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依依
摘要:在音樂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對于音樂的聽覺、思維、情感這三個方面組成了對音樂教學的三元視角。這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以聽覺為基本導向,發展學生對音樂的思維探索,最后擁有自己的對樂曲情感的理解,從而達到促進學生積極學習音樂的目的,激發學生自主學習音樂的興趣。并最大化幫助學生提高音樂素養和音樂鑒賞的能力。本文將旨在探討這一教學模式,給予廣大教師課堂設計思路。
關鍵詞:三元視角;小學音樂;教學探索
引言:
隨著教育改革的推動與深入,音樂課程標準將更加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音樂教學是一個改革中的重點,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不僅僅代表著他們歌唱的水平,更多的是幫助發展學生的全面思維以及素質教育的提升,同樣也是代表著美的情感體驗的重要表達方式。由此可以看出,三元視角下的教育模式對于目前存在的教育體制的改革推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及不容忽視的貢獻。
一、三元維度教育理念的目的
在教育的最初階段,我國三元維度教育理論的奠基者和領導者是原北京市教育學院院長溫寒江。溫教授提出人類的基本思維方式是可以劃分為兩個大部分的,一種是形象思維,也就是我們平時可以看到摸到可遵循的思維模式。另一種是抽象思維,主要是通過其他現實的方式,以此為基礎進行推理推斷的演變過程。在我們看來,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同時進步的學生,才可以在成長的過程中達到全面發展的目的。發展教育以及讓學生接受教育的目的,便是促使的學生全面發展成長。由此可以得出,全面性思維的發展是教學改革中的重中之重。三元維度的教學模式,可以幫助學生以聽為導向,發展到思維的靈活運用以及最終情感的感受。因此三元維度的教育模式是每個教師都應該學習并且廣泛運用到教學中。
二、以三元維度為基礎發展音樂課堂教學
音樂對各學科來說都是一個提高審美的最好的方式,因此在音樂課堂貫穿教育的每一個階段。首先教師可以播放音樂讓學生先在聽覺上形成一個熟悉度,對本首音樂有一個大概的了解。例如課本六年級的欣賞歌曲:由著名作曲家,演奏家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這首樂曲以弱到強,讓學生首先在聽覺上接受然后引導接下來的思維模式。通過聆聽命運交響曲,學生可以感受到隨著歌曲的推進,節奏越來越激昂,在腦海里對于樂曲有一個大概的思維模式與發展思路。最后通過欣賞結束整首歌曲,鼓勵學生積極自信的表達出通過最初的聽覺到思維模式的發展到最后整首歌曲的情感表達模式,以此來達到對樂曲深入的了解。
教師需要正確的引導學生將對樂曲的情感與美的理解融入進音樂的課堂中,從而提高音樂素養以及發展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這種方式甚至不僅僅是對于音樂課堂中推動課堂的改變,同樣會潛移默化的滲透進學生生活中以及其他學科的方方面面。由此可以看出,以三元維度為導向的音樂課堂教學模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樂曲,提高審美能力,進行全面多元化的發展。
三、三元維度的教育同樣可以幫助學生建立現實的鏈接
三元維度教育模式從某種程度上對學生來講的意義還是非常模糊的。馬斯洛的人本注意理論對于三元維度的教育模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馬斯洛的人本主義理論中,強調了審美的重要性,這對于學生的日常生活以及情感抒發有著非常重要且密不可分的聯系。教師們應當將馬斯洛的人本主義理論融入進三元維度教育模式當中,和現實建立聯系,幫助學生懂得自主學習,主動學習以及學會在日常生活中學會自我的表達。因為,無論是審美的活動還是思維模式的全面發展,這對于學生來說都是非常抽象的意義。馬斯洛的人本主義理論可以幫助教師將這些抽象的意義拉回進現實的生活里。審美的抽象性,所以和真正現實的生活中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需要學生首先以馬斯洛的人本主義理論為基礎去理解,才能更好的理解美的意義,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
四、以三元維度為基礎提高學生的音樂能力
三元維度中的教育模式中,立足于最根本的便是思維模式的應用。音樂屬于聽覺的范疇,主要以聽覺為主。通過以聽為途徑,讓學生對于音樂中的各個基本要素有一個熟悉的過程,例如音階,節奏的把握等等。在鍛煉學生音樂欣賞的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聯想,具像化等方法去更加深入的體會音樂所帶來的情感變化。理解音樂所想要表達的情感,以及音樂中所包含的其他因素。只有學生切實的感受到了音樂帶來的變化,真實而又深入的理解了音樂所表達的內容,我們才可以以此為基礎將抽象的東西具像化,將音樂中的內容理論化來更好的幫助學生提升自己的音樂能力。這其中的步驟缺一不可,無論是單純的聯想還是單純的學習理論知識,都不足以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入的理解音樂的情感和音樂所表達的內容。這種方式是一種教學方式的循序漸進,幫助學生在不斷的聯系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音樂思維,自然而然的理解音樂,對音樂產生興趣并且從而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甚至也可以鼓勵學生通過欣賞樂曲所傳達的內容,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哼唱和自行創作樂曲來加深印象。將聽賞,演奏以及傳唱相結合,使得思維模式的鍛煉更加的有效和快速,幫助學生迅速的建立起思維模式,通過不斷的加深對音樂的理解這種方式,從而建立起自己的思維感情理解,達到提高音樂能力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出,三元維度的教育模式對學生素質教育的進步以及提高,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及不容忽視的貢獻。
總的來說,三元維度的教育模式是順應我們當今社會教育改革驅動下的產物,以聽覺為基礎,思維模式為導向最終建立起情感體驗的方式教學是三元維度教育運用到音樂課堂中的重要體現。三元維度的教育模式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建立起與現實的鏈接,將抽象的知識具像化,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作品想要表達以及傳遞的內容。另一方面,以三元維度教育為基礎的音樂課堂教學模式同樣可以幫助學生提高音樂能力。通過音樂能力的提高可以增加學生審美的認知以及審美能力的更加具體化。
參考文獻:
[1] 張帆. 淺談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的關系(J). 數碼設計. 2017(11):236.
[2] 江鈺. 淺析音樂教育對學生發展的作用(J). 中國校外教育. 2018(13):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