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欣娜
河北省永清縣龍虎莊鄉中心校
數學建模是學生將數學知識從現實生活抽象出的思維過程,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建模思想,可以幫助學生明確解題思路,讓學生更加深刻地完成對數學知識概念的理解和認知。但小學生思考問題以形象思維為主,不能準確把握對數學知識的抽象、推理、建模過程。因此,為了進一步提高數學教學質量,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發展。教師應重視對學生抽象邏輯思維的培養,通過精心設計數學概念,使學生親身經歷數學模型的具體思維和實踐過程,通過具體、抽象、概括、歸納、推理,有效促進學生數學思維和解題能力的全面發展。
數學建模思想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涵:首先是數學模型。數學模型就是對數學一些思維方式以及數學關系建立相關的模型進行表達,在模型中,可以直接看到數學知識的變化以及其內部的一些關系,其內在邏輯也可以直接呈現出來,這樣的方式讓一些抽象的數學概念變得直觀起來,自然可以讓學生更好對知識進行吸收。其次就是建立數學模型,數學模型的建立需要對數學知識有足夠的了解,這就導致了學生想要建立數學模型,是一個非常困難的過程,這個時候就需要教師引導,讓學生建立數學模型,對數學知識內在邏輯以及發展進行充分的了解,在這種了解下,學生可以更快掌握相關的數學知識,對知識有較強的運用能力。
小學教育是青少年整個受教生涯中的初始階段,人生發展歷程中的教育基石。小學階段的青少年學生身心快速成長發育,在這一時期,學生的求知欲強烈,思維活躍敏捷,對周圍的一切事物充滿好奇與探究精神。數學是一門科學性與邏輯性較強的學科,小學生在初識數學時由于邏輯思維能力有所欠缺,難免會感到數學學習困難,因此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若是能夠采用科學的教學理念以及直觀具體的教學與表達方式,就可以提升小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生的數學思維意識,逐步感知到數學本身的魅力以及數學學習的樂趣,進而令自身思維緊湊,提高自身的邏輯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計算能力與推理能力等。數學建模可以通過簡化假設將復雜的實際問題抽象為數學知識,用以挖掘實際問題中蘊藏的特有規律,一方面可以讓學生領略到數學在處理與應對實際問題時的能力與魅力,一方面通過簡單的數學模型展示抽象性、邏輯思維能力要求很高的數學知識,可以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接受能力,并能夠將此知識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通過分析小學數學教材內容能夠發現,小學數學教材中所包含的大多數內容都具備抽象性,小學生還沒有產生健全的學習系統。所以,對比其他年齡段的學生,在實施理解與接受抽象知識方面有著相對明顯的不足。在展開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要針對小學生所具備的這一共性特點,數學建模思想要科學的應用,并確保所選取的教學內容合理,然后漸漸的完成滲透數學知識。
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學生必須要具備非常強的感知能力,特別是初步感知建模思想,認識應用建模思想的關鍵目的,之后充分的了解數學問題,把數學問題中的關鍵特征或事物之間的相同之處找出來,之后再實施建設數學模型。此外,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漸漸地實施創新,然而在教學的時候不斷的回顧舊知識,在這基礎上學習新知識,如此做對學生鞏固學過的知識有利,而且可以非常快的學會新知識。
我們都知道,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并應用于生活。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數學建模時,必須要注重與實際生活的相結合,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對于數學這門學科來說,其自身學科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化。雖然與實際生活有著密切聯系,但是有一些數學知識卻不能用實際表達。利用數學建模創設生活化情境教學,將抽象化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中的常見事物相結合,不僅能夠使學生有一個更容易理解,同時還可以促進學生數學學習思維模式的形成。
數字建模思想在小學數學中進行應用是一種新穎有效的教學模式,有利于調動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因此為了能夠更好的開展教學過程,老師可以在教學中不斷優化學生的數學思維和能力,進一步提高數字建模的應用水平,并能夠結合教學實際明確數字建模的教學目標及其內容,從而更好地促進我國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得以不斷的提升。再有就是,老師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形式,突破在教學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更好的幫助學生建立起一個良好的數字建模思想,強化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