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麗
江西省鄱陽縣思源實驗學校
要構建基于新課改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就需要教師全面認清新課改的本質內容為尊重學生學習主體地位,并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創新教學方法,使課堂教學能有效契合學生心理、認知特點等,從而才能促進其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進而不斷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
盡管,我國已經推行了新課改,但是,受傳統教育理念和自身專業技能限制等因素的影響,不少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仍采用傳統口頭灌輸和以自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不僅難以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也不利于其真正理解和掌握教師傳授的知識內容,另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不注重引導學生自主思考、探索,從而會阻礙其思維能力的發展,這些問題不僅會影響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同時也無法實現新課改提出的培養學生核心素養能力的目標要求。[1]
不少小學生對語文學習興趣不高的原因為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多采用口頭講述或復述的方式為其講解教材相關知識,這樣不僅會導致其感覺教學知識內容枯燥乏味,同時也不利于其真正理解和記憶教師傳授的知識內容,對此,就需要教師改變傳統教學方法,利用多媒體技術構一個直觀、形象的建教學情境,不僅能快速抓住學生的眼球,同時還能促進其良好地融入到教學情境中,從而能提升教學效果。例如,在《找春天》這一課教學前,教師就可以在網上搜集春天相關的圖片、視頻,配合兒童歌曲《春天在哪里》制成一個聲形兼具的多媒體課件,在課堂導入環節播放給學生看,這樣不僅能促進學生快速融入到課堂教學當中去,還能有效激發其學習興趣,從而能提升其學習效果。
在既往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少學生懼于教師的威嚴,常常會感到如坐針氈,這種現象不僅不利于學生良好地掌握教師傳授的知識內容,同時也不利于其身心健康發展,從而違背新課改的要求,對此,就需要教師積極創建一個民主平等的課堂氛圍,如教師要在學生面前塑造一個平易近人的形象,以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能自主親近教師;其次,還需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學習情況等,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以免課堂教學偏離學生的興趣和認知,從而影響教學效果;另外,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還需引導學生積極地表達自身的觀點和意見,這樣不僅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還能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2]
新課改的主要目標要求是讓教師放手,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并積極引導學生自主思考探索,以培養其自主學習探究能力,為達到這一目標要求,就需要教師改變傳統自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避免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機械性地為學生灌輸教材相關的知識內容,而是圍繞教材知識設置相應的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和探索問題的解決答案。例如,在《郵票齒孔的故事》這一課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圍繞課文給學生提出相關的問題,如最先發行郵票的國家是哪個國家?從課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阿切爾和用別針刺孔撕開郵票的先生都很善于動腦筋?課文中有哪些詞語表示數量?等等,要解答這些問題,學生就需自主預習課文,并找出文件中的關鍵信息,這樣不僅能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從而才能提升其學習效果,并且,在自主思考探索過程中,還能促進其思維能力、探索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從而能促進其獲得全面的發展。
課堂教學評價也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課堂教學評價質量的好壞對課堂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影響,如在既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多是根據學生最終的學習結果評價其學習效果,這種片面的評價模式不僅會削弱學生學習興趣,同時也難以體現教學評價的客觀性和準確性,基于此,就需要教師合理調整課堂教學評價模式,如根據學生的課堂學習過程(包含課堂學習態度、表現等)、最終學習結果等綜合評價其學習效果,并采用學生自評、互評以及教師綜合評價結合的方式對課堂教學效果進行評價,才能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評價的客觀性和有效性。[3]
語文是小學教學體系中最重要的課程之一,然而,從我國當前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現狀來看,大部分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質量并不理想,存在較多的問題,如教學理念落后、教學模式單一等,這些問題不僅會影響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同時也不利于學生的良好發展,從而難以實現新課改的目標要求,對此,就需要各小學語文教師積極分析和總結既往課堂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遵循新課改的目標要求,積極探索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教學策略,如利用多媒體技術構建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積極創建一個民主平等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自主思考探索,培養其自主學習探究能力以及合理調整課堂教學評價模式,只有這樣,才能全面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和效率,并促進學生核心素養能力得到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