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鳳靜
牡丹江大學
國務院于2019年2月發布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指明了我國未來職業教育的發展方向和目標。[1]其中明確地提出了“從2019年開始,在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高校啟動‘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制度試點工作”這一重要具體指標。以期系統化提高職業院校畢業生的職業技能水平等綜合素質,從而緩解我國大學畢業生數量增長與企業用人需求不足之間的矛盾[2]。
在該《實施方案》的指導思想引領下,由我院領導牽頭組建了“1+X證書制度”教學模式研究改革小組。其成員包括負責主抓“1+X證書制度”推進的各級領導、參與“1+X證書”培訓的授課教師、以及開展證書培訓的優秀企業的培訓師,全面涵蓋了圍繞有效推進“1+X證書制度”教學模式改革項目所需的各方面專家和教師。
近年來,雖然各大高職院校都在不斷地引進和推廣國內外一些典型的高職教育教學模式,并取得了較好的實踐成果。但由于長久以來受到我國精英式人才培養的傳統教育觀念的深刻影響,缺乏有效的職業教育法律體系的可靠保障,缺少嚴格的教育評價體系作為教育質量的保證,以及缺少國家層面促進企業積極有效參與的政策推手等問題的存在,要實現我國高職教育質量的可持續穩步提升,要有效解決高職畢業生素質與企業人才需求之間存在較大差距的矛盾,這條不斷推進的高職教育教學模式改革的路還很漫長。
經過前期開展的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文獻調研、專家與畢業生訪談和調查問卷等數據統計與分析,對現有高職教育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總結如下:
1.傳統的“教師中心”教學模式。
目前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授課模式仍然是我國高職院校所采取的主要教學模式。該模式雖然具有利于發揮教師的作用和學生掌握知識的系統化等優勢,但也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理論與實踐脫節等不足,并且隨著網絡科技的迅速發展,該模式則無法滿足大學生高效學習和快速成長的進一步需求。[3]
2.學校所學專業知識和技能與企業所需之間存在差距。
由于高職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的更新速度,滯后于企業用人所需具備的知識和技能的發展,往往導致剛畢業的大學生所掌握的技術已經被淘汰或被新技術所替代,這一現象在科技領域等行業里尤為突出。因此高職院校的專業課程內容設置應當與企業所需共同實現與時俱進。
3.教學考核評價缺乏統一的參照標準。
由于高等職業院校沒有統一的考核評價標準,畢業生的職業技能水平的考核評價都是由各門專業課程的任課教師自己設定,從而導致了大學生專業課的考核成績無法體現畢業生的真實能力水平。
為了系統化地解決高職教育教學中存在的以上問題,國家提出了“1+X證書制度”的教育指標。從2019年開始至今,該項制度在國家工業信息化部等教育相關部門的大力推進下,在各高職院校的領導和教師的積極配合下,得到了全面的貫徹和執行,并極大地調動了高職院校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收到了良好的實施效果。
接下來以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培訓與改革為例,具體闡述所采取和實施的研究與改進措施。對應該專業的1+X證書是“Web前端開發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以該證書的考核中所要達到的技能標準為參考,對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教學模式做了深入的研究與改進,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1.組建改革教研團隊。
我院組建了由各方面專家和專業授課教師參與的“1+X證書培訓與高職教育教學模式改革”教研團隊,全面有效地推進“1+X證書”的考試培訓與高職教育教學模式改革工作。該團隊主要由以下幾個方面的人員組成:[4]
(1)對應企業培訓人員:負責提供專業對口企業的工作崗位當前主流所需的知識、能力和素養。
(2)行業專家:負責提供行業、產業發展近期可預見的未來發展趨勢、方向和需求。
(3)典型校友:負責提供本校畢業生職業短、中期發展所涉及的核心知識、能力和素養以及時間點。
(4)核心授課教師:負責提供同類院校、同類專業的發展前沿動態和總體趨勢。
(5)教務部門:負責提供學校的總體辦學定位、培養目標、培養規格及政策要求等。
2.調整專業課程的設置。
計算機專業課程設置方面的調整前后對照如下:[5]
(1)《WEB編程基礎》更名為《靜態網頁設計》,課時更改為72,開設在第二學期;
(2)《JavaScript程序設計》分解為《JavaScript程序基礎》和《JavaScript高級進階》,課時分別為72和36,分別開設在第二、第三學期;
(3)《PHP程序設計》分解為《PHP程序設計基礎》和《PHP項目開發及框架技術》,課時均為為72,分別開設在第三、第四學期;
