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輝
(貴州省仁懷市第四中學 貴州遵義 564500)
作為一名一直扎根于教學一線14年并多年擔任高三地理教學工作的高中地理教師,在教學工作中多次參加各項學習交流活動,也通過各種學習實踐不斷提升自己教學能力。在一線的教學過程中,思考最多的一點是關于高中地理教師的核心能力應該怎樣去體現?
如果你也在一線的高中地理教學崗位上,可能你也會無數次地問過自己這樣的問題:作為一名高中地理教師,最能體現自己核心能力高低的到底是什么?其實對于這個問題只要你細心想一下也很容易得出答案。我覺得答案就是教師的試題命制能力。因為試題的命制能力包含了對素材的選擇,對課標的解讀程度和考點的掌握程度,以及對考向與命題方式的把控。由此可見,如果一位教師能把試題命好了,他一定是對教材和在課堂教學中對重難點的把控和教學方法的運用也是拿捏到位的。
談到對教材的運用與理解,新課改指導思想中就明確要求教師對教材素材的把控?,F在的教學,教材是依據,而不是教學的全部,教師對教材中的案例素材是可以取舍和替換的,同時糾正以前不正確的教材觀。在教學過程中,鼓勵教師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的地理,鼓勵學校和教師對鄉土地理教材的開發,從而培養學生愛家鄉,愛祖國的高尚情操,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區域認知能力、人地協調觀和地理實踐力這四大地理核心素養。這也是課堂中教師應該教的,也是高考應該考的[2]。
可見高中地理教師對生活地理關注度,對身邊鄉土素材在高考備考過程的運用能力有多么重要。下面,本文以貴州省仁懷市鐵皮石斛種植業為例談一談如何合理運用鄉土地理素材進行高考地理試題命制。
命題背景:
以貴州仁懷鐵皮石斛產業的發展為情境,考查地理核心素養。
云貴高原位于長江中上游地區生態環境脆弱,由于白酒產業的發展對赤水河流域的生態環境保護一直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問題。我們以貴州仁懷鐵皮石斛產業的發展為素材,考查地理綜合思維、區域認知等能力。
同時深化立德樹人,引導學生積極關注生態環境脆弱地區,樹立人地和諧觀。
試題命制: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鐵皮石斛是一種喜陰涼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喜在溫暖、潮濕、以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半陰半陽的環境,適宜生長溫度為15℃-28℃,適宜生長空氣濕度為60%以上,對土肥要求不甚嚴格,野生多在疏松且厚的樹皮或樹干上生長,有的也生長于石縫中,屬氣生根系,在中國有“九大仙草”的美譽,藥用價值極高。
2015年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70周年之際,上海戲劇博物館擬和上海圖書館聯合舉辦一個《文化抗戰:民族危亡中的中國話劇人》的展覽,時任博物館館長的王伯男教授把展覽文案工作交給了我。我在圖書館工作了三十余年,平時就一直關注民國話劇資料的分布,加之圖書館有大量數據庫可用,故該任務對我也不算太困難,不到半年就順利完成。展覽期間有人對我說:“這么多珍貴的圖片,真應該把它出成書才好?!背霭姹緯南敕ㄎ乙灿纱说靡蚤_始。
材料二:
貴州省仁懷市位于云貴高原與四川盆地交接地帶的赤水河河谷地帶。仁懷市是享譽世界的茅臺酒故鄉,是我國醬香型白酒的核心產區,有中國酒都之稱。該市某生態園毗鄰S55仁赤高速,距離遵義茅臺機場10公里,交通便利,萬畝生松林林海為基礎,鐵皮石斛種植為支撐,形成了近2000畝規模樹上石斛培植。生態園建筑利用自然地貌采取環山抱山的自然布局,形成山襯樹托的自然布局。目前以發展成集林業、種植業和康養旅游為一體的現代生態農莊。該生態園擁有1300畝左右的鐵皮石斛種植規模,以松樹為根基,石斛為特色,漫山谷采擷山川靈氣。左圖為赤水河流域示意圖,右圖為石斛種植景觀圖。


