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鐵毅
2020年春節期間,新冠肺炎疫情進入公眾視野。春節過后,以中國石化報為代表的各類機關報、行業報立即進入工作狀態,就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恢復經濟等內容展開宣傳,迅速形成強大的輿論聲勢,凝聚起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正能量。
以中國石化報為例,1月31日~3月23日的要聞版面幾乎全部為疫情防控主題,全面展現中國石化在疫情中的央企擔當。3月23日,中國石化啟動百日攻堅創效行動,促進生產經營全面回歸正軌。要聞等版面對百日攻堅創效行動進行大篇幅報道,為集團公司上下凝聚共識、堅定信心、咬定目標、苦干實干營造輿論氛圍,同時也體現出中國石化為帶動產業鏈復工復產,以及“六穩”“六?!弊龀龅姆e極貢獻。
其間,一、二版在美術編輯的全力支持下,根據全國防疫形勢的變化推出多個欄目、專題,適時調整宣傳重點,對引導輿論起到積極作用。
在中央層面,1月25日大年初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聽取疫情防控工作匯報。集團公司緊隨其后,于1月27日大年初三召開疫情防控工作緊急(視頻)部署會;1月29日,黨組召開學習會暨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會議。
1月31日為中國石化報春節后首次出報,一版頭條和報眼對集團公司春節期間的兩次會議進行報道,標志著疫情防控宣傳全面啟動。此后,還對黨組會、董事長在京調研等消息進行第一時間報道,疫情防控始終是重要主題。
分析:政治性。作為黨組機關報,中國石化報在黨組會議、領導調研等頭條中,重點將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精神在標題中進行突出,充分彰顯中國石化持續筑牢“四個意識”。
時效性。疫情期間,中央和集團公司黨組會議較多,中國石化報堅持在會議次日進行轉載或刊發,成為向基層傳達黨組精神的重要渠道,喉舌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作為國內年產近百萬噸的最大醫衛用原材料供應商,中國石化下屬各企業緊急調整排產計劃,優先保證防疫急需物資的生產和供應,并全力推動復工復產。對此,二版編輯將不同主題稿件分門別類,美術編輯將二版劃分為不同模塊,主題以抗疫情、保生產、保供應、保運行、抓復產為主,眾志成城、齊心協力、迎難而上等字眼在主標題中出現頻率最高,起到旗幟鮮明鼓舞士氣的效果,呈現出中國石化報作為黨組機關報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
分析:形成宣傳聲勢,展現央企擔當。首先在時間上形成聲勢,二版專題從春節后第1周的2月3日起,至春節后第7周的3月20日,持續時間長。其次在視覺上形成聲勢,主標題醒目,各模塊視覺上更為整裝,態度鮮明引領輿論導向。最后在題材上形成聲勢,從企業生產、營銷、保供等方面進行歸類,有效兼顧不同戰線在疫情防控中的做法,讓讀者公眾更多了解中國石化作為央企的責任貢獻。而此類專題的不足在于彼此之間缺乏聯動性,主題類似,具有同質化傾向。
疫情期間,員工的工作、生活受到不同影響。面對種種難題,黨員、干部、員工堅守崗位、沖鋒在前,有的走進社區協助疫情防控,有的緊急供油保障醫院施工建設,還有的積極協調醫衛原料助力增產口罩,關鍵時刻涌現出一大批最美逆行者。對此,一版、二版聚焦一線,報道員工的親身經歷,讓人感同身受。
分析:增強可讀性。從內容上看,對于一、二版而言,消息類報道一直占80%以上,對重點工作和成績等“面”上的內容報道比較充分。適當精選一些簡短的新聞故事進行刊發,對企業員工這些“點”的內容進行展示,讓版面內容富有縱深、更加生動,具有人文關懷,更能吸引讀者的關注和閱讀。
版面豐富性。從形式上看,一版傳統的新聞故事欄目,以及疫情期間二版新開設的員工行動欄目,能夠與“硬核”的消息互為補充,避免版面看起來單調。
3月24日,一版刊發百日攻堅創效行動啟動的消息,并第一時間開設《扎實開展百日攻堅創效行動 為實現全年目標打牢基礎》欄目。
一方面,對總部各部門、各企業進行約稿,進行組合式報道。另一方面,選取《應對低油價抓好高效勘探開發》《產銷緊密銜接統籌做好優化調整》《強化客戶意識打贏市場攻堅戰》等不同角度,對上中下游重點企業分別約稿,進行集納式報道。
