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振 張 延
河南林業職業學院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充分利用好課堂教學這個重要途徑,其他課程與政治理論課要保持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在《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們往往只注重進行傳授知識和培養技能。在課程思政教學改革這種大形勢下,我們必須深入挖掘計算機網絡技術這門課的育人功能和德育元素以及計算機網絡課程中的思政元素,將習近平總書記的網絡強國教育充分融入到計算機網絡技術知識的講授中去,從而實現對學生價值目標的引領。
黨的十九大上,國家明確提出了建設網絡強國,并對其中的一系列重大問題進行了科學的規劃,這充分體現了在對互聯網的認識上,黨和國家的觀念不斷深化,對我們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網絡強國來說,這是提供了科學的決策。
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強調:“我們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不僅走出一條中國特色治網之道,而且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形成了網絡強國戰略思想。”
網絡空間競爭關鍵在人才,從根本上來講,世界各國的競爭也是人才的競爭。我們要想維護網絡安全,進行自主創新,都需要依靠人才發揮作用。因此,網絡強國建設必須注重培養人才。
技術是網絡空間發展的核心要素,建設網絡強國必須要抓住技術這個核心要素。在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的同時,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也產生了新的安全問題。要想確保網絡強國建設的網絡安全,避免在國際競爭中受制于人,我們必須掌握關鍵領域的核心技術。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人們習慣通過網絡來實現交往的目標,網絡空間已經成為人們共同的精神家園。國際社會早已成為人類命運的共同體,網絡強國建設需要加強團結合作。國際社會只有加強合作,團結一致,才能達到互利共贏的發展目的。
網絡技術的發展不僅改變著全球的經濟、安全與利益格局,而且也對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國家安全和社會治理帶來了非常重大的影響。在吸取中華民族優秀文明精華的基礎上,網絡強國戰略思想,為解決世界發展的難題,貢獻出了中國方案,對建設網絡強國提出了很多新論斷,這不但順應了時代發展的趨勢,更彰顯了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
法治在網絡空間建設中的重要地位體現在了網絡強國戰略思想中。網絡強國的戰略思想對人民群眾在網絡建設中的重要作用非常重視,它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因此,它能及時了解群眾意愿,讓網絡成為人們交流溝通的平臺,積極回應網民關注的熱點問題,為群眾排憂解難,在網絡空間的治理中發揚人民民主,發揮群眾的輿論監督作用,積極的推動接受人民監督。我們要想使網絡空間得以凈化,就必須依法懲處網絡空間中的各種違法行為,構建一個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網絡強國戰略思想意義重大。對大學生開展網絡安全教育,不僅僅要對他們的網絡安全思維觀念增強,更要加強對他們的愛國主義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因此,在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的教學過程當中,我們要努力對網絡安全教育進行探索,通過采用靈活多樣的教育教學方式,實現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貫穿于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的教學全過程中。
在課堂上,結合案例分析,采用討論教學等方法,通過介紹我國互聯網的發展歷史來提高學生學習網絡技術理論知識的興趣,同時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中國的互聯網近年來發展迅速、成績顯著。中國的互聯網企業市值在全球排名前10位的占了4位,中國的互聯網網站訪問量在全球前20名的占了7個。我國網民規模在世界排名穩居第一。5G網絡的專利數量在全球居于前列,4G網絡在全球的覆蓋面最廣,數據技術等新的信息技術的發展空前。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中國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這些,以此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我們要讓學生們認識到,實施網絡強國戰略是立足實踐和尊重實踐的結果。除此之外,我們要教育引導學生,讓他們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包括在未來的工作崗位上也要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腳踏實地、實事求是。
通過講解中國移動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的歷史,可以大大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以及民族自豪感。通過對“華為事件”以及“中美貿易戰”等案例分析,啟發大家展開討論無線局域網,引導學生關注國家時事政治,關心中國的網絡科技與信息技術的發展。通過這些事實,讓學生明白,核心技術只能依靠自力更生,指望別人永遠不靠譜,讓他們充分認識到掌握關鍵技術所具有的重要性。我們教育學生要在努力學習中刻苦鉆研,要堅定“四個自信”,要在國家實現科技強國、民族復興的偉大進程中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每年11月的最后一周為我國的網絡安全宣傳周,這從2014年起已經開始實施。網絡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2017年6月1日起,《中國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開始施行,這對我國的網絡治理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因此,在網絡安全方面,我們不僅要加大宣傳力度,還要制定和完善網絡安全的相關法律、法規。只有通過網絡安全知識和技能的宣傳與普及,才能提高網民們的網絡安全意識與防護技能。
要想維護網絡安全,大學生就應該樹立正確的網絡安全觀,自覺地遵守網絡空間的法律法規,避免因網絡病毒、網絡詐騙以及信息泄露等而導致發生網絡安全事故。在具體的教學中,我們可以組織學生對知名企業進行參觀,了解網絡發展的前沿技術,開闊視野。我們也可以通過普及網絡安全法律,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提高學生的網絡安全意識,讓他們明白只有將自己的聰明才智用到正常的工作中去才能有光明的前途。
將網絡強國戰略思想融入到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教學的實踐中去,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網絡安全觀念和網絡法律法規意識。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還會不斷探索這門課程當中所蘊含的相關哲學思想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等思政元素結合起來,開展課程思政教學。通過課程思政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實現思政育人的目標。結合國家紀念活動、時政熱點以及特殊節日等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以及敬業奉獻精神教育;通過網絡的力量為學生推送反映工匠精神、職業素養、勵志故事以及一些先進人物事跡具有的正能量,開展誠信教育,加強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幫助學生解決成長中的困惑,從而增強課程思政的親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