試題展示:
(1)結合材料信息,從氣候和地形的角度分析赤水河谷鐵皮石斛種植的優勢自然區位條件(8分)。
(2)據史料記載,鐵皮石斛主要分布于中國安徽、浙江、福建等地。與浙江、福建相比,簡述赤水河谷鐵皮石斛產業發展的不利社會經濟條件(8分)。
(3)以鐵皮石斛種植為基礎,提出仁懷市為促進該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可采取的措施(8分)。
命題意圖:
(2)命題意圖:考查農業區位,與2016年全國I卷36題第1題茶葉生長的氣候條件相似。
(3)命題意圖:考查區域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與2019年全國2卷36題第4題水果種植業的發展相似。
試題解析:
(1)解析:本地主要考查了農業區位選擇,對于優勢自然區位條件主要關注了地形與氣候對農業區位形成的影響,在地形、氣候和地理位置的綜合作用下,形成了有利于鐵皮石斛生長的優勢區位條件。結合材料中鐵皮石斛的生長習性,我們主要從熱量、降水、光照、空氣濕度和水熱組合等方面進行作答。
(2)解析:本地主要考查了農業區位條件,本題注重區域之間的區位比較,除了強調我國西部欠發達地區與東部發達地區之間的區位差異;還側重于社會經濟條件的不足。對于西部地區的社會經濟條件的不足,應該從資金、技術與人才和市場等方面入手。
(3)解析:對于區域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應該以生態農業的發展為途徑,注重農業發展過程中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的統一,達到效益最大化的效果。
參考答案:
(1)赤水河谷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豐富,熱量充足且組合好;地形為河谷地形,冬季保溫作用比較明顯,鐵皮石斛的生長期較長;地形為河谷地形,水分不易散失,空氣濕度較大,利于鐵皮石斛的生長;河谷地區光照適中,符合鐵皮石斛生長的半陰半陽的環境需求。
(2)赤水河谷位于我國西南部山區,經濟比較落后,投入資金不足,對于產業迅速擴大極其不利;教育比較落后,人才缺乏,不利于產業鏈的延長和多元化發展;人均收入水平收入不高,消費能力弱,當地市場空間?。唤煌ú槐?,距離市場地遠。
(3)以原生松樹林為依托,繼續發展極具特色樹干種植模式;發展康養旅游和觀光旅游,打造遠近聞名的以石斛元素為基礎的生態農莊;適當控制種植規模,做好發展規劃,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加大宣傳力度,打造自主品牌;加大政策支持,注重與白酒產業之間的聯合發展。
素材科學性依據:2020年6月21日貴州省召開了石斛產業推進會。會議中指出貴州省石斛種植總面積15.95萬畝,較2019年底新增2.03萬畝;其中鐵皮石斛6.78萬畝。鐵皮石斛種植面積全國第一。貴州石斛原生態種植、品質上乘;綠色環保無污染、地域特色相對明顯;毒理學試驗證實其“實際無毒、食用安全”。發展石斛種植對生態保護、脫貧攻堅、群眾康養需求有極其重大的作用。
命題反思:本次命題完全遵循了地理新課程標準對學生核心素養的要求,充分發揮了鄉土地理在地理教學過程中的作用。試題的提問方式與參考答案的編寫也完全對標高考。試題材料選擇了仁懷市鐵皮石斛產業發展為素材,事例就在學生身邊,能夠培養學生的區域認知和提升學生地理實踐力??键c包括農業區位因素的評價和區域農業發展的評價和措施。試題以綜合題為呈現形式,能完全符合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要求,也符合高考試題小切口,深挖掘的原則。從學生做題的評價結果來看,試題難度是適中的??疾閮热萦幸欢y度,考點關注度較為精準,關注了農業區位因素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試題結構比較完整,分值分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