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一恒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9-372
體育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環節,是學校文化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體育是集學生身體及心理健康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科學文化教育于一體的一門必修課程,是學生學習掌握體育知識、技能,發展身體,增強體質,增進健康的教育活動,是對青年學生進行培育和塑造的一個重要過程。
隨著學校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學校體育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為了更好地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學校體育工作,筆者對眉山市東坡區實驗中學體育教育現狀進行了調查分析。
一、東坡區實驗初中體育課的開展現狀
(一)課堂教學方法與學生喜愛體育課的情況
眉山市東坡區實驗中學體育課每個班級每周三節。課堂教學組織形式是在體育教學中占主導地位,一個良好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學習體育知識、體育技能和教師教的積極性,根據觀察訪談法、調查問卷法得出東坡區實驗中學體育教師的教學方法單一,模式固定,從熱身跑到徒手操再到各種體育練習基本都一個模式,在上體育課的過程中只有少數教師把體育游戲安排在課堂中。教師在新的教學模式上沒有進行研究和升級學習,導致學生學習體育課的興趣和喜愛程度慢慢降低,最后出現對體育課枯燥無味厭學的表現。由表1可以看出學生還是比較喜歡上體育課的,但是絕大部分原因是出于體育課可以自由活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這些認識都是學生對體育課表面的認識,并沒有真正認識到體育課是學習體育技能、體育知識培養自己對體育運動興趣的一門課程。學生認為體育課學習的技能都是為了中考體育而去學習的,還有小不部分學生認為體育課就是負擔,這是因為學校把學習文化知識放在主導位置的原因,把學習分數作為唯一標準來衡量學生成績好壞。由于體育列入中考的原因,眉山市東坡區實驗中學學生對上體育課的態度表現還是比較良好的。
(二) 男女生喜愛體育課差異明顯
從喜愛體育課的程度上看,男女生對體育課喜愛程度有明顯差異,有79%的男生是非常喜歡或者較喜歡上體育課,而女生有48%是非常喜歡或者喜歡上體育課,從數據上看,男生對體育課感興趣的明顯多于女生,值得注意的是對體育課一般的女生占了將近一半達到40%。
(三) 師資力量不足
眉山市東坡區實驗中學在校學生3300多人,而在校的體育教師只有8名,其中體育專業體育教師4名,非體育專業教師4名,非體育專業教師都是其他學科教師擔任。體育專業教師能很好的展示體育技能和教學,而非體育教師上課教學模式固定簡單,集合—熱身運動—解散,而且示范動作不到位、不標準,學生在運動過程中產生了錯誤的技術動作,也不能及時糾錯,導致學校大部分學生運動姿勢不正確,千奇百怪的姿勢,學生的在運動中就不能得到進步,打擊了學生對體育運動的積極性,進而影響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
(四)教學觀念陳舊
體育課在有些文化科目老師看來體育課有無都一樣,只要學生有課間休息,往往忽略體育活動的過程,不能激發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和愛好,使體育教學不能很好地展開。學校領導對于體育這塊,忽略了對初一初二學生的重視,對初三學生則非常重視體育課的安排,因為中考體育分值加大,學校重視的是體育分數而不是體育課,忽略初一初二學生的體育課,認為應付體育考試用初三一學年時間就夠了,初三學生在上體育課時基本一節課是得不到休息,全是高強度的訓練,結果就是學生在上文化課時注意力不能集中,顯得非常疲勞,往往得不償失,事與愿違。
二、對策和建議
(一)加強師資力量建設
體育教學師資嚴重不足和缺乏,學校要逐步配備具有體育專業知識的人才,多開展本校學術交流會,公開考試招聘教師也是解決師資力量不足的有效途徑之一,國家每年都會有中小學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簡稱“國培計劃”,學校應組織教師參加“國培計劃”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
(二)更新豐富教學觀念
學校從領導到教師要改變以前舊的教學觀念,逐步圍繞“健康”“安全”為指導思想開展體育教學,改變以前傳統的教學觀念,教師要有針對性的開展體育教學,主要是圍繞學生的情況來設計一堂課,根據學生喜愛的體育運動進行教學,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上課積極性,同時也要注意學生在上課時運動量的合理分配,做到既能鍛煉身體,又不影響學生上文化課精力。
(三)豐富體育教學內容
學校應改變以前傳統的教學模式,要有創新意識,多開展一些新穎的運動項目,如在體育教學中多開展體育游戲環節,組織競賽活動,營造民主、寬松的 課堂教學氛圍,培養學生在體育運動中的創新思維,充分調動學生運動的積極性,前提是一定要注意安全問題,學生應該在教師所能控制的范圍內。
參考文獻
[1]王則珊.堅持正確方向,深化學校體育教育改革[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7.01.25– 96.
[2] 毛振明.體育教學改革新視野[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4.1:9 – 170.
[3]蘇家本.巢湖市中學體育教學現狀的調查與對策研究[J]南京師范大學2007.
[4] 陳志山.中小學體育教學改革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體育學刊.2003.10–3
[5]毛振明.體育教學改革新視野[M] .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1.9:110 – 230.
[6 ]張力為[著].體育科學研究方法[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6-5.
[7] 毛振明.探索成功的體育教學[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8] 王華倬.論新中國中小學體育課程的演變過程及其發展趨勢[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9:1229-1231.
[9] 余學好.新課程標準下體育教學改革的基本思路[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27–5
[10]任曉旭. 修文縣初中體育課的開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 期刊論文 當代體育科技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