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輝/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科爾沁右翼前旗巴日嘎斯臺鄉政府綜合保障和技術推廣中心 137714
顧艷華/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科爾沁右翼前旗獸藥監察所 137400
尹志群/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科爾沁右翼前旗大壩溝鎮政府綜合執法局 137400
1.1 伊維菌素伊維菌素是由阿維菌素衍生而來的一種大環內酯雙糖類化合物。是新型、光譜、低毒、高效、的抗生素類抗寄生蟲藥。具有觸殺、胃毒作用。滲透力強。對體內體外寄生蟲特別是對線蟲,昆蟲,螨類具有驅殺和胃毒作用。并有微弱的熏蒸作用。無內吸作用。對絳蟲、吸蟲、原蟲無效。它不殺蟲卵。伊維菌素是神經毒素,干擾神經生理活動,對神經傳導有抑制作用,影響敏感寄生蟲的取食、活動、最終導致神經麻痹,使肌肉細胞失去活力,而導致蟲體死亡。伊維菌素是為神經遞質γ 酪氨酸的激動藥,破壞其介導的中樞神經系統神經突觸傳遞過程,導致蟲體神經系統麻痹死亡。使無脊椎動物神經細胞與肌肉細胞內以谷氨酸為閥門的氯離子的通透性增強,引起神經細胞和肌肉細胞超級化,使寄生蟲麻痹或死亡。
1.1.1 伊維菌素副作用表現廣泛。神經系統,消化系統,表現明顯。如:皮疹、瘙癢、淋巴腫大、水腫、發熱、渾身無力、口吐少量白沫;腹痛、腹瀉、嘔吐、頭低耳耷、昏睡、肌肉震顫;面部或眼瞼水腫;跛行、局部淋巴結腫大、血壓降低、心動過速。觸摸肌肉敏感;輕微咳嗽。超劑量應用可引起中毒。無特效解毒藥。伊維菌素的佐劑不同,毒副作用不同。佐劑的性質影響藥物的作用,如用聚山梨酯-80 做佐劑,綿羊內服伊維菌素用量4000μg/kg時,仍很安全,但若以丙二醇做佐劑時則使綿羊持續2~3d 出現共濟失調和血紅蛋白尿。犬對聚山梨酯-80 敏感。
急性中毒6~8h 發作,最快2h 發作。表現:嚎叫,不自主地咀嚼,流涎,口吐白沫,肌肉震顫,驚厥。舌頭麻痹,伸出口外。倒地不能站立。四肢滑動。心跳呼吸加快。后期出現昏迷。痙攣,哼叫。
慢性中毒較常見。表現:精神沉郁,食欲減退,可視黏膜發紺。流涎,嘔吐,神經癥狀。繼而站立不穩,癱倒在地。最后體溫下降,視力減退,失明,倒地不起。2~5d 內昏迷死亡。
1.1.2 伊維菌素的使用劑量伊維菌素的推薦使用劑量為每kg 體重頸部皮下注射0.02mL。規格:按伊維菌素(H2B1a+H2B1b)計 算100mL ∶1000mg。
伊維菌素皮下注射吸收緩慢,綿羊的半衰期為3~5d。24h 達到血藥高峰。藥效能維持2 周。
1.2 阿苯達唑本品為高效廣譜低毒驅蟲藥,不溶于水,微溶于有機溶劑。對牛羊消化道寄生的主要線蟲及幼蟲,牛羊肝吸蟲,動物絳蟲,牛羊鞭蟲,動物蛔蟲,都有良好的驅蟲效力。對牛羊豬的囊尾蚴及豬的腎蟲有一定療效,亦具有明顯的驅除作用。
