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萍 (華宇(福建)置業集團有限公司,福建 三明 365000)
近些年,我國在市政工程中投入大量的資金、人力以及其他資源,這促使我國市政工程飛速發展。立交橋在市政工程施工中占比較大,重要程度較高,在施工過程中往往會遇到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的改進在極大程度上提升了橋梁的施工技術。本文以長安路2號立交橋實際施工過程中產生的箱梁混凝土裂縫入手,分析立交橋箱梁混凝土裂縫修復技術,為今后遇見類似的技術通病提供一些技術參考。
長安路2號立交橋為長安路主路,為上跨站南路而設,在既有的鷹廈鐵路改線后施工該橋梁,修建起點樁號為BK0+543.000,終點樁號為BK0+749.000,橋梁全長206m;橋跨布置:主橋(40+60+40)m+引橋2×30m。主橋結構采用整體式截面,為三跨變截面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引橋采用30m跨徑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共5跨。橋梁總寬17.5m,橋梁面積約3605m。
2019年8月22日檢測公司對長安路2號立交橋進行橋梁動靜載試驗,于2020年1月11日收到簡報,其橋梁荷載試驗結果評定:長安路2號立交橋第1聯橋上部結構性能滿足設計荷載(城-A級)的安全使用要求。建議“對上部結構主梁混凝土構件裂縫進行封閉”。2020年4月12日收到正式報告,靜載試驗結果顯示:主梁箱內外存在較多縱橋向、橫橋向裂縫,在試驗工況荷載作用下,現狀底板橫向裂縫呈現結構受力裂縫特征,所檢底板橫向裂縫寬度值最大增量為0.09mm,表明結構抗裂性能不滿足設計要求。因此,組織相關參建單位對長安路2號立交橋箱梁混凝土裂縫修復進行專題討論。
會議初步討論裂縫產生的可能因素:
①該橋箱梁混凝土等級為C60,因混凝土標號高前期養護不到位,產生裂縫;
②在混凝土澆筑階段,初凝時因鷹廈路仍通行,火車振動效應導致裂縫出現;
③由于不可抗力的洪水導致支架基礎浸水下沉,出現裂縫。
經各參建單位共同研討,并最終形成一致意見,聘請有專業資質的設計公司進行加固修復設計,修復的主要內容有以下幾點。
對主橋箱梁1-2跨梁底存在的缺陷和裂縫,采用表面涂刷封閉修補以及灌漿封閉處理;梁體表面缺陷修補及裂縫封閉后,對主橋1-2跨箱梁底面進行粘貼碳纖維布處置,并采用高強度膩子涂刷。
3.1.1 主要材料的嚴格把控
裂縫修補用材料、混凝土表層缺陷修復及防護材料性能指標必須滿足規范要求。本方案主要采用以下材料:
①裂縫修補用膠(注射劑)、修平膠(找平膠),膠粘劑中嚴禁使用乙二胺作改性環氧樹脂固化劑,嚴禁摻加揮發性有毒溶劑和非反應稀釋劑;
②碳纖維布的設計厚度、抗拉強度標準值、受拉彈性模量、伸長率、彎曲強度、層間剪切強度、仰貼條件下纖維復合材料與混凝土正拉粘結強度、單位面積質量均需符合規范;
③高強環氧膩子外觀、膜顏色及外觀、稠度、干燥時間、刮涂性、柔韌性、耐沖擊性、打磨性、耐硝基漆性均需符合規范。
裂縫處理:本項目箱梁混凝土裂縫按寬度分為兩類:裂縫寬小于0.15mm,這類裂縫采用表面涂刷封閉即可,先沿縫長磨出6cm深3mm的凹槽,清理干凈,然后涂抹高強封閉裂縫膠除去氣泡抹平;裂縫寬度大于等于0.15mm,一般采用壓力灌漿法進行施工,前期也要先沿縫長磨出凹槽,清理干凈,然后灌漿,在灌漿時必須將修補材料充分注入裂縫末端,保證修補質量。
①在梁體表面缺陷修補及裂縫封閉后,清除表面所有雜質,除去表面1mm~2mm厚的砂漿層,磨去面上突出超過2mm的“毛刺”,表面層打磨后,應將表面灰塵徹底清除。
②根據裂縫情況,對粘貼纖維布的規格、范圍等進行核查、下料;檢查所用粘結劑是否與提供的材料產品說明書相符,材料是否在保質期內;粘結劑的攪拌應嚴格按產品說明書來操作。
③涂底膠,根據現場實際氣溫決定用量,并嚴格控制使用時間;均勻涂抹于混凝土構件的表面,厚度不超過0.4mm,不得漏刷、流淌、氣泡,等膠固化后再進行下一道工序。
