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鮑麗云
(作者單位系蘇州工業園區景城幼兒園)
幼兒園應著眼“生命”與“發展”,關注“健康”與“幸福”,依托課程游戲化理念,分批改造各類活動場地,嘗試開展快樂體操課程,并通過各種途徑加大教科研力度,不斷豐富、完善園所健康教育特色課程,提升運動效能,達成“讓運動成為習慣,讓習慣引領健康,讓健康成就美好人生”的愿景,為幼兒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快樂體操能發展幼兒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性、柔韌性和協調性,寓教于樂,使身體各部位得到鍛煉,增強幼兒的體質。現在,幼兒普遍生活條件好了,營養不良引起的發育遲緩現象逐漸減少,但是營養過剩導致的肥胖現象卻日趨增多,而且個別家長對肥胖兒的矯治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快樂體操在塑造幼兒形體美的同時,也能讓幼兒在音樂的熏陶下,提升節奏美、韻律美、姿態美,給人視覺的美感。
運動不僅可以健身,還可以健腦。參加快樂體操運動不僅能幫助消化、增加血流量、提高攜氧能力,還能促進大腦發育和智力發展。快樂體操還能鍛煉幼兒的承受能力、競爭能力、合作能力,培養幼兒堅強的意志品質,增強幼兒克服困難、戰勝困難的信心,陽光的心態、堅強的意志對將來孩子的終生發展都有著積極的作用。
幼兒園健康特色的建構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規劃先行、通盤考慮。快樂體操項目作為我園特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園在深入學習、分析園本實情的基礎上對其進行了科學規劃。
空間規劃因地制宜:戶外活動場地捉襟見肘,是許多黃金地段幼兒園會面臨的問題。為了更好地傳承與發展幼兒園健康教育特色,我園融入課程游戲化理念,不斷優化改造環境,讓環境成為課程的一部分。我們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合理規劃場地資源,通過地面發散、立體開發、空中延伸、共享互動等方式,從內而外打造“一室兩墻”(快樂體操、勇者攀巖、快樂健身)“一場兩廊”(綠蔭球場、體能拓展、叢林越野)等物質環境,開發各類樓梯運動,既提高空間利用率,又保障幼兒運動安全。
課程規劃科學合理:運動、生活、安全三位一體全力構建幼兒健康教育。體育運動是我園著力打造的重頭部分,目前形成了快樂體操、體能游戲、陽光足球三足鼎立的普及課程,以及十大運動社團為輔的興趣選修課程。由于快樂體操今年是第一次開設,我們對體操課程從目標愿景、硬件投入、師資配備、家校合作、學年重點、預期成效等多方面進行合理規劃。
師資規劃內外兼容:既有幼兒教師素養,又有體育專業技能的優秀師資是快樂體操課程得以有效開展的保障。園內通過招聘特色教師加盟、挖掘特長教師培訓,園外挖掘家長資源、聯合專業機構合作、結對兄弟單位支持,多方位物色、立體化培訓,形成內外兼容、各具優勢的體操師資團隊。
學期教育提倡高質量發展,快樂體操項目亦是如此,無論什么課程,教育教學質量是內容建設的生命線,是園所高質量發展的不竭動力,為此,我們以三個方面為抓手,不斷提升課程質量。
師訓持續不間斷。積極鼓勵教師參加園內外的各級各類體操培訓并把學到的知識分享給其他教師;持續開展線上培訓,讓教師聆聽專家講座;開展實操培訓。
教研聚焦真問題。課程開展以來,教師們課前觀看教學視頻,根據教案進行課程評審、模擬推演,運用課程游戲化理念,讓教研活動聚集真問題。如,幼兒一開展體操活動就特別興奮,教師應如何掌控課堂?教師們開展頭腦風暴,大膽表達自己想法,在相互碰撞中梳理思路。
專家引領解疑惑。對于大家都覺得困惑、依靠教師自己研討解決不了的問題,我們聘請專家通過當場示范教學、教師親身體驗、互動交流研討、專家答疑解惑等方式幫助教師成長。
馬斯洛認為,人的需要由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五個等級構成。讓幼兒、家長和教師看見快樂體操帶來的成效,是最好的激勵方式,能滿足其自我實現的需要。
幼兒參賽成果顯:我園積極組織幼兒參加各類體操項目比賽,每年都會取得很好的成績,孩子們胸前掛著的獎牌使大家都無比自豪,教師的干勁更足了,家長的支持更多了。
家長評價反饋好:從家長的積極參與程度、陪同參賽的熱情和對幼兒園快樂體操課程的評價可以看出家長的理念更新了,原有的擔心減少了,家園合作增強了。
我們會抱著“問題即課題”的研究精神,進一步梳理體操課程中的動作漸進序列,設計配套體能游戲,開發親子體操運動系列,形成快樂體操園本課程,真正實現師幼健康水平有新提高、體操競賽有新突破、體操人才培養有新進展、體操文化有新特色,充分發揮體操教育的育人功能,增強幼兒園辦園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