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付濤
河北省館陶縣王橋中學
在教學當中數學這一門科目常常都是學生們比較感興趣的科目,同時在他們的學習當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門科目,由于這一個科目和生活是息息相關的,在生活當中對數學進行很好的運用可以解決大多數的問題,有著非常高的實用價值。但是怎樣在教學當中去培養學生們的數學創新能力,也是當中教育發展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問題,怎樣在教學當中使用到合理的教學方式來提升學生們的創新能力已是當前教學工作當中必須要落實的一個問題。從實際的情況來看每一個學生都有著一定的創新能力,這往往都需要老師使用到正確的方法去進行挖掘這一種能力。
眾所周知,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小學數學教學應以學生的身心特點為基礎,重新設計和結合教學的目標和內容。對于教學效果,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與主動性是其主要評價因素之一,對于教學質量,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與主動性是其關鍵因素之一。所以,在對小學數學課程進行設計的同時,應結合不同年齡段小學生的不同生理和心理特點,制定適當的教學內容。在數學計算中,低年級學生積極主動,教學內容是基于對數字的理解和簡單的十以內加減等方面,高年級學生會有相應的深化。與此同時,數學問題的思維過程將更加復雜,目的是為了對學生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提高。
數學學科具有較強基礎的應用性能,數學課程的設置與社會生活息息相關,數學課程旨在讓學生實踐和體驗中,獲得知識和技能。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實際需要是數學課程內容,學生利用實際動手操作,發揮想象力,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因此,教師在課程教學中,應根據生活實際,來設置教學的內容,為課堂教學營造一個生動活潑的環境。
對于小學生的思維發展能力,正處于關鍵時期,即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度的時期,然而,數學學科具有邏輯嚴密、抽象性高的特點,對兒童思維能力的培養是不可或缺的。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和思維能力,數學課程內容應以培養學生各種形式的歸納、判斷和推理能力為主,其主要包括大量的思維訓練和動手操作。
在傳統的數學教學課堂當中,數學教師一貫采用的都是照本宣科的教學方式,只關注數學教材中知識的講述與傳授,與小學生的實際生活完全脫離,但是,在當今社會,應試教育已經不再滿足高質量人才的培養標準,因此,數學教師必須要積極創新教學方式,積極打破傳統且陳舊的教學模式,追求教學方式的多元化,為小學生營造出一份輕松活潑的數學課堂教學氛圍,激發出小學生的創新意識。
教師要想更好地培養學生創造力,就要通過各種辦法讓自己的教學課堂更具創造性,從而及時轉變枯燥,單調的授課模式,讓學生每堂課都能擁有全新的體會和想法,只有學習課堂一直是新穎的,數學課程才能充分吸引學生注意力,將其注意力集中在課堂活動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靈活使用教學方式,使其更具多樣化,這樣可以使學生思維更加活躍,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始終保持著學習熱情,渴望學習到更多數學知識。小學階段,學生充滿想象力的,經常會出現不切實際的想法和千奇百怪的想法,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想法,正確引導,讓學生大膽地發表自己的意見,自覺培養創新意識,增強創新能力,把好奇心、自信和創造力有機結合在一起,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例如,在“混合運算與應用題”的學習中,作為一個比較基礎的章節,教師必須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從而大大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和應用能力。比如在講授混合四運算時,教師需要為學生靈活地講解計算方法,從而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在實際問題的研究中,教師需要聯系生活實際,鼓勵學生多進行發散思維,用不同的方法回答問題。
小學數學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還可以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作用,通過信息技術使知識的呈現更加的生動靈活,讓學生的思維也能夠變得更加活躍,讓他們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探究,使整個課堂學習的過程更加的流暢。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通過多媒體的來對本堂課的重要知識點進行重組和創新,從而使知識的實踐能夠更加符合學生的認知發展。調動學生多個感官參與學習,激發學生的創造力。例如,在學習“分數的基本性質”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給學生播放小豬佩奇分蛋糕的動畫片段,讓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能夠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愉快的氛圍當中學到數學知識。
在數學的教學過程當中學生們都必須要有著寬曠的思維,只有在教學標準的前提下,讓學生們最大限度的去發揮他們的創新能力,這樣才可以讓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的能力得到提升,從而才能讓他們在學習當中遇到問題時可以游刃有余,同時這也是當前數學教學當中最為重要的一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