1.2.1 毒副作用治療量無任何不良反應。劑量大時可引起神經癥狀和消化道反應,多為遲發性反應。動物表現鼻鏡干燥、四肢癱軟、精神沉郁、以及口吐少量白沫。腸道反應明顯,拉稀、腹痛。治療豬囊蟲病時需要加大藥量,延長給藥時間,容易出現不良反應,副作用一般出現在服藥后2~7d。蟲體主要寄生在肌肉中,尤其舌肌,咬肌,心肌,膈肌居多。常發生舌咽神經麻痹,口合而不張,共濟失調,抽搐等神經癥狀。劑量超大時,可引起神經系統,消化系統嚴重反應,甚至死亡。
1.2.2 藥理作用阿苯達唑系苯并咪唑類衍生物,其不溶于水,微溶于有機溶劑,故在腸道內吸收緩慢。阿苯達唑的作用機理主要是干擾蟲體的能量代謝。抑制蟲體延胡索還原酶的活性,抑制蟲體對葡萄糖的利用,阻斷ATP 的產生或導致糖原耗竭或ATP 減少。使蟲體無法生存發育,或肌肉麻痹而死亡。蟲體的這一糖代謝過程,與宿主體內的需氧代謝過程不同,因此對宿主無害。毒理試驗表明,本品毒性小,安全。阿苯達唑對蟲體微管蛋白的親和力顯著高于哺乳動物的微管蛋白,因此對哺乳動物的毒性很小。應用于動物妊娠早期可能伴有致畸和胎兒毒性作用。在治囊蟲病過程中,副反應癥狀不明顯。副作用程度與囊蟲數量、寄生部位及機體敏感程度及長期大劑量用藥有關。只有寄生蟲嚴重侵襲某些重要器官和組織受害后才能見到病狀。
阿苯達唑口服后在腸道與組織中的濃度有很大差異,各種寄生蟲在動物體內寄生部位不同,因此臨床上不同蟲種所采用的劑量療程相差懸殊。
阿苯達唑在動物體內殘留時間長,對某些寄生蟲有預防作用。
1.3 伊維菌素稀釋佐劑丙二醇和聚山梨酯80丙二醇為無色透明液體。通常作為溶劑和載體廣泛應用于制藥中。尤其應用于不穩定和不溶于水的藥物。應用于維生素制劑穩定劑、增塑劑、防腐劑;用于保濕劑,用途與外用保濕劑甘油相似。丙二醇對皮膚可能產生的副作用。濃度在5%以下,一般不會對皮膚造成什么影響,過量使用會對皮膚造成傷害,尤其是敏感皮膚。丙二醇對皮膚可能產生的副作用有以下幾種:注射對皮膚有刺激性;丙二醇具有脂溶性溶劑的特性,滲透性很強,溶解力大,超劑量使用可能會對皮膚造成溶脂性危害;丙二醇對皮膚及黏膜都具有刺激性,濃度越高、劑量大,刺激性越大,引起動物機體發生過敏反應;丙二醇作為注射佐劑應用于動物時,常引起動物共濟失調、角弓反張、昏迷、心律失常等神經癥狀,以及肝臟損傷、腎臟損傷,血管內溶血等副反應。
聚山梨酯80 又稱吐溫80,吐溫-80為油酸酯。為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對電解質有顯著的抵抗力,親水性強。對植物油、礦物油、動物油脂等均有良好的乳化作用。
2021年5 月12 日,興安盟科右前旗大石寨鎮寶林村某養殖戶舍飼養殖的小尾寒羊,在剪除羊毛時,注射了伊維菌素后發生毒副反應。現場了解后得知,畜主共舍飼小尾寒羊46 只,24個月齡以上羊31 只,1~12 個月15 只。剪毛23 只,發病23 只,但發病癥狀輕重不同。畜主介紹,24 個月以上的羊,尾下皮內注射國標伊維菌素3mL。規格:按伊維菌素(H2B1a+H2B1b)計算100mL ∶1000mg;同時口服國標阿苯達唑8mL(規格:100mL 阿苯達唑混懸液含阿苯達唑10g)。

