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巧停
廣宗縣馮家寨中學
我們經常會發現許多英語考試成績優異,翻譯能力強的學生在真正運用到英語交流時往往沒有思緒,不懂得掌握利用英語交際的技巧和方法。究其原因是傳統應試教育無法滿足學生英語表達能力的培養。而通過構建情景能給予學生使用英語互相交流的平臺,營造良好的英語課堂環境,在情景中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對英語知識的探索,提高各方面英語水平,達到教育的要求和標準。
信息技術中蘊含著大量的圖片、視頻、音頻的資源,利用多媒體作為媒介能將信息技術中的大量資源展示在課堂上。利用信息技術在課堂導入環節構建情景也將帶來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視頻也符合學生年齡階段的心理需求,在信息技術與初中英語整合的教學課堂下學生將學習的更愉悅。[1]例如,在教學“Will people have robots”這個單元時,學生對機器人的概念大部分只存在科幻、武器,并不會了解家用機器人,這時教師就可以播放相關的視頻,讓學生通過視頻內容直觀的了解到機器人能做什么,再引導學生進行想象構建機器人在家中打掃、工作的情景并提問Would you want a robot?Why?通過情景的思考,學生在組織語言回答的過程中就能有話可說,描述自己完整的想法。信息技術構建情景非常適用于教學導入,能有效帶動整個課堂的氣氛。
虛擬話劇指的是在沒有任何道具的情況下,學生之間根據想象情景來進行交流,從而達到培養學生語言組織能力、口語交際能力的教學效果。虛擬話劇也能給予學生互動的空間,增進班級的感情,而且也有助于學生參與,提高英語教學的體驗感。[2]例如,還是教學“Will people have robots”這個單元,在教學導入后,讓學生讀課文,然后將班級成員4個人分成一個小組,小組成員中2人飾演主人、2人飾演機器人進行家中模擬交流,學生激發想象可以創設出許多有趣的交流場景,隨后組與組之間都要根據對方的表演用英語進行評價。虛擬話劇的形式構建情景比較抽象,但是開展比較方便,能激發學生交流和討論的欲望,在各種各樣有趣的情景下也能激發學生對英語課堂學習的熱愛。
學習英語最終的目的還是要學生能懂得英語來進行交流,因此,結合實際情景開展英教學流勢在必行。每個單詞的翻譯都有許多種,只有通過各種生活場景的交流,學生才能明白不同場景下各個單詞所代表的意思,掌握與外國人正確的交流方式。結合實際開展情景需要根據教材內容給予學生布置課外的作業,使學生在真實的情景下感受英語的魅力。例如,在教學“How was your school trip?”這個單元時,教師在課后可以讓學生根據by bike/bus、on foot等上學方式進行感受并寫出一篇作文。通過真實的上課情景,學生在寫英語作文的時候就懂得用正確的詞匯來表達完整的內容,提高寫作水平。
教師授課方式生動、有趣也能使學生對英語課堂學習產生興趣,因為生動的教學模式符合初中年齡段學生的心理需求,勾起好奇心,滿足趣味欲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利用肢體語言構建情景從而在學生心中構建心理情境。例如,教師可以展示自己自然、親切、和諧的一面,在教學happy、afraid、sad這些單詞時,教師可以用面部的肢體動作構建人物的真實情景,學生通過觀看教師生動的動作并結合單詞的發音和結構印入在腦海里,加強對心情類單詞的記憶力,避免出現翻譯混淆的情況。由此可見,教師的教學方法決定了情景教學模式是否高效。
英語教師應該是具有親和力的,應該多與學生進行交流和互動,只有增進和學生的感情,學生才會主動提出問題。初中英語知識部分內容都會涉及到現實課堂,教師可以利用這些知識結合校園生活直接構建情景,不僅能幫助學生掌握英語知識和日常校園的對話用語,而且還可以增進互動,加強感情交流。[3]例如,在教學“Good morning”時,初中生剛進入課堂不適應教學中用英語交流,教師就可以根據基礎知識在課堂中構建情景,上課和學生經常用Good morning/afternoon What’s up?等等交流,日常的英語交流情景能潛移默化的培養學生的英語語感,幫助學生更快地適應沒有中文的課堂,在長期充滿英語交流的氛圍下學習,自然能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情景的開展主要分為虛擬情景和真實情景。虛擬情景開展方便,利用多媒體技術和角色活動都是構建情景的良好辦法,能集中學生課堂的注意力,也能將教學的主體歸還給學生,發展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想象思維。而真實的情景雖然需要足夠空間和時間,但是卻能帶來更好的教學效果,結合真實的情景,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和寫作素材,整合并有效利用周邊的學習資源。通過虛擬和真實的情景構建從各角度培養學生,促進英語素養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