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順
貴州省松桃苗族自治縣第三高級中學
高中生物相對其他學科而言較為特殊,通過信息技術進行知識的展示能讓學生的學習更加直觀且高效,對知識的理解也更加簡便,尤其生物教學中的微觀知識及生命形態等,在傳統的課堂上這些內容的學習都相對模糊,而應用信息技術就能充分改變這一教學難題。在實際應用中教師可以通過圖像、視頻、文本等相結合進行全面的展示,以動態的方式展示原本難以理解的概念性知識,完善學生知識體系的同時促進學生生物核心素養的形成。
高中階段的生物知識涉及到微觀的知識點較多,傳統教學模式對這些知識的講解只能夠通過教師畫圖的方式進行。[1]這一缺陷會導致學生對微觀知識的學習并不透徹,甚至在學習上會產生一定的誤區,錯誤地對高中知識進行理解和應用。
比如在《細胞的基本結構》教學當中,傳統的教學模式只能夠通過教師在黑板上對細胞結構進行繪制的方式教學,這種方式雖然能讓學生對結構進行學習與掌握,但在實際觀察細胞時學生很難將知識與實物進行關聯,這就導致學生的生物知識系統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在教學中教師應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就能將這一教學缺陷進行完善。教師可以通過投影儀為學生直觀地展示細胞的實際結構以及生存的環境,在展示當中教師還可以添加細胞的分化、衰老及病變等知識,將圖片進行系統化的排列與整理并根據學生當前的發展階段進行教學。通過這種方式進行教學能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生物知識的趣味性與魅力,不僅課堂趣味性較高,更能讓學生在趣味化的內容中積極探索生物知識,促進高效課堂的發展。
在高中生物的教學中重點難點相對較為密集,課堂中的關鍵性理論知識、生物概念以及變化原理等等對學生而言都有著較高的學習難度。[2]傳統的教學模式中之所以這些內容成為了教學難點,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有效的教學手段,信息技術的應用就能將這一問題完美解決。
比如在《DNA的結構》教學之中,這一節課中所涉及的知識點相對較多,自然地學生的學習壓力也相對較大。在教學中為了保證學生能夠對知識點進行正確的理解,教師可以將信息技術進行巧妙的運用,為學生直接地展示DNA的相關結構及名稱,并通過分類講解讓學生理解DNA中各個組成部分的意義和作用。這一方式進行教學學生能夠對知識點進行直接的觀察,對DNA的結構進行全面的了解,讓高中生物課堂中困擾已久的教學難點在無形中得到突破,提高學生對生物知識的學習效果,以形象化的方式提高高中生物課堂的教學效果。
信息技術的合理運用能在最大程度上為學生進行教學資源的拓展,傳統教學模式中缺乏的系統化圖片、信息、文獻及科研成果等都能夠在信息技術的應用下直接展示在學生眼前,讓學生能夠理解生物知識的浩瀚。
比如在《免疫系統的組成和功能》的教學中,免疫系統的知識點相對較為復雜,學生在學習中不僅要理解到免疫系統的運行原理及作用,更要對免疫系統在不同生物中的表現方式及代表性的器官。教師在教學當中可以應用網絡設備進行教學資源的拓展,通過文獻的拓展講解及圖片的展示能讓學生對當前世界上已知生物的免疫系統進行全面的觀察和了解,不僅獲得了免疫系統相關的全部知識,更讓學生的生物核心素養得到了提高,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對免疫系統的理解效果也更加深刻,高中生物的教學內容也得到了全面的拓展與延伸?,F代信息技術的應用能讓學生在同樣的課時當中獲得更多的生物知識,這些生物知識并不是一味的灌輸所得,而是學生在學習興趣的影響下積極、自主的探究得來的。這對學生的生物學習效果而言有著極大的提升作用。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對現代化的教學策略進行全面的學習與研究,結合已有的先進教學經驗進行探索、創新、實踐,真正的將現代化教學的輔助意義進行展現,讓學生對生物知識產生良好的興趣,調動學生思維能力對生物知識進行全面的分析,提高學生學習效果的同時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當中得到多種能力的同步提高。
高中生物的教學當中巧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能將課堂效率進行有效的提高,構建和諧、開放、自主、多元、豐富的生物課堂,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興趣。在實際教學當中教師要對信息技術進行正確的運用,而非意識到其應用價值后就進行濫用,教師應該對生物的實驗及觀察活動進行著重的設計,讓信息技術發揮輔助作用的同時進行針對性的運用,保證運用效果,真正的實現現代化的高效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