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迎春
摘 要: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在整個教育領域引起了一系列的變革,技術和教育的結合已經成為一種必然趨勢,當然也引領了教育現代化和信息化發展。跨媒介閱讀逐步成為初中語文教學改革的趨勢和內容,為閱讀教學的創新改進提供了有力支持,當然也有助于轉變教師的傳統教學觀念,促使教師對跨媒介閱讀的特征與優勢進行挖掘和發揮,從而為學生創造更加優質的閱讀環境,幫助學生明確閱讀的價值,并為促進學生深度閱讀提供保障。初中語文教師應該以新課標為指導,增強學生對跨媒介閱讀的認知水平,同時還應該在核心素養觀念的引導之下變革閱讀教學活動,讓跨媒介閱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落地。
關鍵詞:初中;語文;跨媒介閱讀;課堂;教學
跨媒介閱讀是一種多介質組合交叉的閱讀模式,是一種能夠打破傳統平面閱讀的新型策略,可以改變過去單一化的閱讀表達形式,促進對閱讀內容的延展和不同形式閱讀信息的整合,更有助于刺激學生的感官,提高學生的體驗感,打造開放性的閱讀課堂,并讓學生在各個媒體的靈活互動中方便迅捷地得到有價值信息。對于初中生來說,跨媒介閱讀是一種新事物,也是能夠提高學生興趣和動力的閱讀模式,可以有效迎合當前的核心素養教學要求,順應語文教學改革需要。初中語文教師應該把跨媒介閱讀作為增強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支撐和保障,積極創新閱讀教學活動,加大對學生的教育渲染,構建更加完善科學與現代化的閱讀教學體系。
一、跨媒介閱讀的特點
融媒體如今已然成為傳媒發展改革的重要趨勢,在這樣的改革發展進程中,顯現出新媒體和舊媒體的全方位結合,同時也在彼此補充,實現資源的互通共享,為現代教育創新發展帶來了支持。跨媒介閱讀是融媒體視角下改進閱讀教學的重要方案,具備廣闊的推廣應用前景,為促進這一閱讀教學模式的推廣,必須明確其特征。第一,審美追求視覺化特征。在傳播技術日益創新和進步的背景下,各種各樣的媒介手段逐步走向融合。當下的閱讀不再只是單純的文字閱讀,也包括圖像、視頻、動畫甚至是虛擬現實,越來越側重對讀者的視覺感官刺激,并且獲得了不同以往的更高的閱讀量。這樣的結果證明當下的跨媒介閱讀表現出審美視覺化的特征,不過我們也需要看到在重視閱讀視覺審美的同時,還應該進一步重視深度閱讀的開展,對學生的閱讀思維進行不斷拓寬,以免給閱讀活動帶來不良影響。第二,價值取向個性化特征。在融媒體環境下,信息獲取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一方面,獲取信息的路徑得到大大拓展,信息量呈現出幾何增長的狀態,有效滿足差異化人群的閱讀需求,讓個性化閱讀顯現出廣闊空間。另一方面不同讀者擁有不同的角度,在閱讀文章的理解分析當中,也表現出明顯的個性化,根據個人的感受體驗展開對文本的創新思考,不僅能夠讓文本內涵更加豐富,還可以對自我世界進行有效拓展。跨媒介閱讀可以充分滿足讀者的個性化需求,而且也特別提倡對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分析與判斷能力進行培養,不過這里所說的閱讀個性化并非完全意義上的自由化閱讀,而是要尊重文本的表達。第三,經典閱讀邊緣化特征。新媒體的快速發展以及普及應用,讓文化信息的傳播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如今人們可以依托多個社交媒體平臺開展碎片化閱讀,更加注重信息流動,缺少對單調沉悶文本的閱讀耐心,導致經典閱讀邊緣化。不過經典著作威嚴大意,蘊藏著深厚豐富的思想,是非常寶貴的財富,有著很高的閱讀價值。
二、初中語文跨媒介閱讀課堂教學的優勢