分析:動作快。此類稿件主要報道總部各部門、各企業關于百日攻堅創效行動的思路舉措,展現各部門、各企業對行動的積極響應,這也是黨組機關報重要功能之一。
篇幅大。相較于以往的一版專欄,百日攻堅創效行動欄目篇幅較大,或占約半個版面,或發在頭條位置,并在美術編輯的精心設計下輔以圖片。顯眼的篇幅或位置,很好地凸顯百日攻堅創效行動的重要程度,有利于增加各企業讀者的關注度,為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奠定基礎。
領導干部論壇是一版長期開設的欄目之一,定期向企業約稿。在百日攻堅行動期間,領導干部論壇欄目聚焦行動開展情況,共刊發署名文章近30篇,并在欄題中注明“百日攻堅創效行動談”。
分析:主題進一步聚焦。以往的領導干部論壇欄目主題不限,包括生產經營、改革發展、科技創新、安全環保、黨的建設等等。百日攻堅創效行動期間,欄目圍繞如何取得生產經營和疫情防控雙勝利進行宣傳,凸顯了當下的重點任務。
頻次進一步增加。以往該欄目刊發頻率為一周兩次,百日攻堅創效行動期間頻率增加至3至4次,讓更多企業圍繞攻堅創效談思路、講措施,同時也是為給更多企業提供上稿機會。
百日攻堅行動開展一個月后,二版針對挖潛降本、開拓市場、安全生產、優化調整等攻堅創效重點任務組織專題,以一周一期的頻率進行刊發。
分析:專題之間具有較強聯動性。4個專題的主題各不相同,但都是圍繞攻堅創效重點任務展開,很好的體現了編輯部的意志。此類專題除了需要編輯組織稿件以外,還需要部門層面的統籌。
時,就是要把準新聞宣傳的時機。在疫情期間的宣傳報道中,除了來自中宣部、中國記協關于宣傳工作的指導和部署外,還有兩個可用于把握宣傳時機的風向標。
其一是新華社、人民日報、新聞聯播等央媒。以人民日報為例,作為黨中央的機關報,從文章內容、標題到篇幅都具有很強的指向作用,對于我們第一時間了解下一步的宣傳口徑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其二是黨組精神。黨組的重大部署往往會通過會議進行傳達,這通常也是中國石化報下步宣傳工作的重點。
度,就是要把握新聞宣傳的尺度。不同于社會上部分追求吸人眼球的新媒體,黨媒理應確保輿論引導適度而非過度。為此,在類似疫情這樣的重大事件宣傳應注重把握以下原則:真實性是基礎。尤其是在疫情這樣的緊急狀態下,很多事件為突發狀況,作為記者、編輯必須比平時更加謹慎地核實,這也是新聞的生命線。正能量是關鍵。在突發重大事件中,應提高政治站位,更多地弘揚主旋律。作為央企的黨組機關報,可從黨組部署、企業措施、員工行動等不同層面進行展現。不渲染拔高是保障。突發重大事件期間中往往會涌現出很多感人事跡、先進典型。在這方面的宣傳應尤為注意避免主觀色彩,多說事實。
效,就是要保證新聞宣傳的效果。就當下而言,媒體融合是提升傳播效果的必經之路。中國石化報也進一步增強融媒體意識,在助力生產口罩等稿件中附上公眾號、短視頻的二維碼,為讀者提供更加豐富的內容。
在媒體融合方面,仍有一些可努力的方向。一是進一步增強全員融媒體意識。以中國石化報為例,7月1日石化V視上線后,有越來越多的報紙編輯在策劃專題時,針對短視頻進行約稿。此外,各部門專門設有石化V視聯絡員,更好地確保各方溝通順暢。二是進一步增強融媒體技術力量。除了招聘專門的技術人才外,還可以加強對傳統媒體從業人員,尤其是年輕員工的培訓或引導,吸引部分員工成為跨界人才。這樣不僅有利于新聞機構壯大融媒體力量,也有助于加深各崗位間的了解。三是進一步加強對前沿技術的跟蹤。目前來看,5G勢必對媒體行業產生重大影響,而新技術的應用往往會產生一波紅利期。例如,隨著3G、4G技術不斷發展,網絡數據傳輸速度不斷加快,微信公眾號、短視頻平臺等應用會逐漸普及。在普及初期,各平臺的內容生產者較少,優質內容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即紅利期。能夠捷足先登的內容生產者就會擁有更低的“獲客成本”。因此,媒體從業者必須時刻關注技術變化,對于新生事物保持更快的響應速度,才能抓住紅利期,占據主動權。
2020年,一場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人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節奏,全國媒體迅速投入疫情防控的宣傳報道。隨著疫情趨穩、經濟恢復,宣傳的角度和口徑也處于不斷變化中。我們需要做的是,緊跟重大事件形勢變化,緊密結合集團公司改革發展實際,通過生產優質的內容,引領輿論導向,凝聚廣泛共識,為打造世界領先潔凈能源化工公司提供輿論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