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陳楠
(作者單位系江蘇省鹽城市串場河小學)
開展多樣化的課外活動,可以為小學美術課程的教學帶來很多幫助和優化,不僅可以豐富課程教學內容,帶給學生更好的綜合學習感受與體驗,還可以提升課程教學的整體實效,讓美術課程的多元教學訓練目標更好地實現。教師在設計各種課外活動時要注重方式方法,對活動的內容要加以優化,活動主題既要和教學內容緊密關聯,又要能夠鍛煉學生的某方面技能,給學生提供更大的學習空間。在這樣的背景下,課外活動才能夠起到更好的實施效果,更好地培養與塑造學生的美術素養,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科能力。
小學美術課程的教學中涉及很多動手實踐的學習內容,這些內容給學生提供了很大的探索實踐空間,能夠讓學生通過各種方法學習嘗試。但是,課本中受篇幅的限制,對一個具體的學習活動在分析講解上相對簡單,對具體的知識要點的剖析也不夠深入,在這樣的背景下,學生很難僅僅依靠課本內容來實現對具體學習主題的深入掌握。這時教師就可以做一些靈活的教學補充,可以多組織學生開展各種趣味化的課外實踐探究活動,讓學生有更為廣泛的觀察和發現,并且更深入地鍛煉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教師要對這樣的活動進行組織與設計,要從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對活動內容和展開過程做良好的規劃。如果涉及工具的使用,還要提醒學生注意操作安全,并且讓學生掌握正確的操作使用方法等。只有做好充裕的準備工作,學生的課外實踐探究才能很好地展開,學生會在活動過程中有更多收獲與發現,這才是課外活動對美術教學起到的推動效果。
例如在完成“圖形印章”的教學之后,學生在課堂上掌握的造型構思、雕刻刀法等,可以在課外進行鞏固訓練。一方面,教師可以在課外組織相關的專題訓練,讓學生掌握更多的圖形印章制作方法,在實踐中嘗試如何去構思造型,并一刀一刀雕刻出雛形,直至盡善盡美。另一方面,這樣的活動形式也給學生提供了更大的探索空間,可以讓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得到充分展示,學生能夠在這樣的活動中感受到更多樂趣。教師可以有意識地組織大家開展這樣的課外活動,給學生提供一些具體的操作方向,并且提出相應的制作要求,隨后讓學生自由發揮。這樣的活動過程對課堂教學有很好的推動效果,可以讓學生有更多探索與發現,極大地提升學生對美術課程學習的參與程度。
加強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鍛煉,這在小學時期的美術課程教學中非常重要,很多學習主題都和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培養有直接關聯。小學生正處于思維快速發展的階段,對外部世界有非常敏銳的觀察與感受,能夠十分靈活地捕捉到各種有趣的事物。教師給學生提供更大的實踐探索空間,多設計這種輕松有趣的操作活動,可以讓學生將實際觀察感受到的各種內容以動手制作的形式加以呈現。這是學生自我表達的一種良好渠道,能夠讓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并且學科能力更強,這樣的訓練過程對從整體上鍛煉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很有幫助。
在美術課程的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對一些理論知識的理解,豐富學生的基礎知識積累,在具體的教學訓練中,激發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與創新性也十分重要,這會讓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得到激發鍛煉。教師除了要在課堂教學中關注學生思維的培養,也可以通過組織設計一些課外活動來達到這一教學訓練目標。教師可以在課外活動的設計中有意識地融入一些開放有趣的活動類型,讓學生的想象力有充裕的發揮空間。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推動學生有更多探索與發現。這些都是很好的課外活動形式,可以極大提升美術課學習的趣味性,鍛煉學生的多元學科能力,讓學生的核心素養有更明顯的提升。
比如學習了“飛機(二)”這部分內容后,教師可以基于這個主題給學生設計一些課外活動過程。在課堂上學生會在學習過程中認識飛機的基本構造、結構性能,還會初步了解飛機的作用原理等。要想讓學生的思維得到進一步拓展,教師可以在課外組織一些專題探討活動來達到這樣的訓練目標。比如,教師可以針對飛機的形狀、飛機的功能,鼓勵學生在現實飛機功能的基礎上,大膽想象,并用手中的筆畫出來。這樣的活動形式給學生提供了很大的探索實踐空間,學生的思維創新會有很好的表達空間,大家也會基于活動過程感受到美術課程學習的趣味性。
對美術課的教學實施過程而言,激發學生思維上的創新性極為重要,這是學生能夠很好地完成美術作品的制作,并且產生一些高質量習作的依托。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與開放性有很多方法,教師除了要在課堂上加強指導,也可以通過課外活動為學生提供更大的表達和呈現空間。在這樣的活動背景下,學生能夠做各種探索和嘗試,思維會受到更深入的激發,不僅會制作出各種開放有趣的習作,學生整體的思維素養和思維品質也會得到激發和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