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麗金/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351100
1.1 莆田黑豬外貌體型莆田黑豬有大小兩種體型,四肢較長,后軀稍高欠豐滿,肚大下垂,頭狹長,全身被毛稀疏呈灰黑色,面紋較深,呈菱形,耳中等略向前傾垂,頸長適中,胸較淺窄,背腰平或微凹,體長,臂稍傾斜,母豬乳頭 6~7 對,均有獠牙。體質偏于疏松型。
1.2 莆田黑豬種質特征莆田黑豬具有較早熟、耐粗飼、耐濕熱、抗病能力強、適應性廣、產仔數多、泌乳量高、肉質細嫩、豬肉風味較好等優點,但存在生長速度緩慢,養殖成本高的劣勢。
2.1 資源分布現狀莆田黑豬主產于莆田轄區的縣、區和福清的西北部,分布于閩侯、永泰、惠安、安溪、德化等縣,中心產區位于城廂區的華亭鎮、靈川鎮、東海鎮,其中,以華亭鎮數量最多,約1900 頭。2020年底,存欄能繁母豬180 頭左右,公豬22 頭。年存欄量為2700 頭,年出欄量為3200 頭。
2.2 資源保護的歷史和現狀莆田黑豬是我國36 個地方優良豬種之一,據查早在明弘治《興化府志》第14 卷中就有記載。莆田黑豬采用“公司+專賣店”的養殖模式,推行安全優質品牌肉市場,實行優質優價,每kg 豬肉可提高8~10 元的售價,但由于市民對莆田黑豬不甚了解,并不認同黑豬的市場價,專賣店的生意平淡,黑豬肉銷量沒有明顯優勢。與其他地方保護品種一樣,莆田黑豬生長慢,飼養期長,飼養成本高;豬肉含更多的礦物質元素、蛋白質、不飽和氨基酸等營養素,肉嫩肥風味好,但飼料利用低,脂肪高的劣勢,造成出肉率(成品率)低,屠體成本高,經濟效益不如白豬,導致莆田黑豬存欄量明顯下降,優良的種質資源面臨著滅絕,保種任務刻不容緩。2002年,福建省莆田市農業局高度重視,對莆田黑豬進行調查,采取搶救性保護措施,2003年,從莆田黑豬主產區選育種母豬80 頭和具有6 個血緣的種公豬10頭組成了保種的原始基礎群體,建立了莆田黑豬種質資源保護場。2005年成立莆田市鄉里香黑豬開發有限公司,承擔莆田黑豬的保種與開發利用的任務。2008年莆田市鄉里香黑豬開發有限公司列入國家級莆田黑豬保種場。,2020年,莆田黑豬保護場的保種核心群規模母豬180 頭,按照莆田黑豬保種方案,采用繼代留種方法,選育具有莆田黑豬特點及優秀的生產性能的優秀母豬290頭、公豬30 頭,其中母豬80 頭、公豬7 頭,用于本場母豬、公豬群體進行更新換代。

2.3 利用現狀有關莆田黑豬的研究主要于2004~2015年開展,由合作單位福建農林大學動物科學學院動物遺傳育種學科肖天放教授,指導莆田黑豬遺傳資源的保護與開發利用工作,研究內容主要集中遺傳育種和生物技術等方面。近年來莆田黑豬場多次更換負責人,莆田黑豬的科研工作已無人問津。莆田黑豬生長性能、繁殖性能、育肥性能、胴體品質等性狀是否隨著外來疫病的侵襲和飼養管理的改變而發生變化尚需進一步研究驗證。目前超過90%的莆田黑豬進行杜莆、長莆或大莆二元雜交,純種數量日趨減少。
2.4 存在的問題由于地方豬種存在著生長慢、成本高、生產效益不如外來豬種的特點,在未形成豬肉優質優價的市場經濟條件下,顯示出它較差的經濟效益和市場效應,導致飼養量越來越少。
由于受到地方政府政策的影響,以規模化養殖取締散養戶養殖,改變了地方豬種的生存習性。農村農戶是地方豬種最大的養殖戶,現在農村農戶不能養豬,使得地方豬種飼養量越來越少是最大的原因。保種場種豬的銷售困難也給地方豬種保種工作及長期生存和發展空間受到限制。
莆田黑豬的保種以及開發利用尚處于探索階段,任重而道遠,需要政府的政策保護和扶持。
3.1 加強保種選育莆田黑豬的保種選育以活畜保種為主。對原種場要求場內留種的每一頭種畜做到有常規的生長發育數據,系譜記錄完整。做好做細養殖檔案,加強種源控制,嚴防種群混雜,充分利用莆田黑豬耐粗易管、早熟、抗病力強、適應性廣,特別是繁殖性能高和肉質細嫩等特點,開展本品種選育,提高莆田黑豬繁殖性能,擴大群體數量,盡快建立核心群,在做好保種工作的基礎上,培育優秀的親本品系,通過層層把關,篩選出適應市場需求的優質肉豬雜交組合。
3.2 強化技術保障公司定期對員工進行技術培訓,提高員工素質和生產技能。經常性對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進行形式多樣的培訓學習,比如參訪各地更高規格的豬場、參加上級部門舉辦的技術研討會、座談會、進入高校繼續教育等,提高飼養技術和管理水平。建立人才引進機制,激勵有志養殖業的大學生、博士生、行業專家都來黑豬場研發更先進的提純、選育、復壯等穩定和提高黑豬種質技術。
3.3 釋放政策紅利各級地方政府進一步建立健全地方豬種保護相關制度,全面履行保護責任,在開展地方豬種的保護與開發利用的土地、項目、融資、稅費、行政審批等方面給予優惠政策或傾斜,將保種經費明確列入市、縣(區)財政預算。在本市內嘗試推行以黑豬肉作為機關事業單位過年過節的慰問品發放,吸引更多市民來品嘗關注黑豬肉。同時,政府應該出臺政策,鼓勵地理位置合適、規模較小的白豬場飼養莆田黑豬,并給予政策范圍內的經濟與技術支持,擴大莆田黑豬的生存空間,保存更多地方豬種的血統,促進莆田黑豬的保護作用。
3.4 拓寬宣傳渠道,加大宣傳力度制作有特色的莆田黑豬宣傳小視頻,借助抖音、快手、微信、電視等公共平臺,大力宣傳莆田黑豬的優良品質,講解其物美價優的市場優勢,宣傳地方品種資源保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支持黑豬企業參加農民豐收節、公益活動等,打造一個響亮的莆田黑豬品牌,促使莆田黑豬成為地方特色的農產品,以市場的消費來引導生產,從而達到以開發促保種的雙豐收。
應繼續探索莆田黑豬種質的保護和開發利用,培育優良的莆田黑豬種豬,更新保種群體。以開發和利用莆田黑豬的優良品質來促進保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