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杰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傳統媒體如報紙、電視、廣播、雜志等已經進行了多方面轉型和調整。當前,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相互融合已成為大趨勢,互聯網已全面滲透人們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加之自媒體的全面發展,使得人們對新聞工作的創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媒體環境下,新聞工作者既要做好自身定位,同時要積極迎合時代發展的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崗位意識和綜合采編能力。
新媒體是伴隨時代發展而言產生的一個新概念,是與傳統媒體相對而言的一種傳播媒介。主要涵蓋了網絡媒體、數字電視、手機媒體、平板終端等多個媒介機構。與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在傳播方式、傳播范圍、傳播渠道等多方面都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新媒體表現出強大的交互性,資源便利性,使得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溝通變得越來越便捷。
新媒體的特征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層面:其一,資源數字化。目前新媒體主要集中于以數字化技術為特征的傳播媒介,無論是傳統媒體還是新媒體線上傳播所涵蓋的一些資源,都可以通過數字化的處理技術進行有效轉化和處理,并通過數字化技術高效外散和整合,故而從技術層面來講,新媒體表現出顯著的數字化特征。其二,互動便捷化。在傳播方式層面,新媒體表現出強大的交互性特點。在新媒體環境下,信息的發布者、信息的接收者都可以完成信息的高效傳遞,同時還可以進一步擴大信息受眾面,實現多元互動。新媒體形勢下,新聞的傳播除了傳統的文字形式,還可以通過圖片、視頻、聲音等多種元素有機整合,這樣又能夠從更廣的層面吸引受眾的注意力,使得傳播互動的效果顯著提升。其三,行業特色化。從營銷方式上來分析,新媒體時代的營銷方式已經可以實現更廣層面的資源融合和創新升級,從而為行業特色的形成奠定堅實基礎。新媒體時代無論是傳統媒介還是新型媒介都已經進行了多方面的融合和調整,使得營銷傳播的渠道被極大地拓寬。以傳統紙媒《人民日報》為例,新媒體時代《人民日報》在報紙發行的基礎之上,已經開設了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抖音官方號、手機客戶端等多個傳播途徑,在較短的時間里就可以將記者取得的一手資源高效編輯,同步傳送至受眾,帶給讀者良好的閱讀體驗。
新媒體環境下,信息傳播的渠道被極大地拓寬。除了一線記者不停在采集和捕捉新鮮信息之外,自媒體的不斷發展使得個人發布信息所產生的影響力也不容小覷。尤其是一些受到公眾所廣泛關注的話題,如養老問題、動物保護問題、生態環境問題、醫療問題、教育資源問題等,都是公眾廣泛關注的一些熱門話題。新媒體環境下人們對信息傳播的時效性、準確性、效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聞工作者在整合各類資源時,能夠從中做出有效篩選,既能整合出有價值的信息,同時更要廣泛搜集受眾的一些意見反饋,進一步加大了采編人員的工作量。
新媒體時代,人們除了可以從電視、廣播、報紙等渠道接觸信息之外,通過手機、微信客戶端、網頁、抖音等平臺都可以接觸大量具有價值的新聞信息。這就使得新媒體時代各媒介之間的競爭日益加劇。在新媒體環境下新聞工作者要更好地注重新聞發布的時效性,要能夠在第一時間拿到信度更高的信息,并進行一些現場資源的整理和采集,這樣才可以更好地避免滯后性。同時,對于一些信息,要能夠增強挖掘特色意識。除了用傳統方式報道新聞之外,還要在主題立意方面更加新鮮生動。新聞工作要能夠從淺表化敘述向深層次梳理有效邁進。如何更好地對一些新聞主題進行挖掘和整合,打造一些獨具特色的欄目,提升新聞報道的權威性,成為各個媒體間競爭的熱點。有很多新聞工作者自身不注重對信息的收集和整理,試圖通過顯眼的標題、夸張的爆料來博眼球,短時間內可以給人們帶來新鮮感。但是,由于新聞自身在立意方面缺乏高度,對他人報道的模仿性較強,也難以在新媒體時代站穩腳跟。
