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娟
河北省平泉市回民中學
當前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方面的應用更加廣泛,注重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將其和各學科教學活動有效融合起來進行探索,這樣可以更好地豐富教學資源,優化教學模式,創新教學體系,提高學科建設的系統性和豐富性,以此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開拓他們的學習視野,提高學習成效。在看到信息技術和學科融合教學的重要性的同時,還要認識到當前在信息技術和學科教學融合探索等方面依然還面臨諸多的問題,比如相關的基礎信息設施配置不夠完善,信息技術和學科之間關聯度不夠,信息技術的應用方式比較單一,相應的評價機制不夠完善等等。全面加強初中信息技術與各學科教學有效融合的意義與措施探索,具有深遠的教育價值。
在初中課程教學階段,教師應當結合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要求,充分考慮中考形勢、教學現狀以及學生的整體情況,加強教學體系的優化和教學模式的創新探索,這樣才能不斷提升教學效率和質量。在初中課程教學中,信息技術和各個學科都可以建立緊密的關聯并有效融合,通過全面加強信息技術和各學科教學之間的融合探索,既有助于提高教學效率,同時也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具體意義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
通過加強信息技術和各學科教學之間的融合,深度挖掘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結合學科的特點以及現有的資源,利用信息技術手段等不斷探究更多的關聯資源和現代化的教學模式,整合教學資源體系,更好地構建以生為本的教學課堂。教師在課程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手段等加強和學生的互動,與學生一起搜集相關的關聯信息,讓課程資源變得更加豐富,也有助于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的知識,以此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能動性,增強學習自信,提高學習成績。
2.有助于促進師生互動。
通過借助信息技術,將其和學科教學等活動結合起來,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特點,可以進一步挖掘學生的所思所想,教師通過與學生彼此交流,進一步開發資源,優化教學機制,增強教學反饋,促進教學共享,打造更加和諧的師生關系,也有助于創造豐富的教學情境,進一步促進師生互動,提高教學效率。
3.有助于深化教學改革。
通過在初中課程教學中加強信息技術和各學科之間的融合探索,這樣可以更好地整合教學資源,既可以在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引入其他學科之間的知識,讓學生認識到學習知識文化的重要意義,同時也有助于更好地增強學科之間的緊密關聯性,不斷加強學科的特色化建設,以此完善信息數據庫,強化教學信息技術的有效開發應用和特色化建設,全面推動教學改革深度有效開展。
當前在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圍繞信息技術和學科融合等方面教師也進行了一些探索和嘗試,但是依然還面臨不少的困境,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師自身的意識與能力需要提升,教學設施需要完善。
一方面無論是開展信息技術教學探索還是加強信息技術與各學科之間的融合探究,都需要依靠教師,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來開展深度探索,這樣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學成效。但是當前很多教師沒有認識到信息技術應用的優勢和意義,學校也沒有為教師開展學科融合教學探索等方面提供重要的學習交流平臺。教師自身在學科建設以及融合探索等方面主動性不強,習慣于按部就班地開展教學,創新意識不足,研究動力不足,教師自身對信息技術的學習研究等方面也缺乏主動性,相關的激勵機制不夠完善,不利于保證信息技術和學科建設融合探索等活動有序開展。另一方面現有的教學設施配置不夠完善。有的學校對信息技術相關的設施配置不夠重視,在學科融合探索方面也沒有從強化資源優化配置的視角進一步引進現代化教學工具和教學輔助設施等,難以保證信息技術和各學科融合建設活動的有效開展。2.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融合的方式與路徑有待創新。
目前雖然信息技術引入了教學課堂,教師也在圍繞各學科教學等適當地引入相關的信息技術及設施等,但是可以看到目前在課程教學方面教師圍繞信息技術與各學科融合等方面的方式探究主動性不夠,目前在課程教學環節教師主要是借助多媒體來開展輔助教學,在信息技術的融合融入手段以及信息技術應用情況的創新等方面還需要進一步活化方式。
