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國強
邯鄲冀南新區辛莊營鄉南豆公學校
當下在小學階段的學生語文教學開展中,教師普遍重視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卻對于學生的寫作能力較為忽略,從而造成小學學生整體閱讀寫作水平無法真正得到進一步提升。在學生的寫作水平培養時,小學教師往往只會騰留出課堂時間中的很少一部分用于對學生寫作能力進行相應的指導與訓練,少量時間的教學加之未輔以恰當教學應用方法,自然對于學生的寫作能力提升產生效果微小。長此以往,學生對于寫作能力也會隨之輕視,導致閱讀能力雖然提升顯著但由于巨大的差異性,使得整體閱讀寫作水平存在有滯后性。且教師對于小學階段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側重,忽視寫作能力培養,會使得學生在教學內容的閱讀方面投入大量時間與精力,而小學學生天性使然,造成其對于長時間處于一種單一學習內容產生反感,由此便會對教師所開展的閱讀方面教學內容亦逐漸變得興致卻卻,導致教師教學效率逐步下滑。當前小學階段學生的語文教學開展中教師所采取傳統讀寫結合教學方法并未真正落實讀寫結合教學,其存在有閱讀寫作教學內容時間分配不科學、閱讀寫作教學內容單一性問題,對學生語文素質的培養與發展產生有巨大消極影響。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習慣于以課外作業的形式給學生布置作文練習。主要內容是分析他們所學的課文或寫他們的閱讀報告。由于學生在寫作時已經系統地完成了對課文內容的學習,他們的寫作思維將受到限制。教師也會對學生的寫作施加限制,要求學生圍繞課文內容進行寫作,以達到讀寫結合的目的。將寫作內容放在課堂之前的意義在于通過寫作促進閱讀,幫助學生增強閱讀效果。例如,在學習《開國大典》之前,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個寫作練習,這樣學生可以通過各種方式了解相關的背景資料。他們可以從教材中了解信息,也可以通過相關的歷史文獻和影視資料進行積累和了解。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己整理相關的資料,然后帶到課堂中和其他同學一起閱讀分析,這樣在調整了讀寫順序的同時,還可以強化讀寫的效果,加深學生的印象。
想要提升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效率,提高低年級學生的閱讀理解和文字表達水平,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借助現在普遍采用的生活情境教學,將教材課本中的內容通過情景模擬出來,使得小學生更方便理解課文中心思想,深化內涵理解,同時情景模擬教學也有助于學生聯系實際生活將教材中的課文更加直觀的展現和理解,加深記憶。同時,在借助生活情景模擬教學的同時,一部分為學生深化理解文章涵義提供了幫助,另外一部分作用就是可以讓學生聯系自己的日常生活開拓思維和想象力,提升語文寫作效率。
譬如說:在學習小學三年級《大自然的聲音》這課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積極鼓勵學生靜下心來,在課余時間走出教室去仔細觀察公園里、花園、綠化那些來自于大自然的各種聲音,并在課堂上模擬這些聽到的鳥叫聲、水流聲、雨滴聲等等,開展課堂小游戲環節,既能夠豐富語文課堂教學氛圍,同時也能夠調動學生對于這篇課文學習的積極性以及對于生活環境的觀察力,對這篇課文所描繪的場景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然后,教師再以學生們模擬出來各種聲音和自然景象為題,開展短文寫作小練習,鍛煉低年級學生的寫作能力,充分督促學生將自己的想象和文字結合,運用文字將心中想象的畫面表達出來。
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一個真正的教師指導給他的學生的,不是已投入了千百年勞動的現成的大廈,而是促進他們去做搬磚的工作,同他們一起來建造大廈。”父母與教師都承擔著對學生的教育責任,在教育階段中也扮演者重要角色。要知道語文教學的進程不能一蹴而成,家長需要同學生一起學習,做好學生的表率。在物質生活極其豐富的今天,尤其不能讓學生沉迷于電子游戲,娛樂軟件中無法自拔。教師可以根據課程安排制定相應的閱讀計劃,以保證學生閱讀量的充足。同時也可以講家長納入任務當中,布置給家長一些任務,比如進行監督和實時匯報情況等,以保障課外閱讀的順利進行,如在教師布置閱讀《霧都孤兒》一書后,家長需要陪伴學生,一起閱讀,學生遇到不能理解的詞語句子等,家長要及時進行解答。完成每天的任務之后要及時進行嘉獎和鼓勵,注意語言表達要溫柔可親,肯定學生的努力成果。教師可以根據家長每天的上報情況在班集體沒進行獎品的發放,讓學生的知識兌現。這可以大幅度的提高學生的閱讀主動性,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只有在經過長時間的堅持,大量的閱讀才能夠積累,學生具備一定閱讀素材之后,才能進行寫作。
讀寫結合的教學方法是提升小學生寫作與閱讀能力的重要方法,也是提高教師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因此,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無論學生還是教師,都應該明確讀寫結合教學方法,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當中的關鍵作用,從而重視應用讀寫結合教學法,為今后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提升自己的閱讀與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