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美美
湖北省監利市章華小學
數學學科是小學教育階段的基礎學科,在小學教育階段中占據重要地位,有利于高效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及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此,教師需提高對小學數學教學優化的重視,分析當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礎上,積極探究應對策略,通過改進教學方法等舉措有效提升教學有效性。
數學學科相對于其他學科而言其更具抽象性,對于學生而言,數學學習難度相對較大,學習過程中相對枯燥,學生學習興趣較低,缺乏學習積極性。分析當前多數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現狀可知,多數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普遍存在教學方式單一、教學模式僵化及教師教學理念落后等問題。首先,多數教師在教學中多采取傳統的教學方式,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滿堂灌”,一味的進行理論知識的灌輸,對于學生的學習狀況、理解程度及掌握程度等不加重視。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無法體會數學知識中所蘊含的樂趣,缺乏思考探究空間,思考方式模式化,學習中難以獲得學習成就感,最終導致學習興趣喪失,思維能力也難以獲得提升。其次,在單一教學模式下,教師成為課堂主體,學生課堂主體地位喪失,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在過程中無法培養自主思考及自主探究的學習習慣,學生主觀能動性被忽視,在學習中無法有效實現自我綜合能力的提升。基于此,為有效推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教師應在分析當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不足的基礎上,進行自我教學技能的有效提升,實現教學優化。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及領導者。小學階段的學生學習自主性相對較差,其認知水平相對不高,為此,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領導者,需要從自我做起,轉變教學理念,深入學習素質教育教學理念,在此基礎上,進行數學教學的改進與完善。在教學中,教師應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為本,立足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目標,在課堂教學中轉變自我角色,突出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為學生提供思考、探究空間,培養學生數學思維,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與自主探究,因材施教,引導學生實現自我思維模式的培養,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以“平行四邊形”這一部分內容的教學為例,教師在進行理論知識如平行四邊形的概念等內容的講解時,可改變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法,轉變為巧設問題,以問題為驅動,激發學生探究欲望,引導學生展開討論,在此基礎上再進行理論知識的補充講解,可有效提升教學效果。
在信息技術不斷進步背景下,教學信息化程度也日益加深。因此,為有效提升課堂活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教師可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教學豐富教學方式,提升教學效果。以幾何圖形的教學為例,由于幾何圖形相對而言較為復雜且較為抽象,學生在理解過程中難度較大,為此,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播放幾何圖形的多維立體圖,讓學生對幾何圖形進行有更為直觀的感受。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播放教學內容的形式,首先能有效吸引學生好奇心及探究欲,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熱情,激發課堂活力。與此同時,學生通過觀看多維立體圖形的形式,能更高效的理解相對抽象的理論知識,實現思維模式的轉變,培養學生多維思考的意識,最終有效提升學生學習效率。
數學知識相對抽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易感無趣和枯燥,為此,教師可科學結合生活實際,將知識融入生活實際,豐富教學方式,有效提升學習效率。以“四則運算”這一部分內容的教學為例,教師在課堂中可引導學生對日常生活中的事情進行聯想,將知識與日常生活有效結合,通過結合日常問題,引導學生展開思考。在課堂上教師可通過向學生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如“如果今天媽媽給了你100塊錢,你需要買筆和橡皮擦,一只筆1.5,需要買30只,橡皮擦2塊,需要買25個,買完需要的東西你還剩下多少錢?”“媽媽買了25朵玫瑰花,一個花瓶最多可以插5朵玫瑰花,那么要插完所有玫瑰花需要多少個花瓶?”等問題。通過結合生活實際巧設問題,對學生進行啟發引導,激發學生思考、探究的欲望,為其創造思考問題、探究問題的空間,幫助學生有效理解抽象性知識,培養其邏輯思維,促進其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
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為此,教師需轉變教學理念,通過利用多媒體教學、結合生活實際開展教學活動等形式有效促進教學有效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