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芳芳
河北省正定縣諸福屯鎮羅家莊小學
在當前的課程改革之中,我國教育部門明確提出指示,需要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能夠掌握自主學習的能力,這種能力不僅對當前社會的發展非常重要,也是學生能夠積極成長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在學生學習的時候,需要教師在旁邊引導,讓學生能夠主動去探索、將自身的知識與實踐進行結合。
課前引導是上數學課之前必須要有的環節,因為這個環節為接下來的數學課打下了基礎。學生只要有了主動學習的意識,那對于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是不難的。首先,教師在課后可以給學生布置課后思考題,讓學生獨立思考,這樣學生有了多次獨立思考問題的經歷,自己就會有那個想要主動學習的意識,這個意識對于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是很難得的。這個讓學生獨立思考的環節是最重要的,教師無論課程多么緊張,都不應該忽視這個教學環節,因為這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最重要的一步。另外,教師在上課之前,可以留給學生課前預習的任務,然后聯系實際生活,給學生們出一些關于生活方面的問題,生活中的很多問題都與數學所學習的知識是相關的,所以學生要把數學知識用到生活中來,解決一些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可以加深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印象。是一個值得推崇的教學環節,因此,教師要利用課前預習的機會給學生們布置相應的思考作業,學生只要多多的進行生活實踐,就可以提升自己關于這方面的能力,能力提升了,學生處理問題才會更加的得當。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學習成績也會跟著提上去,因此,生活實踐還是有很多好處的。
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的時候切忌忽視課堂教學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方面的作用,不要采用滿堂灌的學習方式,否則會使得學生在課堂學習的時候只會機械式的聽教師講授知識,而沒有對教師所講授的內容積極進行思考。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適時改進教學方式并設計出精彩有趣的課堂活動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需求來將課堂劃分成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檢查學生在課前預習的情況督促學生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教師在第二個階段要將所要講授的數學知識分成不同的類別并且根據這些類別采用相應的方法去解決問題,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切忌將解決問題的方法直接告訴學生,應該在實際教學的時候引導學生去思考如何解決相應的問題和采取什么樣的方法可以讓問題的解決更加高效,如此可以讓學生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遇到類似的問題時也能夠一針見血的采用最為合適的方法解決問題。教師要對教學方法及時創新才能夠保證學生在數學思維方法方面的掌握情況更加熟練,進一步激發學生在學習方面的欲望。學生只有熟練掌握了數學思維才能夠進一步促進學生在自主學習方面的發展并且有效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以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教師在第三個教學階段需要解答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惑并且幫助學生梳理自己的知識體系,學生在教師講解學習之后對知識體系進行梳理可以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讓知識真正的為自己所用。教師不僅要對學生的疑問進行解答,而且要組織學生之間互相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讓學生可以學習到新的解題角度并且適時的更改和調整學習方式和思維能力。
學習任何一門學科的最終目的都是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縮短理論與生活實際之間的距離,對于數學而言,就是要讓數學知識融入到實際生活中,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但這在真正的教學過程中卻是缺少的。因此,結合生活實際也是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關鍵方法之一。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在講解課本知識的過程中對知識進行延伸,結合實際生活體驗進行教學,努力深挖一些生活教學素材,作為教學案例,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引導學生增強自主探究的能力,逐漸形成知識聯想的習慣。
以《時分秒》為例,教師要教給學生們的不只是課本上的理論知識,還有生活實踐中的經驗。比如學生們需要建立關于時分秒的時間觀念,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們真實感受下一分鐘的時間究竟有多長?一秒鐘的時間有多長?讓學生們形成對時間長短的認知。“雖然一秒鐘很短,但是卻有大用處。”此時教師就可以距離生活當中的實際案例,如短跑時,一秒之差就能相差千里,讓選手無緣頒獎臺而落榜,以此來提醒學生們要形成節約時間的觀念。
自主學習能力對于學生數學學習,乃至終身學習而言都具有重要意義。教師需要充分發現自主學習模式的自身特性,以高度的責任心引導學生正確學習。同時,教師也可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引入生活化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充分發現數學學習的實用性,讓學生嘗試將數學與日常的生活相結合,提升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