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霖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9-242
進入三年級,讓學生提筆寫作文,仿佛比整天還難,根據我多年來語文教學的實踐,我覺得讓三年級的學生寫好作文,不怕寫作文,其實并沒有想象的那么難,關鍵是發揮老師的引導作用,讓學生快速學會寫作文。
面對農村學校的孩子,學生語文知識積累有限,課外閱讀量幾乎為零,見識少,多數學生除了課堂上學到的字詞外,幾乎什么也沒有了,面對寫作就會頭疼,寫上簡單的幾句話還會錯別字連篇。有的學生雖然有話可寫,但不知道怎樣將口語轉化成書面語言,更別談怎樣表達得生動形象了,這就需要老師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打開學生思路,開啟寫作的大門,讓每一個學生愛上寫作文,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一、 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利用我們的地方優勢,在每次作文前,都安排學生感興趣的實踐活動,讓每個學生都充分參與到活動中,盡情玩耍,充分感受活動帶來的快樂。為了不給學生任何壓力,能讓學生完全投入到活動中,我們在活動前,都不會告訴學生與作文有關。比如在教學《我的課余生活》就安排了學生感興趣的吹泡泡,讓每個學生盡情玩耍,玩耍過后,再通過聊天的形式,讓學生與教師充分交流,聊自己最開心的片斷,這次作文,在教師的指導下,每個孩子都有話可寫了,在這樣的基礎上鼓勵孩子大膽寫,不要怕寫得差,你怎么玩就怎么寫,寫得讓別人讀懂了,你就成功了。
另外,我們還可以通過實物、教育、游戲、表演故事來調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有寫作的欲望,尤其是寫事的作文,學生天生就是有故事的人,學生就是故事的發生者,他們就是故事的主要人物,所以,對三年級的學生來說,寫事的文章,不贊成學生瞎編亂造,就讓學生把這樣的作文當成自己的故事,當成故事分享課,只是這個主要人物是自己,講清楚起因、經過、結果。這樣,再加上三年級學生的本性,喜歡故事,這樣學生就會有極大的興趣,寫出來的作文也不會空洞了。
二、在語文講讀課文中貫穿著作文的教學。
每單元安排的講讀課文教師與本單元的作文內容密切相關,所以在教學講讀課文時,結合本單元的作文適當做些小練筆,這樣有利于學生寫作,比如我在教學三年級上冊二單元作文寫一個人時,就本單元的幾篇課文讓學生分別練習片斷,比如在講到《灰雀》課時,課文中人物對話,讓學生分析把提示語放在人物對話的后面、前面,或中間有什么不同,領悟到這樣錯落有致,形式更優美,學生便躍躍欲試。當講到《奇怪的大石頭》時,我便讓學生模仿人物動作、神態,并要突出人物的一個特點,先讓表達能力強的學生口頭示范,再讓學生練習,效果不錯。當寫到該單元的寫人物的作文時,再把我們前面的片斷練習,在老師的指導下,加上開頭、結尾,整理通順,前后連貫就了一篇不錯的作文。
三、把語文作文教學同我們的其它各學科聯系起來。
學生要善于觀察周圍的事物,把自己喜愛的動物、景物、物品等通過繪畫的形式表達出來,小學生都有非常豐富的想象力,再加上他們對繪畫遠比寫作文覺得輕松,把自己覺得美好的東西畫出來,再來用語言把自己畫的內容表達出來。這樣就容易多了。比如在教學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作文寫一處景物,我們的學生從小生活在農村,看到的就是樹呀,果園,菜園等,我先讓學生們畫出你認為秋天最美的景色,學生們興致勃勃紛紛畫出自己家的菜園呀,果園呀,再加上顏色,精美的圖畫一會兒就展現在眼前,再讓學生所自己的圖畫按照一定的順序講出來,這樣就好像我們一、二年級的看圖寫話,學生就容易多了,再這樣的基礎上,老師再來指導這次作文,再描寫圖上內容時,可以展開豐富的想象,有順序的描寫,這樣一篇不錯的作文便呈現在我們的眼前。
四、 注意學生語言的積累。為更好地把作文寫好打下基礎。
農村孩子課外讀物少,課外知識幾乎為零,老師除了鼓勵學生有條件的借書或買書看,更多的是要讓學生從我們手中的課本上積累優美的詞句,并大致明白其中的意思。我鼓勵學生可以把我們課文中學到的成語、古詩或優美句子,能恰當地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很多學生作文一開頭就開始記流水帳,我鼓勵學生可以把我們抄來的與這次作文題相符合的優美句子,作為作文的開頭結尾;我還經常對學生說,我們喜歡的歌詞也是表達情感的優美句子,也可以適當用在自己的作文中,剛開始有的學生不會用,有的學生怕用錯,我鼓勵學生多背,多查,明白意思后大膽用,有用得好的我經常在班上點明表揚,并展示給全班,這樣學生逐漸明白,光用自己的話還不行,還可以利用別人的話,讓自己的作文更優美,這樣幾次下來,學生的作文增色不少。
五、 鼓勵學生自己的作文自己修改,讓學生在相互學習中提高。
對于初學寫作文的孩子來說,有時老師講的道理學生不一定明白,但只有通過實踐才能發現問題,學生作文的進步,可以通過讀好的作文自己明白怎樣寫得理好,可以通過修改別人的作文明白不足之處,這樣取長補短,許多學生在小組相互討論,動筆修改別人的作文后自己的作文水平也就有了較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