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彤鑫
摘要:為了增強工會工作對企業主業的植根性,需為工會工作的開展尋找具體的主業切入點。本文以工會工作與后勤保障相聯動為主題,便將后勤保障工作納入到了支撐工會工作植根性目標實現的范疇。二者聯動的措施為:明確工會工作的職責邊界、加強工會干部的專業建設、突出工會的組織動員職能、創新二者聯動的組織形式。
關鍵詞:工會;后勤保障;聯動;國企
0 ?前言
新時期,加強國企工會組織建設成為了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在使工會工作與企業主營業務發展相融合的要求下,當前可從工會工作與后勤保障相聯動的措施構建中入手。理由在于,工會組織是企業職工利益的代表者,而后勤保障程度的優劣又直接影響著職工工作狀態的好壞,所以在二者之間形成相互聯動的常效機制,不僅能為工會工作的開展創建堅實的主營業務基礎,還能為工會工作職能的發揮提供條件。企業后勤保障的工作內容較為繁雜,結合筆者所在國企的主營業務類型,本文將聚焦后勤保障工作的外聯及職工各項活動的組織。建立二者相互聯動的關系,關鍵需形成雙向互促的影響因素,即工會工作能助力后勤保障工作的開展,后勤保障工作要求又能增強工會工作的企業主業植根性。基于以上所述,筆者將就文章主題做以下闡述。
1 相關研究述評
1.1 相關研究概述
近年來,有關國企工會工作的主題不斷涌現。這里筆者選取代表性的研究觀點進行概述:(1)有研究認為,國企工會工作作為企業發展進程中的后勤保障力量,在當前形勢下國企工會工作要牢牢把握深化工會改革創新的正確方向,在推進改革創新工作中要堅持求真務實、真抓實干、因地制宜的方法,將國企工會工作真正深入到職工階層去。(2)有研究以樣本國企的工會工作開展為案例提出,工會工作應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以突出政治引領、忠誠黨的事業、竭誠為職工服務為導向,按照“一年強基礎,兩年穩提升,三年促優化”發展思路,一步一步提高工會工作水平,努力發揮好工會在企業和職工之間的橋梁紐帶作用,在推進企業改革發展的同時維護職工權益。(3)有研究認為,應將社會工作學、社會心理學、社會教育學、工會學和法學等多種學科知識和工作方法有機嵌入基層工會和企業職工群眾服務之中,探索了“五工聯動”的工會社會工作模式。
1.2 相關研究評析
不難知曉,上述研究所形成的觀點為本文的立論提供了啟示。然而,這里筆者也需指出,目前主流研究固然已經重視工會工作與企業主業發展之間的關聯性,但在具體研究中卻較少將與之關聯的主業具體化,進而所形成的研究觀點在指導國企工會工作時,卻缺少了說服力與引領力。筆者認為,首先需深刻把握工會工作的職能定位與工作常態,然后努力發揮工會工作在維護職工權益時的職能作用。最后,以此來尋找工會工作與企業主業發展之間的契合點。顯然,建立企業工會工作與后勤保障間的聯動關系便成為了應有之義。
2 制約二者聯動的影響因素分析
具體而言,制約二者聯動的影響因素分析如下:
2.1 工會工作的專業壁壘因素
本文以外聯和職工各項活動的組織為后勤保障內容,實踐表明,若要有序開展這兩項后勤保障工作,需形成專業化的工作團隊,且團隊成員還需擁有與之相關的專業知識。筆者所在國企的后勤保障部門固然擁有以上兩大要件,但企業中的工會組織則受限于自身的專業屬性,使之在與保障部門對接時面臨著專業壁壘因素的制約。受該因素的影響,工會工作在應對后勤保障之需時可能存在時滯,甚至會因信息轉換錯誤而阻礙后勤保障工作的開展。
2.2 后勤保障的技術關聯因素