跨媒介閱讀是新課改背景之下,對語文教學活動進行創新實施,改革閱讀教學指導的重要措施,而且擁有不同于傳統閱讀教學的顯著優勢。把跨媒介閱讀課堂教學應用到初中語文教學當中的優勢作用體現在:第一,跨媒介閱讀擁有非常新穎的形式,因而可以增強初中生的閱讀興趣,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改善。相較于傳統的閱讀形式來說,跨媒介閱讀無疑是很新穎的,更加契合初中生的喜好與閱讀需求,可以讓學生用新鮮媒介手段投入閱讀,擴大閱讀量,為學生的讀寫能力提供幫助。第二,跨媒介閱讀的效率很高,能夠滿足學生在任何時間地點開展即時閱讀的要求。在快節奏的背景下,學生的碎片化閱讀需求逐步增加,而跨媒介閱讀就可以滿足學生的便捷化閱讀需要,并讓他們的閱讀突破時空限制,順利發展學生語文素養。第三,跨媒介閱讀能夠刺激學生的各個感官,依托多樣化手段提升美育質量。初中生對新事物非常好奇,而跨媒介閱讀能夠讓學生的多個感官受到良好刺激,獲得最直接的閱讀體驗并感受各種各樣美的要素,確保美育教育的滲透效果。第四,跨媒介閱讀能夠助力學生從不同角度出發理解文本,促進學生思維發散。跨媒介閱讀強調多重解讀文本意義,可以讓學生自主選擇差異化的閱讀方式,增加學生閱讀獨立性,讓學生一邊閱讀一邊進行發散性思考,順利完成閱讀任務。
三、初中語文跨媒介閱讀課堂教學的實踐策略
1.運用媒介作品優化閱讀氛圍
對初中階段的語文教材進行整體分析后,發現大部分的閱讀文本均和大眾傳媒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這無疑為跨媒介閱讀的順利實施提供了良好條件。教師為了打造優質的跨媒介閱讀課堂,應該積極運用優質的媒介作品,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讓學生在良好環境的熏陶之下抓住閱讀時機,感受閱讀樂趣。教師可以根據閱讀文本的內容進行媒介閱讀的開發。在大眾傳媒日益發展的背景下,教師應該明確跨媒介閱讀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方面的意義,并把教材內容作為立足點,給學生提供優質的跨媒介閱讀條件。比方說在學習毛澤東的《紀念白求恩》時,教師就可以給學生提供和文本歷史背景有關的圖片、報刊、影視片段等資料,并讓學生以這樣的媒介資源為參考,投入閱讀思考與研究,對文章的背景以及體現出來的內在情感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同時針對學生在對媒介信息進行處理過程當中顯現出來的共性問題,教師需要有意識培育學生的批判思維,增強學生的媒介意識,讓學生能夠在持續學習和鍛煉當中形成良好的媒介能力。
2.開展混合學習整合線上線下
混合式學習是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備受推崇的一種學習模式,不僅可以幫助初中生在現代信息科技的支持之下,借助線上與線下方法投入學習過程,還可以促使學生在多樣化智能終端平臺幫助之下有效投入閱讀活動。所以在新時代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師要對跨媒介閱讀課堂進行建設,不僅要重視線下閱讀的開展,還需要提高線上閱讀能力,注重線上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并把線上和線下教學結合起來,給學生提供更加優質的跨媒介閱讀體驗,增強學生對多種媒介平臺的認識,形成對閱讀對象的深入理解。線下閱讀主要是依托閱讀課堂,在教師引導之下,促使學生深入解讀和分析文本,并掌握閱讀方法與技巧。線上閱讀則更加側重于自由討論和辨析,讓學生的表達自由得到尊重。例如,在教學《回憶魯迅先生》時,教師就可以在線下閱讀課堂上帶領學生跟隨閱讀者的思路,加強對魯迅先生的理解,幫助學生梳理寫作思路,掌握作者的寫作技巧和方法。在線上的自由討論環節,教師可以根據文章的主題思想設置思考題,并讓學生自主研究討論和踴躍表達,在自由互動當中確保跨媒介閱讀的質量。
3.堅持任務驅動增長閱讀能力