3.教學評價體系不夠完善。
全面加強初中信息技術與各學科教學的融合,需要在不斷探索的基礎上及時總結經驗,做好評價反饋,這樣才能更好地為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提供重要的基礎支持。目前在信息技術與學科融合探索方面的教學評價機制不夠完善,學校也沒有結合實際通過開展特色化教學評比、完善教學評價指標等方式進一步激發教師開發應用信息技術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難以促進教學成效的全面提升,也不利于為學科建設與融合探索等方面提供強大的基礎保障。
為了進一步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切實推動其與各學科教學活動有效融合并提升教學成效,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予以探究:
1.合理確定學科融合的基本目標,完善教學應用體系。
初中信息技術和各個學科之間進行融合,是更好地順應現代教育體制改革的重要途徑。信息技術和各個學科之間進行融合,需要把握基本的原則和方法,并結合實際進行科學探索,方可保證實施成效。為此學校要加強系統規劃,對目前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以及其與其他學科之間融合方面的情況進行全面研究,總結分析,找出不足,借助專家的力量,結合學校的辦學理念以及初中生的情況來進行信息技術與學科融合體系的科學構建,明確信息技術與各個學科教學融合的基本切入點和基礎目標,引導教師結合實際圍繞實際情況,考慮各個學科的教學目標以及學生的整體情況來進行教學應用體系的完善和交流,結合實踐情況不斷總結,從而打造科學的融合機制。要把握適度性、科學性和動態性的教學原則,在融合探索的過程中科學運用信息技術工具,堅持科學探索,動態調整的原則來進行應用開發,以此提升整體教學成效。
2.加強教學模式的創新開發。
在信息技術和學科教學融合探索的過程中,需要教師把握各個學科的特點來針對性引入相關的信息工具,并加強其與其他教學方式的有效整合,以此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提高教學質量。比如教師圍繞教科書的知識,可以借助微課等模式,利用相關的視頻、歷史背景資料等讓學生了解相關內容,開拓他們的視野,從學生興趣入手引入話題,從而發揮信息資源的優勢,豐富教學情境,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創設情境教學模式,然后引入角色扮演、話題辯論或者互動游戲、小組合作學習、分層教學法等不同的教學方式,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和不同群體的情況引入不同的教學機制,以此幫助學生更好地主動學習,增進對知識的理解。在整個過程中教師要盡量考慮學生的情況,并讓學生主動參與,從構建以生為本的教學課堂入手來信息技術的引入和探索,加強電子白板等普及,從而推動各個學科教學活動全面實現信息化教學。
3.完善教學評估機制,加強學生信息意識的培育。
一方面教師應當圍繞初中信息技術與各學科教學融合等方面的實施情況完善相關的教學評價機制。教師要從學生的課堂表現、信息技術應用情況、課后知識的應用開發等方面來建立多維度的評估機制,學校也要定期對照相關的實施目標對信息技術和各學科融合實踐情況進行摸底和測評,從而及時找出信息技術應用開發以及學科建設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或問題,便于針對性改進與優化。另一方面要加強學生信息意識的培育。教師既可以在課堂上為學生提供更多接觸、了解和應用信息工具的機會,還可以鼓勵學生利用課后時間來進行信息技術的探索。比如幫助學生利用信息載體查找相關的資源,圍繞班級建設等方面開設相關的微信群或者互動論壇平臺等,讓學生熟練地應用信息技術并結合實際大膽提出相關的問題,促進師生互動,以此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成效,樹立正確的學習和行為觀念。
此外在初中信息技術與各學科教學融合探索的過程中學校和教師還應當加強和家長的溝通,促進家校合作與有效互動,通過開展相關的專題研討會、家校互動會等,讓家長和教師彼此更好地交流,深度了解學生各方面的情況,以此為教學體系的優化完善提供科學指導,形成強大的合力。
初中信息技術與各學科教學想要實現有效融合,需要多方努力,不斷探索。學校要圍繞學科建設和信息技術應用開發等方面完善教學管理體系,加強現代化教學設施的優化配置。教師要圍繞信息資源的開發、教學路徑的創新以及教學評價機制的完善等方面進行不斷探索和優化,以此才能更好地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促進學科建設活動有效開展。學生自身也要加強信息技術的學習并樹立正確的應用意識和觀念,以此才能更好地借助信息技術幫助更好地理解知識并加以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