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凱
貴州省六盤水市鐘山區鐘山小學
在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信息技術已經得到了普及,并且對于各行各業的發展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在教育領域信息技術也得到了充分的應用,相關教學工作者在新時期背景下要立足于信息技術的優點,利用信息技術有效地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滿足新時期課程改革背景下學生的數學學習需求和教學需要。
信息技術有著自身獨特的優勢和傳統的教學方式相比,信息技術能夠使教學方式方法更加新穎,對于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是非常重要的。具體來說,在小學數學教學當中運用信息技術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勢:
在信息技術背景下,相關教學工作者通過了解信息技術的實際運用方式,能夠利用信息技術轉變傳統應試教育當中的一言堂和滿堂灌等生硬死板的教學方法,能夠利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在圖片、文字、聲音、影像教學元素的影響下,生動、立體的認知數學知識,使書本上刻板的知識點變得更加靈活,符合小學生的認知要求。除此之外信息技術還可以和傳統的教學技術進行有機的結合使教學課堂氛圍更加濃厚,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更高。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當中,學生所接觸到的知識是來自于數學教科書上的,而教科書上的知識有一定的滯后性,時效性不高,這就會導致學生所學習的知識始終停留在一個范圍之內,學生的眼界得不到開闊。而通過信息技術的利用,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在網絡當中搜集相關的信息,并針對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教學要求選取恰當的內容,拓展學生的視野,讓學生能夠在豐富的數學知識當中奠定扎實的數學知識,拓展學生的視野。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構建數學模型將數學知識變成看得見摸得著的一種學習對象,從而促使學生能夠主動積極的去學習數學提高教學效果。
興趣是學生主動學習的源泉和動機,只有激發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才能夠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其學習的根本動力。而信息技術相較于傳統的教學手段來說更具吸引力,更能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因此,小學數學教師需要轉變機械枯燥的教學方式,主動利用多媒體的聲音或者視頻播放、圖片展示、動畫演示等途徑、方式來進行課堂的導入,引出正式的課堂教學內容,有效吸引學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從而讓學生產生對數學學習的濃厚興趣。
例如,在教授《分數的意義和性質》時,小學階段的學生通常情況下,學習一段時間后便會失去對這段內容的興趣,注意力開始轉移,這也是造成大部分學生學習效果低效的原因,對此,筆者利用信息技術來完善這一問題。上課后,筆者先帶領學生們對本節課程的內容進行學習,讓學生們初步認識分數的使用,隨后,筆者再通過信息技術來直觀呈現分數在我們生活中的運用,進一步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在展示的過程中,學生們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紛紛圍繞筆者展示的內容進行探索,從中獲取新的知識。這樣,筆者通過利用信息技術激情引趣,有效點燃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當下,信息技術已經與我們的生活聯系密切,因此,教師們一直在想辦法將信息技術與教學聯系到一起,實現課堂的創新,也促進學生的學習能力進一步提升。小學數學知識點較多,教師們一般都會借助例題輔助教學,促使學生在學習和解答例題的基礎上掌握數學知識點。當信息技術出現在小學數學課堂以后,教師們可以利用信息技術講解例題,促使學生們在掌握基礎數學知識的同時理解能力不斷提升。
例如,學生在學習“表內乘法(二)”內容時,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中將文具店各種文具產品以及它們各自對應的價格圖片呈現出來,同時展示出問題“買三個文具盒一共多少錢”,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和解決問題。當學生嘗試結合生活經驗和學習的加法算式計算出結果后,教師利用多媒體將圖片中蘊含的條件和問題闡述出來,并且將簡單的問題利用圖象或者畫圖的方式呈現出來,鼓勵學生生自主說出“1個文具盒8元”、“三個文具盒就是三個8”,進而列出乘法算式“8×3=24(元)”。當學生學會應用乘法算式計算應用題目后,教師再次利用多媒體將單價為2元的橡皮呈現出來,鼓勵他們自主列式計算購買7塊橡皮一共需要多少元。當學生初步掌握了乘法算式和計算方法后,教師又鼓勵他們自己結合圖片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下,復雜的計算和應用題也變得有趣和簡單起來,學生們的理解能力和學習效率也隨之升高。
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進程中,小學數學教師可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將課堂活動設計的多姿多彩,學生們獲取數學知識的主動性也由此增強。在信息技術輔助下的數學課堂中,學生們的理解能力以及解題速率也隨之升高,為其靈活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以及初中數學的學習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