新媒體時代由于新聞工作對時效性、新鮮度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現在很多工作都是采取的分工協作模式。駐地記者在一線采集信息,社內編輯進行后期的報道與更新工作,這樣一種分工協作模式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新聞傳播的效率,但是由于信息采集和報道相分離,使得很多新聞的呈現方式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因為后期編輯并沒有親自在一線參與報道,所以對于很多信息細節缺乏深刻了解,對于已經挖掘到的各類資源整合執行能力也不足。編輯采納提取的一些關鍵詞匯與一線記者需要呈現的初衷相偏離。這樣在對一些新聞事件的采訪過程中,就不能夠更好地彰顯以人為本,導致公眾不能夠更好地理解當事人的一些想法,信息呈現的一致性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新媒體時代,信息傳播的渠道更加多元化,公眾對新聞資訊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要想在新媒體環境下有效做好新聞采編策劃工作,必須要牢固樹立創新意識,不斷在新聞內容與形式方面積極突破。
新聞工作在推進和落實的過程中,要能夠始終彰顯以人為本、關注民生、理解民意、順應民情,這樣才能夠更好地站穩腳跟。新聞工作在落實創新時要能夠樹立牢固的為人民服務意識,對各類事件的采訪都要注重創新性。在新聞采訪的過程中,要能夠始終關注事件整體發展,積極進入到一線去采訪更多的新鮮內容,呈現全面客觀的新聞事實。在新聞工作落實過程中,一定要注重一手資源的搜集和整理。切勿盲目跟風,對一些事件斷章取義或者是過度解讀,忽視了事件本身的發展。這種通過自我臆想來引導輿論方式,不僅與新聞報道的初衷不相符,而且會影響新聞行業自身的健康穩步發展。
新媒體時代新聞采編過程中,除了要用平時簡潔的語言來呈現信息之外,還要使整個新聞語言帶有強烈的時代節奏感。這樣能夠更加符合公眾的閱讀需求,同時增強新聞自身的鮮活表現力。每一篇新聞報道,除了圖片和視頻資源之外,還要配上相應的解說詞,在解說詞的編輯和呈現方面,就要注意主次分明,層次清晰,提煉到位。防止過分的拔高或者將自身感情色彩直接帶入。新聞的價值是呈現事實,而不是用自己的道德價值觀去評判他人。新聞表達要注重層次清晰,主題鮮明,越真實簡潔的新聞越能夠撼動人心,忽略新聞事實而去過分的拔高或宣傳只會影響新聞自身的表現價值。新聞工作不僅要重視實效性,更要站在公正客觀的角度及時傳遞民生,同時還要從行業良性穩定發展的角度,捕捉更多有價值的正面、積 極的信息,這樣才能更好地推動新聞行業穩步向前發展。
新聞編輯在落實新聞的策劃采編工作時,必須要能夠對手邊的信息進行有效地取舍,防止將一些消極片面信息帶入公眾視野,影響新聞價值的發揮。對于一些先進人物事件正面報道,層層推進,通過巧妙的策劃層次化呈現,使公眾能夠樹立良好的是非價值觀。新聞要能夠與社會發展主旋律相符合,通過精巧的布局為公眾呈現鮮活積極的精神食糧,這樣才能夠受到讀者的一致肯定。新聞工作落實的過程中,民眾始終是推進新聞不斷創新的重要基礎,新聞信息的采集策劃都要能夠以民為本,更好地回歸人民大眾。
新媒體時代數字化技術不斷發展,因此很多新聞價值已經由傳統的手工錄入,變成了借助大數據技術、AI智能等高效完成。這樣的呈現方式不免存在千篇一律的問題,影響了新聞本身的內容挖掘和形式創新。因此,新聞工作落實的過程中,除了在文字方面繼續投入精力之外,還可以通過直觀記錄的方式向公眾呈現更多一線信息。將新聞工作者一線采訪的視頻、片段等直接呈現出來,高質量的傳遞出現場的真實情況。同時在采訪形式方面進行一些創新性調整,這樣可以讓公眾更好地接觸一線信息。
總之,在新媒體背景下,新聞工作者既要充分發揮新媒體自身的優勢,同時要不忘初心,牢記新聞工作者的使命和責任,與時俱進,貼近民生,推進新聞行業健康良性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