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甜溪
贛州市湖邊實驗小學
在當前教育行業中進行互動式教學法不僅僅是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認知能力,更是當下教學改革中的基礎要求。在教學當中,教師應該以新課標、新課改為基礎對教學方式進行創新和改進,讓學生能夠在現代化的語文教學當中通過多元化的方式學習語文知識,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質量都得到全面的提高,帶動學生綜合素養的發展。
現代教學中部分教師仍然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以教師作為基礎進行教學方案的設計,這種設計在極大程度上忽略了學生課堂中的主體性,會導致學生處在被動的學習地位當中,不僅學習效果并不理想,學生的能力發展也存在著一定的阻礙。在教學當中教師要將這種情況進行調整,讓學生能夠在學習中意識到自身的主體地位。[1]
比如在《七月的天山》教學之中教師就應該將課堂轉變為以學生主體的互動式課堂。在課堂當中教師應該以文章主體作為切入點進行分析,嘗試將課文內容與學生的實際學習體驗進行關聯。課文中主要對七月的藏區美景進行了描寫,景物類的文章教師應該考慮從直觀展示的角度進行,讓學生在觀察當中先對美景形成印象,然后再對文章進行學習。教師可以應用投影儀將文章中的美景進行全面的展示,在展示當中教師也該進行適當的提問,讓學生嘗試通過自己的語言對這一情景進行描述。隨后教師就可以開始將課文的內容進行導入,讓學生從實際觀察到的美景入手對文章進行更深層次的理解,提高學生學習效果的同時與學生在互動當中進行教學,通過由淺入深的提問逐步帶領學生對文章的核心思想進行理解與學習。互動式課堂的運用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課堂氛圍也能在互動當中達到輕松、自主的高度,讓學生在互動中與教師進行交流,改善師生關系,提高課堂效率。
師生的互動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要教學氛圍進行烘托。[2]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教學方案的設計,圍繞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在課堂中以興趣為基礎進行自主參與和自主學習,讓學生在學習當中能夠感受到自身的興趣和語文知識的趣味性。
比如在《開滿鮮花的小路》的課堂上,教師除了傳統的講解之外還應該進行趣味化的展示。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是以小動物為基礎的童話故事,鼴鼠先生去取快遞,拿到松鼠太太家讓她看看,但快遞里面什么都沒有,在出去的時候發現外面有一條開滿鮮花的小路,原來快遞是一個花的種子。這篇文章整體有著較為童趣的一面,教師在教學當中也應該以文章內容中的童趣為基礎進行教學方法的設計,以童話故事為基礎讓學生進行表演或角色扮演進行對白。這種方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學生在課堂上也能感受教師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教學方案設計的意義。學生在這樣活躍的教學氛圍當中更加愿意對語文知識進行學習,學習的過程也更加積極主動。
互動式教學法在小學語文中應該有著完善的教學資源作為基礎。在教學中教師與學生進行互動不應該僅僅是進行教材中基礎知識的教學,更應該讓學生在互動中得到知識面的拓展與提升,使互動的功能性更加完整,讓互動式教學法成為小學學生發展與進步的基礎動力。
比如在《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當中教師就應該應用互動進行高效的教學和知識面的拓展。首先美麗的小興安嶺一文主要描寫了小興安嶺四季的變化和美景,那么教師在教學當中就應該以四季作為基礎嘗試進行拓展教學,在對比和互動的過程中讓學生更加理解文章的內容,感受美感的同時達成知識面的拓展。教師在教學當中的互動方式應該保證資源拓展的有效性,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文章中某一季節的實際場景,并通過這一季節進行相應的拓展,讓學生理解我國不同地區在同一季節當中的不同文化以及不同的處理方式,讓學生感受我國文化的多樣性與包容性。此外,在互動當中教師還應該保證其趣味性和引導意義,讓學生能夠在互動當中得到能力的提高與發展,促進學生綜合能力養成的同時讓學生在課堂中形成良好的核心素養與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課堂中更加積極地表現自己,將課堂的氛圍進行更加全面的推進,促進高效課堂的構建。
師生互動的課堂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構建能夠將教學氛圍進行全面的改進,教師在教學當中也應該意識到互動對學生成長的重要性,通過合理的教學方案將問答、探討、表演和對白等在課堂中進行靈活的運用,讓學生的課堂學習更加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