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紅梅
廣西北海市合浦縣實驗小學
為了適應新的時代發展形勢,我國不斷對教育理念以及教學手段進行創新,但是我國地區之間的發展是具有較大差異的,根據不同地區的發展情況,要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改革活動,只有這樣才能形成特色化教育,提高教學活動以及人才培養的針對性。
1.從辦學條件的角度進行分析。廣西地區的城鄉經濟差異是比較明顯的,某些地區的經濟比較發達,但是對于一些縣級地區而言,經濟仍然比較落后,而這也就導致了在教學領域方面的資金投入不足,辦學條件比較差。比如廣西的合浦縣,學校數量不多,每所學校的占地面積也不廣,導致學校內部的基礎設施不夠完善,比如說籃球場、乒乓球場,甚至是教學樓嚴重不足。除了這些基礎的場地設施以外,在計算機網絡、實驗室以及其他教學設備也不完善,這些都影響到了當地的教學質量。
2.從校額和班額的角度進行分析。要想取得較高的教學質量,不管是學校還是班級,都應該對學生的數量進行限制,尤其是在班級當中,如果學生的數量較多,會影響到教師的教學效果。但是在合浦縣廉州鎮學校當中,出現了校額以及班額嚴重超額的情況,學校不斷的擴大辦學規模,但是卻沒有考慮到自身教學活動的承載力,有的學校每一個班級的學生數量甚至超過了65人,這些不僅會加重教師的教學壓力,同時學生也無法學習到有用的知識,學習效率比較低。
3.從師資隊伍的角度進行分析。教師是學生路上的引領者,教師自身的素質將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質量以及行為舉止,但從目前廣西地區的師資隊伍來看,在這領域存在嚴重的問題。明顯在師資方面的建設力量不足,在合浦的一些偏遠的鄉鎮農村嚴重缺乏專職教師,同時也沒有對在職的教師做好培育工作,大部分教師的教學能力較低。另一方面教師的薪資待遇較差,編制不完善,導致很多年輕的教師都不愿意步入鄉村學校。
1.加大縣級學校的財政投資力度。學校是屬于公益性事業,因此政府部門必須要充分履行好自身的文化建設職能,加大對縣級地區學校的財政投入力度,以此來促進教育公平,改善辦學條件,完善學校的基礎設施。近幾年來,廣西黨委以及政府對于縣級地區學校的發展已經引起了高度的重視,廣西合浦地區教育資源方面的財政投入力度。在2017年,合浦縣教育局開展了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的項目活動,共投入了28萬元資金,完善了合浦縣各個學校的基礎場地設施,改善學生的體育鍛煉環境,為學生提供寬大敞亮的教學樓,另一方面則是加強網絡資源方面的投入,完善學校的電子設備、實驗器材,切實支持教師開展多媒體教學。
2.科學的規劃縣級學校的發展規模。除了要完善學校的基礎設施以外,對于縣級學校的辦學規模也要進行控制,要讓學生的數量始終處于科學的范圍當中,只有這樣才可以切實的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針對這個問題,可以嚴格按照劃區域辦學,將該地區的學生同歸到同一個學校當中進行教育,而不是將所有地區的學生都集中到一個學校,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緩解某一個校區的辦學壓力。除此之外,政府部門可根據本地區的學生數量,建設新學校,以此為學生和教師提供更好的學習和工作環境。
3.切實做好校園文化的建設工作。要想實現學生的健康成長,教師除了要對學生展開知識教育,同時也要對學生展開德育教育,重視校園文化建設,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成長環境。合浦縣各大中小學也認識到了學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結合本縣的特色,開展了傳承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深厚文化的活動。利用合浦縣古代絲綢之路遺址的特色,帶領學生重返古代文明,通過給學生普及古代海上絲綢文化的相關知識,以及帶領學生走進東坡園林景區、古海角景區、漢文化,遺址保護等,讓學生了解我國古代的燦爛文明。同時,讓全體學生充分意識到自身所肩負的責任和義務,保護好、傳承好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
4.做好師資隊伍的建設工作。師資隊伍的建設工作要從兩方面出發,一方面是不斷擴大教師的來源渠道,另一方面則是要做好教師的培育工作。針對提高教師資源這個領域,對這一領域,廣西合浦縣地區在不斷的擴大事業單位教師招聘的規模,在2020年開始了補充招聘公告,共擴招教師79人,進一步加強基層單位的師資投入力度。以此來為一些偏遠地區的學校提供豐富的教師資源,讓應屆畢業生回到農村進行教學。這樣既可以提高教學的質量,又能保證教師隊伍的充足。同時,教師也要有意識的提高自身的素養,不斷督促自己去學習新的知識,去豐富自身的工作經驗。在教學當中履行好自己的職能和義務,將學生的教學工作放在首要位置。
5.做好學生的關懷工作。合浦縣城區及鄉村的學生還有一部分是留守兒童,而這些兒童長期處于沒有父母陪在身邊的狀態,長期下來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針對這種情況,政府積極開展各種關于留守兒童的活動,并建立起了一個完善的關愛體系,去關愛留守兒童。
對于學校和教師而言,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質量是其他一切活動的首要前提,只有這樣才可以讓我國的教育體制永葆生命力,才能夠為社會的發展提供穩定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