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寧
長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慧仁學校
“小組合作學習”是近年來教育教學過程中新興的教學手段,它通過劃分小組的形式,鼓勵學生分組合作,分組探究。小學階段是英語起點階段,作為語言類學科,語法、單詞的記憶與使用稍顯枯燥,而小學階段的學生活潑好動,思想活躍,喜歡團體玩耍而不愿獨立行事,因此小組合作學習就成為了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教學方法之一。
首先,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及團結互助的精神。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習任務是在小組成員的共同協作推動下完成的,一個環節的疏漏將會導致整個小組無法順利完成任務,因此小組成員都將全力以赴,相互團結,為小組學習提升出一份力。
其次,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溝通能力和創新能力。合作就是一個有效溝通和協調的過程,在小組合作學習時學生需要不斷地溝通、質疑、探究、創新,不斷的在思維碰撞中產生思維火花,使學生逐步提升溝通能力和創新能力。
最后,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小組合作模式意味著有不同的分工,不同的責任,學生組建小組勢必會結合自己的個性化特點選擇合適的角色或任務,在最大限度的學習模式下發揮自己的個性化特點。
學習小組的組建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它需要結合不同能力、不同性格的學生特點,開展合理的搭配,使得每個小組幾乎是同質的,這樣才能夠在合作中促進小組的全面提升。因此教師在組建小組時,應當考慮到各個層次的學生的能力以及他們的個性化特點,按照優中差合理組合的形式,讓優等生有更好的發展空間,讓能力稍差的學生能夠得到鼓勵和進步,合理建組,不放棄每一個學生,這樣才能夠促進班級整體英語水平的提升。
例如四年級下冊《Don’t feed the fish!》課程教學時,教師可以讓按照分層型分組的方式,將學生按學習能力水平分為不同的小組,對每個小組設置不同的學習任務,學困生小組可以著重探究單元詞匯、語法、教材用語等因素,加強原文理解,而學優生小組可以設置深層的探究任務,注重舉一反三的發散性思維,引導他們靈活運用語法并實踐。此外,在學習教材場景時,還可以采用靈活分組的方式,由學生按照喜好與習慣自由搭配,讓學生更積極的在分組合作中發揮主觀能動性,激起學習興趣,逐步提升各個層次學生的英語能力。
有效的探究路徑設置將引導學生更加合理地開展探究。小組合作學習不是學生盲目的針對一個問題開展探究,而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設置相應的路徑,針對不同問題沿著不同路徑開展探究,在探究的過程中實踐。因此教師推進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時,應當利用小組合作探究和實踐,合理地設置探究主題和方法,幫助學生在合作中提升學習興趣,在自主實踐中拓展自主學習能力。
以《She went into a shop.》教學為例,教師可以按照組別分別給小組布置學習任務,對課程重點單詞、句式等進行探究,提前熟悉和了解需要學習的內容,而后在課堂上以小組形式展開分工合作,分配角色和分工,然后將課程的場景通過小組編排表演的形式展現出來,每個小組展現各自不同的特點,在情境模擬中,學生不僅加深了對已預習知識的理解程度,還在實踐探究中了解語法、句式的應用,并在小組合作的不同分工中充分發揮自己的個性化特點,通過主動的思考、集體的討論、共同的磨合,逐步增強自主學習能力。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個綜合性的過程,不能虎頭蛇尾。評價機制是小組合作學習過程和成果的有效測定方法,科學合理的評價不僅能夠幫助學生認知到學習結果的不足,還能夠幫助學生調整合作過程,完善小組合作中的短板,讓學生更加有效地推動后續的小組合作學習。因此教師應當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適時地設置評價環節,通過多模式的評價方式,組內組外多元評價,全方位地測評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同樣以《She went into a shop.》教學為例,在學生分組情景模擬、自主探究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將評價貫穿在學習的全過程中,在情景模擬結束,學生各組進行總結的時候,教師可以鼓勵組與組之間相互評價,讓學生深刻認識到其他的創意思想和實踐能力,還可以實施組內成員的相互評價,組員是最了解小組內部的人員,由他們實施個人評價將具有一定的可參考性,同時教師也需關注各個小組全程的實踐過程,并給予公平合理的評價,全方位立體地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
小組合作學習是十分有效的英語學習模式,教師在教學時應當深入研究合作學習的方式與方法,結合不同的學生特點,科學合理的開展探究實踐活動,并全程科學性評價,讓學生在公正客觀積極的環境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逐步提升英語教學水平和學生的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