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海燕?楊福元?王智輝
摘要:針對當前農村中學語文教學存在的種種弊端和多媒體技術滲透學科教學的優越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何開發優質資源和挖掘教學潛力,使信息技術和中學語文教學科學的緊密的融合在一起,解決在語文教學中過度重視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學生思維和創新精神的發展、教師信息技術能力與教學素質低下、思想觀念與教學手段相對落后等問題。
關鍵詞:信息技術;語文教學;深度融合
《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語文教學必須重視積累、感悟、熏陶,重視創造性思維的培養,重視語文運用能力、語感的培養,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更要重視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及探究精神的培養。”這些目標的達成,如果僅僅依靠傳統教學中的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本書、一張嘴,恐怕是難以達到的,而現代信息技術以其廣博的內容,信息的多樣以及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優越性,通過直觀、生動、新穎的文本、圖像、聲音、視頻等方式,刺激學生的感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思維,從而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果。
一、信息技術與中學語文教學融合現狀
目前部分年輕教師已經意識到在語文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的重要性,增加了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比例。但有部分教師仍沿用傳統教學方法,沒有重視到先進技術的價值,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不夠,讓學生無法真正參與到課程學習中,嚴重影響語文教學質量。或者是部分教師過度應用信息技術,沒有以課本知識為主,一味地追求課堂內容的拓展,學生精力本來就有限,無法同時學習海量知識,導致課堂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
二、促進信息技術和中學語文教學深度融合的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術豐富課程資源
對于任何學科而言,課程資源都是較為重要的部分,傳統課堂上,教師主要會針對課本內容進行講解,但課本中課文知識點往往有限,且很多書本多年都沒有更新,部分知識已經和時代脫節,限制了學生視野。為了有效解決這一題,在教學體制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教師要努力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要能夠合理拓展學生視野。在這個過程中,信息技術發揮著重要作用,網絡資源儲存量十分豐富,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特點、學習能力等各方面,選擇積極向上的教學內容,確保學生所接觸的知識點都是有益的、正能量的。
(二)借助信息完善板書設計
板書是授課老師隨著動態教學活動所書寫的學科內容,也是學生筆記的主要來源,能夠極大程度上影響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從傳統語文課堂的角度來看,教師主要依靠粉筆、黑板完成,雖然板書能夠讓學生更全面、細致的了解教學內容中的重難點,但教師板書時間往往太長,容易浪費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而信息技術的引進和應用就能夠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從備課環節開始,教師就能夠享受到先進技術的便捷性,提前了解并掌握教學重難點,利用PPT或其他軟件進行標注。在課堂教學中,為了不占用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教師可以將書寫環節用鍵盤打字代替,提升板書速度,也能夠適當調整字體大小、顏色等,來吸引學生注意力。
(三)借助信息技術創新教學形式
在課堂上,大多數以教師講為主,而學生被動地聽,師生之間的互動少,有時候學生即便對知識點存在疑問,也不敢當場提出,影響了教學質量。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語文教師要利用信息技術創新教學形式,以更多樣化的形式來吸引學生學習興趣,從而提升教學效果。例如可以利用網絡課程,讓學生利用電子設備就能夠打破時間和空間的束縛,隨時隨地進行學習。
(四)拓展學生課外活動交流空間
語文學科是其他學科的基礎,涵蓋的范圍十分廣泛,和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有密切聯系,因此教學不能僅局限于課堂,而是要注重開拓課外空間。信息技術就能實現這一目標,這也是傳統課堂就不具備的優勢。教師可以利用微信、QQ等軟件,建立課后輔導、課后學習小組,讓學生和家長都加入其中,在教師布置學習任務或者課后作業時,學生可以在家長監督下完成。在各項作業完成后,可以上傳,由老師進行評價,或者開展互評。拓展課后學習活動交流空間,能夠作為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讓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同時,也可以讓學生掌握更豐富的知識內容。
(五)轉變教學理念
信息技術是一種新的教學方式,是基于傳統教學方式的升級和創新,但又和傳統教學方法存在很多差異,因此很多教師對信息技術的評價也有好有壞。部分教師教學理念落后,嚴重受到傳統思想的束縛,在教學過程中難以創新,這對語文教學質量有嚴重的負面影響。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需要轉變思想理念,充分意識到先進技術的便捷性,新課改要求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努力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實現教學目標。
三、信息技術與中學語文教學融合存在的問題
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融合過程中還存在不少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如:(1)有的教師只追求教學形式上的熱鬧,不講求實際教學效果。(2)很多教師,特別是一些年齡大的老教師,信息技術知識缺乏,在課堂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不能從容自如,有的連一些簡單的基本操作都不會。(3)還有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時,教學設計不合理,信息容量過大,沒有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教學效果不佳。(4)受地域經濟發展的影響,很多農村學校還不具備充分運用信息技術的條件,致使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融合依然停留在理論階段等。但是,隨著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融合的不斷深入和研究,相信這些問題一定能得到很好的解決。
總之,在日程教學中,無論教師還是學生,都要充分認識到信息技術的重要性,教師要利用信息技術來創新教學形式,豐富教學內容,拓展學生視野。要加強課內教學和課后學習之間的聯系,信息技術能夠為此創建良好的平臺,可以有效提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朱燁,現代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的策略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04):29-30.
[2]劉敬孝.現代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深度融合的策略分析考試[J].考試周刊,2021(09):44-45.
[3]朱建浩.談小學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J].學周,2020(33):103-104.
本文系濮陽市教育科學規劃2021年度立項課題 批準號:2021-JKGH-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