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英芳/晉中職業技術學院 030600
中草藥是一種特有的醫學資源,其不同于西藥,具有殺菌、抗病毒、副作用小的特點。在醫療事業的創新發展過程中,獸醫的臨床治療也由傳統的藥物治療,轉變為中草藥與獸醫藥物的結合治療,充分發揮了中草藥的優勢。因此,為了切實提高獸醫治療的效率及治療功效,獸醫就要深入研究中草藥的優勢,結合動物的具體患病情況,對癥下藥,進而推動獸醫治療事業的高水平、高質量發展。
1.1 中草藥種類多且成分多樣目前應用于獸醫臨床治療中的中草藥數量多,種類豐富,主要分為以下幾類:止血類的中草藥(如紫珠草、燈籠草、旱蓮草等)、活血化瘀類的中草藥(如當歸、紅花、熏陸香等)、解表類的中草藥(如薄荷、牛蒡子等)。與此同時,中草藥的成分也是復雜多樣的。一般而言,一個中草藥的藥用價值主要是通過草藥的成分進行判斷,如糖類、酶物質、有機酸等。這些成分的有效發揮就會提高獸醫臨床治療的效果,盡快解決牲畜的疾病問題。
1.2 中草藥的副作用小根據對獸醫的臨床治療方式調查發現,目前在臨床治療中,獸醫大多會使用抗生素等西藥對動物進行治療,中草藥的治療方式使用頻率較低。雖然抗生素可以在短期內有效解決牲畜的疾病,但如果長時間使用或者濫用抗生素,不僅會嚴重影響牲畜的身體機能,影響它們的健康成長,造成藥物的浪費與損失,進而大大降低畜牧養殖的產量。但是中草藥不同,當在臨床治療中合理運用中草藥后,不僅不會對牲畜的身體機能造成損害,還不會讓牲畜產生耐藥性,進而提高治療的效果。
1.3 中草藥的功效強根據對中草藥的成分研究分析可以發現,有些中草藥所含的成分會有效激活動物體內的免疫細胞,進而增強免疫力,提高動物的抗病性。與此同時,中草藥天生具有的抗菌與抗毒的作用也能夠有效治療及預防動物疾病。面對疾病感染源較多的動物性疾病,獸醫可以利用中草藥的抗病功效提升臨床治療的水平,進而加大應用程度。
1.4 中草藥取材便捷我國地大物博,具有得天獨厚的藥源優勢,這有利于獸醫工作者獲得中草藥。目前我國的貴州、東北、甘肅等地分布著較多的野生中草藥,而且根據中草藥的臨床治療需求,我國還在各地實現了中草藥的人工種植,有效推動了中草藥與獸醫臨床治療的具體結合,更加有利于獸醫的臨床應用。
2.1 中草藥在臨床治療中的細菌防治現在的畜牧養殖業主要以圈養的方式開展,這就很容易造成細菌的滋生,使不同動物相互感染細菌(如大腸桿菌、巴氏桿菌、鏈球菌等)進而患病(如豬氣喘病、鼠痘、流行性出血熱等)。面對細菌感染引發的動物疾病,大多獸醫會采用抗生素的治療方法,雖然這種方法見效快、效果明顯,但會造成抗生素的體內殘留,進而會出現“問題豬肉”,影響人體健康。獸醫可以在臨床治療中根據動物的具體細菌感染情況,運用不同的中草藥。如對細菌性腹瀉,獸醫可應用黃連素,預防大腸桿菌可應用解毒活血沖劑,治療動物性破傷風可應用甘草等,大大提高了臨床治療的效果。
2.2 中草藥在臨床治療中的病毒治療根據動物疾病的成因分析可以得知近些年來動物病毒性疾病呈現高發趨勢,不僅降低了動物的成活率,還嚴重影響了畜牧養殖的健康發展。目前運用中草藥進行病毒治療主要有兩種方式,第一種為直接抗病毒,也就是說通過中草藥中的有效成分抑制動物體內的病毒,防止病毒的再轉錄與復制。另一個就是間接性的抗病毒,也就是通過中草藥激活動物體內免疫細胞的功能,有效繁殖免疫細胞,進而達到動物機體抗病毒性的增強,慢慢消除病毒。直接抗病毒的方式中主要涉及的中草藥有甘草、板藍根、金銀花、三七等,間接抗病毒的方式涉及的多為柴胡、多酚類的中草藥。開展適用于獸用抗病毒的中藥制劑研究活動,便于動物疾病的及時治療。
2.3 中草藥在臨床治療中的保健治療動物產生疾病的重要原因在于其免疫力水平的下降,在預防動物疾病方面要盡快提高動物的免疫力,可運用中草藥發揮保健作用。在實際畜牧養殖過程中,一些牲畜的飼料中會有一些添加劑,幫助動物健康成長。在此過程中,獸醫就要在飼料中添加適當的中草藥(比如穿心蓮、金銀花、黃芩),滿足動物的日常飲食需要,促進動物的食欲,提高動物飼料的營養價值,從而提升動物的免疫力。與此同時,獸醫在臨床治療時也要通過中草藥調節動物機體的代謝水平,幫助動物加強體內吞噬細胞的繁殖,有效促進動物體內免疫細胞的增多,從而達到抵抗病原體的目標。除此之外,中草藥中還蘊含一定的有機酸、生物堿等物質,這些都可以提高牲畜的特異性或者非特異性的免疫功能,再結合大棗、甘草、仙鶴草等中草藥,有效調節動物生理機制,達到獸醫臨床治療保健的功效。
2.4 中草藥在臨床治療中的體內積熱治療在動物養殖過程中,如果飼養員的養殖方式不當或者飼養管理不到位就很容易引起動物內部積熱問題的出現,進而影響動物機體的正常運行,破壞動物的代謝系統,會引發熱淋、瘡癰等疾病,影響動物的健康成長。面對這種情況,獸醫就要正確認識到中草藥的功效及價值,在臨床治療時讓動物食用具備清熱解毒功效的草藥。比如,金銀花、蒲公英、薄荷等草藥都具有清熱解毒的效用,可以有效緩解動物體內的積熱問題。在此基礎上,獸醫還要意識到“是藥三分毒”的具體內涵,不能一味的給動物清熱,反而引發其他動物疾病的產生,而是要輔之當歸、紅花等中草藥,調和藥性,提高治療效果。再如,當獸醫面對母畜乳房炎疾病時,要利用天花粉、白芷、雙花等中草藥,有效抗菌消炎,幫助動物減緩疾病危害。

綜上所述,中草藥在獸醫臨床治療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是預防及防治動物疾病的特有藥物,具有西藥抗生素無可比擬的優勢。這些優點就要求獸醫工作者深入研究中草藥,有效掌握中草藥的成分、藥性、功效等,借助現代科技不斷提升中草藥的運用水平,進而實現抗菌、抗病毒、保健、積熱治療的目標,有效提升動物機體的免疫力水平,為畜牧養殖業的健康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