2.1 臨床癥狀現場觀察發現,在發病的23 只寒羊中,有一只約60kg 寒羊癥狀嚴重,臥地不起,頭頸向一側彎曲,呼吸困難,瞳孔放大,嗜睡,肌肉震顫,眼瞼輕微水腫。體溫42℃。
其他病羊普遍表現為:喜歡臥地,頭頸貼地面伸直,周身虛弱無力,后軀不同程度麻痹癥狀,左右搖晃,行進中后軀突然麻痹,然后又正常等共濟失調癥狀。無目的游走。心跳加快,呼吸加快,有的羊輕微咳嗽,體溫升高,為41~42℃,肌肉不同程度震顫。眼瞼出現不同程度水腫,不食,反芻停止。有的病羊口腔有少量白沫,有點病羊拉黏稠狀稀軟糞便。
2.2 實驗室解剖肝臟、腎臟、脾臟充血腫大,表面有出血點,切面外翻,易碎、無彈性。心包積液,胸腔有積液。肺臟充血。氣管支氣管內有少量泡沫狀液體。膀胱內尿液中含有大量血紅蛋白。
2.3 治療每只羊注射腎上腺素規格(1mL ∶1mg)1mL,5h 一次。維生素C 規格(2mL ∶100mg)10mL,6h 一次。靜脈注射25%葡萄糖60mL,6h 一次。自由飲水,自由采食。第二日好轉。
3.1 推薦用量與實際用量對比
3.1.1 伊維菌素規格:按(H2B1a+H2B1b)計算100mL ∶1000mg。推薦用量為50kg 的羊皮下注射1ml
患病動物用量為規格:按(H2B1a+H2B1b)計算100ml ∶1000mg,注射3mL。臨床實驗證明給50kg 健康羊頸部皮下注射同產品5ml 無反應。
3.1.2 阿苯達唑規格:100mL阿苯達唑混懸液含阿苯達唑10g。推薦用量為5~8ml。患病動物口服8mL 為標準劑量。臨床實驗證明給50kg 健康羊口服同產品12~15ml 無反應。
3.2 給藥方式對比伊維菌素標準給藥方式為頸部皮下注射。患病動物給藥方式為尾下皮下注射。
阿苯達唑的給藥方式為口服(無變化)。
通過對患病動物用藥量,給藥部位、方式、發病癥狀,臨床實驗經驗,所用藥物的藥效學、藥動學、應用范圍、藥物的相互作用、不良反應、毒副作用、給藥劑量、藥物劑型、稀釋佐劑等對比分析,認為這群羊副反應原因是:
輕度中毒。單獨超推薦劑量三倍應用伊維菌素不發生中毒,但和阿苯達唑同時應用,造成毒性累加。表現為伊維菌素及阿苯達唑輕微中毒癥狀。
過敏反應。由于使用丙二醇作為伊維菌素的稀釋佐劑。同時加大三倍劑量應用,加重丙二醇的神經性副反應發生和發展。
用藥部位不當會增加藥物副反應發生率。由于用藥部位靠近尾椎(椎旁神經敏感,無肌肉緩沖),造成毒副作用發作較早。頸部皮下注射本品3~5ml 無副反應。因此伊維菌素不適合尾下皮下注射。
藥物診斷證明,患畜使用腎上腺素,25%GI,Vc 后癥狀緩解,主要是針對過敏反應的治療,同時兼顧輕微中毒反應。
這起藥物副作用導致羊發病是由畜主應用驅蟲藥時,不按推薦劑量給藥、非推薦部位給藥引起的以過敏反應為主的病例,因此應用驅蟲藥物的時候,一定注意藥物使用劑量,用藥部位,尤其聯合用藥時,不得隨意加大使用劑量。探究引起這起小尾寒羊出現副反應的原因及治療的正確性就必須深刻剖析伊維菌素、阿苯達唑的藥理功效、用途、使用劑量、毒副作用等進行類比分析,同時必須了解伊維菌素稀釋佐劑的毒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