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特約評論員 江坤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隨著中國共產黨的不斷壯大,黨媒也不斷補充有生力量,逐漸由弱轉強,成為中國發展的見證者。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遵循著客觀規律的。在我們黨發展的歷史上,黨媒也曾遭遇種種危機。這些危機來自于敵人的查封圍剿,來自于簡陋的辦報辦臺設備,也來自于市場競爭的壓力,也來自于飛速更新迭代的技術。黨媒只有擁有最強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方能服務于群眾和人民。在媒體發展過程中,黨媒曾錯失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機遇而造成話語權危機。經過近十年的不懈努力,黨媒的這種頹勢不斷得到扭轉。但是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技術仍在不斷迭代,沒有人知道媒體技術的下一次革命性突破會何時到來,黨媒唯有始終站在時代前沿,才能避免新技術帶來的危機。
當前國內外形勢錯綜復雜,各種輿情事件層出不窮,新媒體的發展打通了人們溝通交流的渠道,也暴露出了更多的社會問題,社會觀念也愈加錯綜復雜。社會愈是發展,就愈要警惕社會中的不確定性因素,謹防“黑天鵝”“灰犀牛”事件的發生。在這樣的形勢下,黨媒要起到“凝心聚力,成風化人”的重要作用,積極引導社會思潮。
發展為人民服務的媒體,要始終追隨人民群眾的目光。黨媒要引領時代觀點,就要不斷提升傳播能力和傳播效果。要提升傳播能力和傳播效果,就需要用人民廣泛使用的技術,做人民喜聞樂見的媒體,同時寓深刻道理于樸素內容,在潛移默化中起到凝聚社會共識的作用。群眾的目光在哪里,黨媒的宣傳就要做到哪里,始終在意識形態上引領人民群眾,是黨媒發展的重要使命。
發展為人民服務的媒體,要不斷增強自身力量。發展新媒體離不開新技術,任何技術的發展都存在技術紅利期。黨媒要不斷發展,必須廣泛挖掘各種新技術帶來的新的可能性,搶占技術發展紅利。移動互聯網技術帶火了“今日頭條”APP,4G/5G網絡的廣泛普及帶火了“抖音”和“快手”APP,只有在一種技術的初生時期迅速進入,才能更好利用技術紅利,提升自身力量。
不斷提升為人民服務的能力,是黨媒建設的終極要義。黨媒從人民群眾中走來,發展的目的也是為了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只有不斷提升自我,才能更好擔當起“聚民心”的歷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