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鵬
河北省永清縣第一小學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教育改革的進行,教育形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過去的“灌輸式”教學到如今的快樂教學;從單一化的“填鴨式”教學到如今的多樣化鼓勵式教學。無論是教育理念,還是教學手段、教學形式、教學模式都有了顯著發展。在這種情況下,小學體育教學也應采用快樂教學理念,實施趣味游戲教學,給予學生生動有趣的學習體驗,從而改善教學現狀,提高教學質量。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國小學傳統的體育課教學比較單調,老師會將學生要學習的動作一板一眼地教給學生,枯燥和乏味的動作教學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生對新鮮的事物充滿了好奇心,所以用游戲的方式很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做游戲的時候會全身心地投入游戲中,這樣不僅能讓學生學到更多的體育知識,還能讓學生愛上體育課。
2.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研究證明,在體育課中開展游戲教學不僅能提高學生的體育水平,還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游戲教學能開發學生的智力,學生的智力得到了開發,就會在文化課以及很多方面呈現出良好的發展趨勢。游戲方式還能培養學生正確的體育精神和競賽精神,在游戲中,學生會對比賽有一個正確的態度,勝不驕,敗不餒。因此,游戲教學在小學體育課中的應用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教師對游戲教學的認知出現誤區。游戲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能夠很好地激發孩子對體育鍛煉的興趣,但與此同時,許多教師對游戲教學的認識存在偏差,無法正視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重要價值。教師對于游戲的引入和嘗試都比較淺薄,不重視游戲的開發和研究,使得游戲成了課堂的一項點綴。
2.教師引入的體育教學游戲模式陳舊。許多體育教師認為,體育課堂本身課時相對較少,需要教授的任務較多。因此,關于體育游戲引入課堂的研究并不多,還有些教師只是單純的借鑒其他教師摸索出的一些游戲模式。但有些游戲模式只適合低年級,不適合高年級。也有一些相對過時的游戲模式,與目前小學生喜歡的游戲方式是不同的。結果導致游戲、體育游戲與課程本身的黏合度不高,體育游戲的促進和創新作用不能有效發揮,學生本身參與游戲互動的意識也不能被有效調動。
1.以直觀類游戲引導學生學習進步。在小學體育課堂中,引入一些直觀類的游戲對學生的學習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的運動熱情。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直觀類的教學方法,對一些動作進行展示和講解,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認真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取得積極的進步。
以立定跳遠為例。在教學過程中,這個動作本身比較枯燥,而且在發力方面有很多技巧,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經常會學到但做不到。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介紹一些簡單的互動游戲,比如石頭、剪刀、布的組合,看哪個學生贏,哪個學生先跳,最后看誰先到達終點。這樣一個游戲環節的引入,很好地激發學生參與運動的興趣,在學生運動的過程中,他們會獨立思考如何跳得更遠,教師可以從側面進行有效的觀察和指導,并輔以動作演示,學生能迅速掌握游戲技巧,并能顯著提高他們參與運動的興趣。
2.通過情境游戲教學的方式進行課堂優化。在開展體育教學時,將體育教學應用到課堂中,能夠確保課堂教學能夠取得實效,但是體育教師需要對教學方式進行深入探索,通過不斷創新教學手段不斷豐富課堂內容,旨在拓展學生的視野,同時實現專業素養的提升,這是職業道德素質提高的重要途徑,從而實現課堂教學結構的重構。基于此,情景教學的運用將為體育教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小學階段的學生喜歡玩各種游戲,更喜歡聽各種童話故事,上課過程中注意力經常不集中,情景教學的出現能夠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該方式主要是教師通過運用學生熟知或者感興趣的內容,在上課之前設計課堂情境,這樣一來通過這種教學方法能夠進一步激發學生上課的情趣,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結合其他學科創設情境,能夠在體育課堂上取得良好的效果。這不僅使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得到了充分調動,還能夠高質量的完成教學目標,從而最終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3.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游戲內容。為了保證體育游戲真正發揮作用,一方面要對游戲內容進行設計,另一方面還要在游戲開展的過程中,不斷根據課程開展情況進行調整。每一個小學生的實際情況都有所差異,這種差異包括了生活習慣、性格和家庭教育等。所以,教師在課堂上開展體育游戲的過程中需要時刻關注學生的身體狀況,如果游戲內容超出學生身體承受的范圍,需要進行合理的調整。例如,在開展接力賽的過程中,如果學生接力過程中出現體力透支的情況,可以讓他轉變角色擔任游戲裁判,一方面確保了體育游戲的安全性,另一方面還保護了學生的心理健康。
對于小學生來說,喜愛游戲往往是學生的一種天性,在游戲的參與中,學生能發展思維、智慧、運動、肢體能力,是推動學生全面發展的一條有效的路徑。所以,在體育教育的實際開展當中,教師就應該合理的選擇場地、注重情境創設、增強教學趣味、開展合理分類等,使得教學在開展中更加具有趣味性,使得最佳的教育成效得到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