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彥
河北省安平縣馬店鎮第一高級小學
道德與法治教學作為小學課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旨在提升小學生的道德素質和法治意識,讓小學生明白世間萬物都是善惡并存的,只有學習了道德與法治,他們才會有保護自己的能力。但在目前的教學中,對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法治教育仍存在著不足,本文針對這些問題對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法治教育的策略進行了探索。
小學生是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將法治教育融入到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中,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法律意識和安全意識,提高學生的安全防范能力,培養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并讓學生學會用法律維護自己的利益,避免受到不法分子的傷害。同時,由于小學生的自我防范意識還很弱,心智尚不成熟,因此他們容易被外界事物所誘惑或誤導,小學生犯罪的案例也越來越多。為減少青少年犯罪,促進小學生心靈健康成長,小學開展法治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由于小學生的理解能力不足,單純為學生講解概念不利于他們對法治的理解,因此,在教學時,可以采用情境教學模式,學生有了代入感,才能提升他們對法制知識學習的興趣,從而深刻理解教學內容,也能更加體會到學習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例如,在教授學生交通安全的基礎知識時,提前準備兩張印有紅綠燈的圖片,并問學生在路口遇到紅燈時要不要過馬路。或者為學生講解防火救火知識時,可以帶學生進行防火演練,在演練過程中教給學生相應的防火知識,告訴學生著火時要走逃生通道,不要冒險去救火。還可以用游戲的方式,讓學生親身體驗,并進行思考。通過這樣的情境教學,學生能夠更加直觀清晰地感受法治知識。
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進行法制教育時,教師要用創新的教育方式來吸引學生。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設備可以為學生準備一些有關法制教育的視頻和圖片,或者可以借助動畫短片為學生講解交通規則,怎么才能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讓學生意識到不遵守交通規則的后果,以此來刺激學生的視聽感官,并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拓寬學生的視野,帶領學生了解當代社會的信息動態。其次,可以利用互聯網對學生進行實時的監督與信息管理,掌握他們的實時動態來確保學生的安全。最后也可以利用互聯網,與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引導家長學法、懂法、守法,提升家長對學生安全保護的意識,確保學生安全健康成長,并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通過家校合作的來加強對學生的法治教育,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法治意識。還可以利用專題講座的方式為學生宣傳法治知識,講座中要結合真實案例來教導學生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并學會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還要告訴學生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或者什么事情該做而什么事情不該做,要讓學生在心里有個清楚的認識,并不斷加強自身的法律意識,增強自己的法治觀念和守法意識,提高自我防護的能力。
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和學生在情感上的交流,從而可以為學生進行針對性教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把學生的情感充分調動起來,讓學生在情感上引起共鳴。比如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一些因不遵從交通規則導致的交通事故,并為學生進行講解。由于學生在生活中也會接觸各種各樣的交通工具,當他們看到這類視頻時他們就能在情感上產生波動。教師也可以為學生播放一些正能量的視頻或新聞,比如視頻中有人不遵循交通規則時,被人及時制止后沒有發生悲劇,然后問學生自己身邊有沒有遇到類似情況,或者讓學生思考當自己遇到這種情況時應該怎么做,這樣學生才能深刻意識到嚴格遵守交通規則的重要性。另外,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解關于校園霸凌的案件,這類案件與學生的學習生活息息相關,對他們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能夠很好的引起學生的共鳴,同時勉勵學生珍惜美好的校園時光,遠離違法犯罪。
由于小學生的法律意識比較薄弱,對法治知識對他們來說比較抽象。教師在進行法制教學時,可以為學生組織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法治知識建立法治觀念。比如,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一些典型事件的素材,讓學生在素材中尋找哪些事件是正當的,可以拿來借鑒的,而哪些事件又是必須摒棄且不能效仿的,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可以培養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師可以讓學生圍繞法治教學內容制作法治小報,學生在制作過程中要結合一些法律事件,并對這些事件進行分析,學生可以互相交流,共同制作。教師也可以為學生舉辦以法治教育為主題的宣傳活動作品展,來加強法治教育的宣傳力度,促使學生主動學習法治知識,使學生能夠在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增強法律意識,領會法治理念,提高他們的法律素養。
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中開展法治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中通過導入情境教學、進行創新教育、加強情感交流和增加實踐體驗四個方面進行了闡述,以此來提升小學生自我保護和安全防范意識,培養他們的法治觀念,從而減少青少年的犯罪率,讓青少年得以健康快樂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