所謂“技術關聯”是指,企業的后勤保障工作不僅具有內在的專業性,也需得到各部門之間的協助。如,在開展外聯工作時需得到總經辦的協助,在開展職工活動時則得到人力資源部門的協助。受到技術關聯因素的影響,工會工作在與后勤保障相聯動時,則會面臨工作著力點較為分散的困境。如,在外聯工作方面工會組織需與總經辦對接,在職工活動的組織中需與人力資源部門接洽。基于企業工會工作所擁有的組織資源現狀,應時完成上述對接和接洽工作實屬不易。
2.3 二者相互作用的協調因素
在建立二者相互聯動的關系時,還需將國企內部的職能化組織架構納入考察范疇,因工會與后勤保障部門分屬不同的職能組織,所以二者在相互聯動時勢必會受到職能壁壘的影響,但目前在諸多國企內部并未形成破解上述職能壁壘的協調機制。由于缺乏這種協調機制,便會使工會工作與后勤保障間的聯動流于形式。在實踐中,后勤保障部門會拒斥工會組織的對接,工會組織也會在對接中陷入左右為難的境地。
3 二者相聯動的措施構建
根據以上所述,在問題導向下二者相互聯動的措施構建如下:
3.1 明確工會工作的職責邊界
在使工會工作植根于企業主業之中時,需根據具體主業的工作內容明確工會工作的職責邊界。本文以工會工作與后勤保障相聯動為主題,則需根據后勤保障的工作內容,逐一明確和細化工會工作的職責。筆者建議,針對“外聯”可將工會工作職責界定為,搜集外聯人員的工作意見和建議,并匯總整理后向企業黨委呈遞,以形成基層單位與企業黨建之間的信息中樞。針對“職工活動”可將工會工作職責界定為,協助后勤保障部門組織和動員職工參與各項活動。
3.2 加強工會干部的專業建設
為了使二者的相互聯動向縱深發展,企業需加強對工會干部的專業建設。這里的專業建設主要采取兩種途徑展開,具體的措施為:(1)由企業黨委牽頭、由人力資源部門具體組織,并由后勤保障部門的專業人員擔任講師,以專題培訓、后勤保障工作流程觀摩、與后勤保障人員面對面交談等形式,在短期內提升工會干部的專業意識和專業知識儲備。(2)從整體視域下將后勤保障納入企業主業戰略發展之中,以課題形式為工會干部的“干中學”提供問題導向。
3.3 突出工會的組織動員職能
企業工會組織隸屬于黨委管理,這就要求工會工作需體現出自身的專業屬性。為此,在建立二者相聯動的關系中,需突出工會的組織動員職能。該職能不僅作用于后勤保障的外聯工作,也作用于職工各項活動的組織工作。具體的措施為,首先使工會工作的組織動員職能作用于黨員職工,再通過黨員職工的先進示范效應來帶動其他職工,最終在后勤保障部門形成“鰱魚效應”以增強部門的工作活力。
3.4 創新二者聯動的組織形式
為了打破企業內部的職能壁壘,又不改變企業內部現存的組織架構形態,那么則需創新二者聯動的組織形式。筆者建議,在專項后勤保障工作中可采取項目制的形式,將工會干部納入到項目小組之中,以“近距離”的崗位合作來促進二者的聯動,并在二者的聯動中深化工會干部對后勤保障工作特性的理解。
4 結語
本文認為,首先需深刻把握工會工作的職能定位與工作常態,然后努力發揮工會工作在維護職工權益時的職能作用。最后,以此來尋找工會工作與企業主業發展之間的契合點。因此,建立企業工會工作與后勤保障間的聯動關系便成為了應有之義。二者相聯動的措施可圍繞著:明確工會工作的職責邊界、加強工會干部的專業建設、突出工會的組織動員職能、創新二者聯動的組織形式等四個方面構建。
參考文獻:
[1]謝翔.基于當前形勢下國企工會工作創新分析[J].科技風,2019(6):203-204.
[2]楊文祎.國有企業基層工會組織作用的探索——以中咨集團工會近三年發展為例[J].活力,2021(6):56-57.
[3]謝建社.創新工會社會工作服務的“五工聯動”模式[J].大社會,2019(2):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