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宗香 熊月芳 郭康偉 余中奎 劉德洪/重慶市綦江區農業農村委員會 401420
近年來,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業務主管部門的精心指導下,重慶市綦江區動物防疫工作取得了較大的進步,如牛羊“兩病”得到凈化,狂犬病多年未發生,豬瘟、豬丹毒、豬肺疫等烈性傳染病得到有效控制。但是,隨著畜禽及其產品的運輸量、交易量不斷攀升,輸入性的重大動物疫病時有發生,同時,也暴露出我區動物防疫工作中基層動物防疫隊伍力量薄弱,技術力量不強,檢疫檢驗技術手段落后,監督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問題。為促進我區畜牧產業的健康發展、農村經濟的進步,保障城鄉居民肉食品供應,助推鄉村振興和全面小康社會的發展,區農業農村委組織專人對動物防疫工作走訪調研,對存在的問題和建議意見報告于下。
1.1 重大動物疫病時有發生輸入性的非洲豬瘟、口蹄疫、禽流感等動物重大疫病時有發生,致使畜牧業生產隨時受到動物重大疫病的威脅,規模養殖場、養殖大戶及一般養殖戶受動物重大疫病的影響風險增大。
1.2 動物免疫質量不高部分街鎮春秋兩季動物免疫注射密度不高,質量比較差,抗體檢測達不到要求,增大感染動物重大疫病的風險。
1.3 部分群眾不配合動物防疫工作如出欄畜禽不主動及時報檢;散養家禽業主不配合,白天不把雞關在雞舍里,工作人員就無法注射禽流感疫苗等。
1.4 動物產地檢疫走過場部分動物產地檢疫人員不負責任,隔山開證,致使一些疑似疫情不能及時得到有效控制。
2.1 群眾動物防疫意識淡薄基層百姓對于防疫重要性的認識還不夠到位,養殖戶對于動物原產地檢疫缺乏認識,且沒有主動報檢的意識,只有在發生疫情后才進行防疫,這樣就大大增加發生重大疫病的風險。
2.2 基層從業人員隊伍不穩定從業人員少,主要體現在街鎮農服中心專職動物防疫人員少,我區2019年街鎮畜牧獸醫站“三權”從區農委下放到街鎮時專職畜牧獸醫人員是218 人,由于工作調動以及混崗退休等原因,又沒有及時有效的補員,導致專業人員銳減,現在只有122 人,減少了96 人,減少比為44%。另一個因素是村級動物防疫員少,專業水平低,很多村級獸醫人員都是原來以師帶徒的形式繼承,很少有受過專業教育的人;由于收入低,畜牧獸醫專業畢業的大中專畢業生很少有人選擇本職業。
2.3 技術手段薄弱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的診斷實驗室面積小,現在只有180m2左右,與市農業農村委要求的二級診斷實驗室400m2的面積還相差甚遠。街鎮畜牧獸醫工作缺乏經費,技術落后,缺少本專業畢業的專業檢測人員,不能適應現代養殖業的發展和疫病種類增多等防控形勢,導致檢測工作不到位、不完善,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
2.4 管理制度有待加強發生動物重大疫情沒有一套完整的責任追究制度,有制度也沒有落到實處。對造成疫情業主的主體責任沒有處罰,對業務監管人員沒有警戒,致使相關人員沒有責任心、沒有使命感。
3.1 加大宣傳力度大力宣傳《動物防疫法》《畜牧法》等相關的法律法規以及動物防疫的基本知識,通過網絡、廣播電視、媒體、發放宣傳單、張貼宣傳條幅等方式多種渠道進行宣傳。提高養殖戶與養殖場業主的防疫意識,爭取讓養殖大戶做到主動防疫,散養業主積極配合防疫,并且樹立好“防重于治”的觀念,為能更好地開展動物防疫工作創造良好的宣傳和輿論氛圍。
3.2 加強動物防疫體系建設建議街鎮農服中心按照3 個村(社區)設置不低于1 個專職畜牧獸醫專業技術人員,全區不低于140 人,基本能夠解決當前畜牧發展和動物防疫的需要。村級動物防疫員按照2 個村不低于設置1 個,全區不低于150 人,村級動物防疫員主要對散養畜禽的免疫接種、消毒工作,經過驗收,全面完成工作任務后,根據工作量的大小,由政府購買其服務。
3.3 加強業務技術培訓基層畜牧獸醫工作是動物疫病防御的第一線,應加大對動物防疫專業知識的技術培訓。一是區業務主管部門應當定期聘請畜牧獸醫行業的專家為基層動物防疫工作人員進行輪訓,使農村防疫員熟練掌握疫苗的運輸、保存、稀釋、應用等全套的防疫操作技術,從而有效提高其專業技能以及專業素養。二是定期對基層動物防疫工作人員進行法律法規、相關業務知識以及技術的考試考核工作,促進其加強學習,提高解決動物防疫問題的能力。三是加大對規模養殖場、養殖大戶的培訓。區業務主管部門和街鎮積極引入各種養殖先進的技術,加大畜禽養殖、動物疾病防控的最新技術的推廣力度,全面提高動物疫病的防控與畜禽養殖水平,保護好生態環境,促進畜牧業可持續健康發展。
3.4 完善制度,加強動物防疫工作監管業務主管部門配合街鎮政府明確畜牧獸醫各個崗位具體的工作范圍和工作職責,建立一個完善的獎懲機制,如果因工作懈怠而導致責任事故的發生,必須對其進行嚴厲的懲罰;對于認真負責的工作人員應當給予嘉獎,這能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進而有效的提高基層動物防疫工作的質量以及效率。對造成動物重大疫病情發生的業主要立案偵查,追究相應責任。
3.5 創新方式,政府購買獸醫服務區業務主管部門鼓勵和培育創辦具備資質的動物防疫合作組織或技術服務公司,由組織或公司組建執業獸醫、鄉村獸醫或村級獸醫員組成服務團隊、通過獸醫托管、簽約服務等方式,為畜禽養殖戶提供優質的動物診療、免疫注射等服務;散養戶動物疫病強制免疫工作通過政府向動物防疫合作組織或技術服務公司購買服務予以解決,并逐步由政府購買服務向養殖者購買服務轉變,要通過培育獸醫社會化服務組織,發展壯大獸醫服務供給側能力,逐步實現獸醫服務多層次、高質量、全方位供給;積極引導中小規模養殖場主動購買疫病防治、檢驗檢測等獸醫服務,解決自身辦不了、辦不好、辦起來不合算的問題。
3.6 加大投入,保障動物防疫順利開展建議將基層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經費納入預算范圍。適當增加動物疫病防治經費,建立動物疫病防治的長期投入機制,確保基層動物防疫體系實現良性運轉。與此同時,應當加大基礎設施的建設,對相關儀器以及設備進行不斷的完善,使動物防疫工作得以順利開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