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正春
福泉市福泉中學
在以往比較傳統的高中政治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教學的方式多年來一層不變,一般情況下都是先讓學生去大量的背誦課本里面的內容,然后再通過做題去鞏固自己學習到的這些知識。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讓學生能夠通過大量的重復來產生記憶,但是這種方式時間久了會讓學生感覺到厭煩失去了對于高中政治的興趣。另外,當學生只是通過刻板的背誦來進行學習的時候,也根本無法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無法真正的提升學生的政治水平。而將政治的課堂變得生活化就可以讓這一種情況得到很好的解決,提供給了學生一個更加靈活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能夠擺脫這一種枯燥的學習方式,將自己學習到的知識真正的落地到生活中去。
很多教師在講課的時候過于書面化,所講解知識的時候也都是用書面語講解,就導致課堂過于虛浮,無法落地,也無法給學生一種真實的學習感覺,就導致學生跟課堂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也有些教師在剛一開始將政治的課堂變得生活化的時候,只是一味的將教學的目光放到課外,尋找生活中一些生活化的素材填補到自己的教學中去。這樣不僅會增大學生的學習難度和壓力,也無法跟課本中學生所要學習的內容進行一個高度的統一和融合,就失去了將課堂變得生活化的本質。為了能夠讓這一種情況得到緩解,教師就應該嘗試著對課本內容進行深度挖掘,找到其跟生活的內在聯系,以課本中內容為切入點,才能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高中的政治課本《影響價格的因素》一個章節中,最主要的內容就是讓學生能夠明白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缺所導致的價格的變動。教師若只是一味的讓學生按照著課本中的原話去背誦的話,不僅學習的效率低而且也比較容易出錯。其實價格變動在我們的生活中是經常見到的一種現象,可以說是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在學習到了這一個章節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從身邊的現象入手。比如,在夏天,超市里面的西瓜十分的便宜,但是到了冬天就變得十分昂貴,讓學生去猜想導致西瓜價格變動的原因,然后再順勢導入“供求關系”所導致的價格的變化,幫助學生從生活出發去理解課本中的知識,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學習,才能有一個更加深刻的記憶。
在學生進行學習的過程中,環境是很大的一個能夠影響學生學習效率的一個因素。一個好的學習環境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對課本中的內容進行一個深刻的了解,還能夠給學生課本外的延展和感悟。所以,在將高中的政治課堂變得生活化的同時,教師也可以嘗試著在課堂上創建一些比教生活化的學習情境。也是給了學生一個能夠逐步適應的過程,構建起來課堂與生活之間的橋梁。這樣就能夠讓學生養成一種應用的意識,在學習到某個知識點的時候,就會嘗試著去應用在生活中。在一遍遍的應用上加深學生對于該知識點的理解和感悟,也能讓學生用更加靈活且多變的形式來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
例如,在高中的政治課本《生活處處有哲學》一個章節中,最主要的內容就是讓學生能夠對于生活中存在著的一些哲學有一個基本的認知。很多學生對于“哲學”這一個詞匯其實比較的陌生,認為只有是一些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才懂得哲學,在學習哲學的時候,就會有一種很大的疏離感,導致很難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為了能夠讓這一種情況得到緩解,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在課堂上還原生活中的一些小片段。比如,我們經常見到的過馬路看紅綠燈的事情,看似簡單,其實就隱藏著哲學,在其中就告訴了我們有關于等待和規則的哲學。當學生在嘗試著去還原這些生活化的場景的時候,教師應該注重提點學生,讓學生能夠學會感悟,在生活的小事中見微知著,就能夠將學習和生活統一稱為一個整體,讓學生對于學習到的知識有一個深刻的認識。
很多教師在布置高中的政治作業的時候,形式過于單板和統一,一般都是枯燥的做題。其實這一種布置作業的方式學生缺乏主動性,只能去一味的服從,而且學生之間的能力有很大的差異,同樣的作業任務,對于一些基礎能力比較強的學生來說很輕松就可以完成,對于一些學習基礎弱的學生來說,就需要背負很大的學習壓力。而將作業的形式變得生活化就可以讓這一種情況得到很好的解決。
例如,在高中的政治課本《文化的多樣性與文化的傳播》一個章節中,最主要的內容就是讓學生能夠感受到生活中接觸到文化的多樣性,以及文化的傳播方式。在學習到這樣主題的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在作業的時候放眼于自己的生活,去尋找生活中存在的文化,以及這些文化傳播的方式。讓學生做好記錄,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發現生活中的這些文化現象。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還可以讓學生的觀察能力的得到鍛煉,讓學生學會用學科的眼光去觀看生活,就能有一個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將高中階段的政治教學變得生活化是能夠提升學生學習效率的一個有效的途徑和方式,但是教師在生活化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重教學方式是否“落地”。只有對學生的學習環境和方式有一個深入的理解和探究,才能讓生活化的教學方式真正的從學生本身出發,激發學生學習效率的同時提升學生的政治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