跨媒介的閱讀可以給初中生的語文學習特別是閱讀能力的提高帶來強有力的支持,不過也有一定的隱患存在,比方說很多學生因為習慣了碎片閱讀,很容易失去對深度閱讀的動力,而且網絡環境復雜而又開放,極容易讓缺少閱歷和是非分辨能力的初中生迷失自己,誤入歧途。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應該挖掘跨媒介閱讀優勢,找準閱讀教學目標,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方法,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發展。比如教師可以組織開展專題式閱讀,幫助學生對同類文章進行系統綜合完善閱讀技巧,開拓學生的知識面。專題式閱讀的基礎和前提條件就是選擇專題,比方說,古典文學名著閱讀、近現代散文閱讀等等。在確定了專題之后,教師可以指導學生結合專題給定方向,開展定向性的閱讀信息收集,積極運用各種各樣的媒介平臺收集資料,然后組織開展辯論、競賽、小組合作討論等閱讀活動,帶領學生做好閱讀內容的深層次挖掘,運用這種任務驅動的方式,提高學生跨媒介閱讀的積極性。
4.整合媒介資源提升閱讀水平
伴隨現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不管是傳統媒介還是現代媒介,都開始在語文教學當中應用文本閱讀,這已然不是閱讀教學唯一形式。于是教師應該做好對各類媒介資源的整合工作,通過跨媒介閱讀的方法,保證學生的閱讀質量與效率。教師要想整合各類媒介資源并體現其優勢,就需要加強對影像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教師在選擇資源的過程中需要結合課程內容做好影視資源的篩選,保證所提供資源的針對性,突出資源的教育價值。比如在《水滸傳》的名著閱讀指導課程上,教師就可以選擇影視劇作品《水滸傳》當中的經典片段,切實將文學作品用視頻資源的方式搬到課堂上,加深學生的印象,讓學生對我國的古典名著作品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師可以為學生介紹導演鏡頭使用和畫面寓意的內容,并讓學生一邊觀看一邊進行劇評的寫作,然后鼓勵學生對文學名著進行認真閱讀和影視資源進行對照分析,讓媒介資源在整合當中顯現出更大的教育價值。
四、結語
現如今初中生媒介化生存顯現出鮮明的跨媒介特征,當然學生的語言實踐也顯現出全新的面貌,語文素養不管是在內涵還是在外延上都得到了拓展。在這樣的情況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需要應時而變,積極改革閱讀教學方法為學生適應社會媒介發展奠定基礎。跨媒介閱讀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提出的新型閱讀模式,可以體現出信息技術的改革優勢,也能夠彰顯媒介發展,給當前語文閱讀教學帶來良好保障。初中語文教師應該將引導學生增長媒介化生存能力作為重要出發點,積極依托多樣化的媒介手段,創新閱讀教學活動,從而讓學生在跨媒介閱讀當中獲得更大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耿文超.跨媒介,跨入精彩世界——“跨媒介閱讀與交流”任務群活動實踐[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8,(22):16-19.
[2] 任明滿,鄭國民,王彤彥.“跨媒介閱讀與交流”的內涵、實施策略與挑戰[J].語文建設,2018,(28):4-8.
[3] 韓玉.高中語文“跨媒介閱讀與交流”教學研究[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2019,(08);96-97.
[4] 顧之川.跨媒介閱讀與交流:教材、教學及評價[J].語文建設,2018,(34):17-21.
[5] 程元.對“跨媒介閱讀與交流”學習任務群的理解和思考[J].語文建設,2018,(28):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