④混凝土表面凹陷部位、模板接頭等出現高差的部位,應用整平膠料填補,盡量減少高差。轉角的處理應用整平膠將其修補為光滑的圓弧,半徑不小于20mm。
⑤按設計要求的尺寸裁剪碳纖維布,粘貼碳纖維布。
針對橋梁動靜載試驗報告中提出主橋1-2跨箱梁存在抗裂性不滿足的裂縫問題,應采取主橋1-2跨施加預應力體外索。
3.4.1 主要材料的嚴格把控
施工時所用的材料必須進行檢驗,(包括特殊修補材料的毒性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對于常用材料,如混凝土、鋼筋等,按相關材料規范要求進行檢驗,對一些特殊材料必須滿足下列規范指標:
①體外預應力索,本項目體外索采用成品索,其質量要求應符合《體外預應力索技術條件》和《無粘結鋼絞線體外預應力束》的規定;
②錨具,本項目錨具采用成品索廠家配套產品,性能及指標均應滿足國際后張預應力協會FIP《后張預應力體系的驗收和應用建議》及《體外預應力材料體系》和國家標準《預應力筋用錨具、夾具和連接器》的規定;
③本項目減振限位裝置采用體外索廠生產的配套產品、黏鋼膠及灌漿料性能指標必須符合規定。
3.4.2 混凝土結構粘貼鋼板維修
①工藝流程:鋼板加工→外側噴砂除銹→混凝土表面磨平消除碳化層→混凝土表面裂縫封閉與找平→混凝土結構鉆孔(用于固定螺栓安裝)→鋼板粘結面現場砂輪機打磨除銹→安裝鋼板→上鋼板固定螺栓→配制并涂刷結構膠→采用結構膠封閉鋼板四周并沿著周邊每隔30cm~50cm(且每邊至少一處)留設通氣孔→壓力注膠→待膠體達到強度后進行鋼表面防腐處理(涂刷油漆)。
②測量定位,放出需粘鋼加固混凝土表面鋼板位置大樣,鑿除該區域混凝土表層3mm左右厚的砂漿層,形成平整的粗糙面,如表面有不平整處應整平,再清除表面浮漿,剔除表層疏松物,最后吹除表面粉塵或清水沖洗干凈,待完全干燥后用脫脂棉沾丙酮擦拭表面,配制并涂刷結構膠。本項目部分鋼板尺寸較大,所以特別應保證鋼板的加工及施工質量。切割過程中在鋼板兩側施工采用外力加壓,防止鋼板扭曲變形,等鋼板應力消除后再卸載外力,鋼板制作完成后采用噴鋅處理。依據現場混凝土上的實際放樣進行粘貼鋼板下料,并依據現場情況確保灌注膠層有足夠的厚度以粘住鋼板。當鋼板放置到位后應壓緊鋼板,以保證粘結牢固的同時鎖緊固定裝置。鋼表面防腐處理、涂刷油漆必須符合要求。
③張拉體外索前需對墩頂橫隔板進行加固,加固應保證膠體到達100強度后方可張拉體外索。本工程體外預應力束體規格為15.2~22,體外預應力索一共8股,鋼絞線抗拉強度標準值fpk=1860N/mm;鋼束采用兩端張拉,張拉控制應力為0.55xfpk=1023N/mm;15.2~22鋼絞線束公稱破斷索力為5729kN,單根控制張拉力為3152kN。工程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照施工技術規范及設計圖紙的要求進行控制,各種控制指標均符合要求。
施工單位按設計圖紙對裂縫封閉修復完成后,由原檢測單位針對修復后主橋1-2跨再次進行橋梁動靜載試驗檢測,按照檢測結果于2020年11月18日進行了長安路2號立交橋缺陷修復驗收,驗收結論:與會議單位一致同意,經修復后,橋梁承載能力滿足設計荷載要求。橋梁質量等級評定為合格。
①嚴格限制超載車輛通行,加強橋梁經常性檢查,特別應加強對裂縫修復部位和體外預應力索錨固部位的定期觀測,確保橋梁的完好和安全運行。
②根據《城市橋梁養護技術標準》(CJJ99-2017)第 4.3.1 條,常規定期檢測應每年1次;可根據城市橋梁運行狀況和結構類型、周邊環境等適當增加次數;結合橋梁實際情況,建議該橋梁正式投入運行后首次常規定期檢測不應大于半年。
市政工程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有著極為緊密的聯系,立交橋在市政工程施工中占比較大,對橋梁的施工技術要求比較高。而從現階段實際實施情況來看,橋梁的施工技術依然要不斷地學習、改進,從發現的問題中吸取經驗,做到事前控制,避免一些施工問題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