(4)《CSS+DIV網頁樣式與布局》更名為《HTML5程序設計》,課時更改為72,開設在第三學期;
(5)《HTML5程序設計》更名為《Bootstrap框架》,課時更改為36,開設在第四學期;
(6)《數據庫技術與應用》更名為《MySQL數據庫原理及應用》,課時仍未72,開設在第三學期;
(7)《網站規劃建設實訓》更名為《Web前端項目實訓》,課時更改為26,開設在第四學期。
3.建立1+X證書制度下的課程體系。
結合“1+X證書制度”中的“Web前端開發”初、中和高級證書的核心考核知識點和技
能點,重新建立了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課程體系如下所示:[5]
(1)Web前端開發證書初級(??聘呗殻簩n程包括《靜態網頁設計(72)》、《JavaScript程序基礎(72)》、《JavaScript高級進階(36)》、《HTML5程序設計(72)》,共252學時;
(2)Web前端開發證書中級(專科高職):對應課程包括《Bootstrap框架(36)》、《MySQL數據庫原理及應用(72)》、《PHP程序設計基礎(72)》、《PHP項目開發及框架技術(72)》,共252學時;
(3)Web前端開發證書高級(本科高職):對應課程包括《前端框架(36)》、《Node.js(36)》、《移動端開發(72)》、《網站架構(72)》,共216學時。
4.課程考核評價方式的設計。
以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核心專業課程《PHP程序設計》為例,來闡述課程考核評價方式的改進設計。整個課程的考核分為兩個部分:過程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
(1)過程性考核。這部分考核主要針對PHP程序設計中的基本理論知識部分的考核,主要包括編程的基本語法、概念等。主要以單選、多選和判斷題等客觀題的形式來考核,設置在每一個教學模塊的教學過程的最后環節,考核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扎實程度。具體考核知識點緊密結合“1+X證書——Web前端開發”中級證書中PHP的考核知識點,并且將往年的證書中級的考試真題和《Web前端開發實訓案例教程》中的相關案例包含在其中。
課程名稱為《PHP程序設計基礎》,包含的考核模塊有《單元1:通過XAMPP安裝和配置PHP開發環境》、《單元2:快速熟悉PHP基礎語法》、《單元3:PHP函數的使用》、《單元4:PHP數組操作》、《單元5:PHP文件系統處理》、《單元6:PHP圖形圖像處理》、《單元7:PHP與Web頁面交互》、《單元8:PHP面向對象程序設計》和《單元9:PHP操作MySQL數據庫》。
(2)終結性考核。以該部分考核替代原來的期末考試,但是在考核內容上進行了大幅度的修改。主要針對考核學生是否具備了使用PHP編程語言進行動態網站開發的綜合實踐能力,以網站開發中某一常用模塊功能的設計與實現為主題,最后要求學生實現一個完整網站的設計與開發,從而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全面考核。
課程名稱為《PHP項目開發及框架技術》,包含的考核模塊有《項目1:PHP制作動態網頁(日期計算器)》、《項目2:PHP制作動態網頁(購物車)》、《項目3:PHP制作動態網頁(在線投票系統)》、《項目4:PHP制作動態網頁(學生成績管理)》、《項目5:Laravel框架構建動態網站(在線答題)》、《項目6:Laravel框架構建動態網站(個人博客)》和《綜合項目7:“1+X——Web前端開發”證書考前模擬系統的設計與開發》。
5.支持自動測評和反饋教學的在線考試系統概述。
項目團隊共同設計與開發了Web前端證書的培訓系統——卓象在線考試系統。該考試系統提供一個網絡版的交互時學習環境,其設計理念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支持兩種有效的技能訓練方式——“例中學”和“做中學”,并在學習過程中配以“反饋教學策略”。該系統主要面對兩類主要用戶:教師和學生。
(1)教師:選擇不同證書級別的題庫,生成各階段的練習題、模擬試卷及往屆真題試卷;發布給學生,查看成績記錄,了解學生的實際水平,判斷學生是否具備“1+X證書”考試報名資格等。
(2)學生:解答練習題和試卷并提交;查看考試結果,了解自身對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輔助后續學習;解題中遇到障礙,可獲取反饋信息,通過學習相關知識實現問題的解決,并可查缺補漏。
我院2019年組織了第一批“1+X證書”的培訓及考試,由于院領導的高度重視和正確引領,加之任課教師的積極配合與努力,18、19級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學生以極高的熱情參與到“Web前端開發”初、中級的學習和考試中來,取得了初級通過率全省較高,中級通過率百分之百的優異成績,獲得證書的學生也具備了企業用人單位所需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努力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也促進并實現了專業教學模式方面的不斷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