺。
3.對事物形體結構進行分析
形體結構具有極強的形式感,在素描造型基礎中是以對事物形體結構進行單一的、獨立的分析的方式出現,因此研究就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經過不斷的訓練,繪畫者慢慢可以通過運用邏輯分析和理性推導,就能夠對同事物的形態結構有所感知,對事物的形態結構了解更加深入,能夠理解到形態結構的合理性所在,以及發現形態結構的美感。對形態結構的研究是形態創造與構想的第一步。運用明確的結構觀念分析和觀察事物并在設計和繪畫中加以使用,是科學有效的方法之一。該方法讓繪畫者透過現象抓住本質,穿過事物表象到達事物內在,對形態結構進行全面深入的理解和體驗。
關于形體結構的研究,是素描造型基礎的重要因素,是學好素描的關鍵。而對事物形態結構進行本質的探究與分析,是對繪畫者構想與創造的啟發,使得素描能夠達到對形體的準確再現,讓藝術形象的創造建立在更具有美感、更能帶給人們視覺盛宴的效果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