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俊旭
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人類的智慧和文明孕育出手工技藝文化,它們是寶貴的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同樣孕育出大量的手工技藝,玉雕就是其中之一。歷經各朝變遷,無數能工巧匠不斷傳承,將玉雕文化發展到空前高度。如今,玉雕文化已經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深深融入中華民族的禮俗和文化中,成為每個朝代文明與智慧的歷史見證。隨著各種傳統文化的不斷發展與創新,傳統玉雕傳承發展遇到瓶頸,面臨著各種新問題。怎樣才能夠為時代所接受?怎樣才能夠繼續傳承發展呢?這些都需要不斷探索與思考。因此,探討傳統玉雕的傳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從新石器時代開始,人們就制作各種玉石物品。隨后,用刀斧雕刻成飾物,逐漸成為玉玩。上古時期,玉雕藝人比較崇尚樸拙、抽象之風,到中期就將雕刻和繪畫結合起來,讓玉雕更具有具象之風;到近古時期,玉雕技藝得到進一步發展,此時玉雕作品貴氣十足、造型典雅。縱觀歷史,傳統玉雕文化對人們生活具有重要影響。比如在《禮記》中就提出:“玉不琢,不成器。”將玉比喻成人,玉雕成為承載人文精神的物體。玉雕因為歷史悠久,逐漸在世界藝術長河中占據重要地位。
19世紀40年代后,因受戰亂影響,一些傳統技藝發展停滯不前,自然玉雕傳承也受到影響。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社會安定,國富民強,百姓安居樂業,傳統玉雕傳承再次受到重視。如今,玉雕作品遍布各階層人群,成為尋常百姓家中的重要飾品。在玉雕市場上,各類產品能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而且玉雕的材質及主題更加豐富。
為什么玉雕文化受到人們喜愛?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其藝術價值。結合研究,其藝術價值體現在如下幾個層面。
1.展示出傳統文化基因
事實上,玉雕只是一件物品,但是卻能夠體現出傳統文化內涵。玉雕是文化現象的一種,能夠展示出君子之風,體現出含蓄美和儒家文化。只有真正具備這種內涵,才能夠真正傳承玉雕文化。雖然傳統玉雕屬于工藝美術,但是工藝是基礎,只有文化才能夠讓人們長喜不厭,才能夠支撐這種工藝長期發展。
2.定義了表現語言
傳統玉雕主要是通過體塊、面、線進行表現,既與其他各類藝術密切相關,又具有獨特風格,特別是線、面表現形式,有別于其他藝術語言。雖然當代玉雕蓬勃發展,但都是在傳統玉雕基礎上不斷改良與完善。現代工具的出現,有效提高了制作效率,但并非從根本上去轉變主體面貌。無論是傳統還是現代,都是通過體塊、面、線來展示。
3.界定了作品的表現題材
題材體現心理需求,樣式影響審美需求。在新石器時代,通過神情表達權力,漢代后走向世俗。在世俗化歷程中,有效降低了精神層面的高度;雖然大多數玉雕屬于精神消費品,但只停留于物質層面,忽略了其精神性。人類文明發展必須繼承傳統,在傳承中不斷創新。
從對相關文獻的分析來看,傳統玉雕在傳承過程中應體現其藝術價值。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人們對藝術的喜愛及追求有所變化,怎樣結合時代發展需求不斷傳承傳統玉雕呢?
傳統玉雕主要通過作品體現吉祥寓意,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依然喜歡通過作品寄托吉祥寓意,同時也希望體現時代特色與個性追求。因此,要促進傳統玉雕文化發展,就必須考慮到時代需求,要與時俱進,雕刻工匠不僅要傳承傳統玉雕,還必須不斷開拓創新,將時代氣息注入進去。
一件好的作品必須能夠與觀眾產生情感共鳴,從生活中挖掘主題,但是作品蘊含的思想要高于生活。對于傳承者而言,必須認真體會傳統工藝寄托的情感,還要思考當代人的情感需求及生存現狀,將個人思想融入技藝中,通過作品來體現主題,將作品的內涵進一步豐富。只有深入思考,所創玉雕作品才具有靈性,才能夠得到觀眾的認可,才會成為玉雕精品。比如唐木所創《童年的記憶》表現出童年生活,這種題材貼近現實生活,能夠讓觀賞者產生情感共鳴,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能夠得到欣賞者喜愛。
玉雕師傳承傳統文化無可厚非,但是還必須在傳承基礎上不斷創新,因為任何人都有視覺疲勞,如果各種玉雕都是一成不變,或者依然是傳統主題和模式,再好的藝術作品都會厭倦。因此,傳統玉雕要傳承發展,必須高度重視創新。在創作玉雕作品時,應該引入現代理念,體現出現代藝術理念。玉石是創作的基礎,品質各異,但是無論哪種品種,都必須恰當設計,讓其獨具藝術魅力,具有獨特的美學價值。在傳承發展中,并非工藝越繁雜越精細就越好,只有真正為內容服務,才能夠體現出藝術價值。在傳承過程中,切忌為“炫技術”而創作,即便勉強創作出來也不可能成為精品,而且創作手法也要與時俱進,傳統所用圓雕、微雕及浮雕等技法,都應該持續傳承,同時還必須與現代3D掃描、數控等各種技術相結合,以此體現出作品的主題。在創作時,玉雕工匠應該遵從“材美工巧”的理念,依據內容合理選擇材料,合理引入現代藝術手法,采用多種工藝展示出作品的美。
傳承不是全盤接受,也不是全盤照抄,更不是一味模仿,必須打破常規,要多借鑒其他各種古法與技藝。傳統玉雕技藝已經傳承數千年,其中蘊含著傳統文化中的精華,為人們生活所服務。如果傳統玉雕脫離這塊沃土,必將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更不可能傳承發展,更無創新而言。雖然在傳承發展過程中大力提倡創新,但是也并非否定幾千年的傳統工藝,更不是否定傳統玉雕文化。玉雕藝人應該在傳統基礎上,汲取傳統玉文化的營養,融入現代元素。因此,要傳承傳統玉雕文化,首先要深入研究傳統玉雕文化,從中提煉出代表性元素,保留文化精華,還必須走出去,要學習其他各類藝術的長處,將其精華引入玉雕創作。
雖然藝術門類眾多,但是各類藝術所遵循的美學理念卻相同,這就是各類藝術能夠互相融合的原因。創作時,可借鑒青銅器、彩陶等各種工藝品的紋飾與造型。只有融合其他藝術元素,才能夠豐富傳統玉雕文化,才能夠促進玉雕文化不斷發展。
傳統玉雕藝術獨具魅力,深受人們喜愛,但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這門技藝的發展面臨著新的挑戰。因此,玉雕藝人必須認真研究怎樣傳承藝術,怎樣融合時代元素,傳承中不能全盤否定,也不能全部借鑒,要結合實況,深入挖掘其文化內涵,積極探索時代元素,讓玉雕不僅具有藝術價值,還具有時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