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鴦豐
摘要:在如今時代的發展過程中,我們發現高中地理教學僅僅依靠課本和教師的講解,越來越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和學生發展的需要,我們更要結合身邊可以利用的資源,比如紀錄片資源等,應用在地理教學之中,促進教學的整體發展和學生的綜合發展。
關鍵詞:高中教育;地理教學;紀錄片;資源應用;教學模式探究
當高中生在學習地理的過程中,他們會通過各類紀錄片資源來增進自己對地理科目知識的了解,也為自身的地理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而紀錄片學習重要的不僅僅是讓學生增長知識,更能與課本知識,生活實際等相結合,真正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一、注重紀錄片與知識講解的結合,提升紀錄片教學的實用性和課堂效率
在高中的學習階段,我們知道學生的時間是緊張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更要在有限的時間之內,盡量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而在地理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方式往往只是一味的灌輸書本知識。但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這種教學方式存在諸多不足,如果一味的灌輸課本知識,對于學生自身的地理知識增長和學習方法的培養沒有任何幫助,并且還會讓學生自身的問題有所積累,達到不良的學習效果。所以當我們進行紀錄片資源在教學過程中的引進時,便要關注到紀錄片資源與課本知識講解的結合,讓學生能夠通過真實的紀錄片來了解課本上原本抽象的的知識,在觀看過程中,學生還可以對自己的地理知識進行一個內心考核,做到在紀錄片的觀看之中,提升自身的學習效率。只有這樣,紀錄片教學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才是實用的。
比如,當教師在講授有關自然災害的地理知識時,可以為學生播放有關沙塵暴、龍卷風的紀錄片,因為對于我們當地的學生而言,并沒有真實的見過沙塵暴和龍卷風,僅僅通過課本上的文字介紹和圖片,往往不能在腦海中形成具象的認識。而當我們在進行這類知識的教學時,必須要提升課堂效率,讓高中學生能夠利用更短的時間學到更多的知識,也能夠將這些知識內化為自身的知識積累,為長期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所以我們利用紀錄片來對其進行教學,更能讓學生通過直白簡單的影像資料來了解沙塵暴和龍卷風等自然災害的危害。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也可以根據紀錄片的推進來進行知識的講解,為同學講解哪里是龍卷風的風眼等等,這些都能讓紀錄片教學變得更加實用,真正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整體的課堂效率。
二、注重依據學生發展需求選取紀錄片,提升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能力
在現如今的高中教育中,我們都知道教育不是漫無目的的,真正要學生在高中學習階段實現自身的發展,那么我們便要根據學生的發展需求,來進行高中階段的教育與提升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能力,所以在地理教學中,我們要根據學生的發展需求,來選取不同的紀錄片。在已觀看地理紀錄片的過程中,我們身為地理老師也發現紀錄片的內容有長有短,也有深刻和淺顯的區分,這些對于學生地理知識的增長都有所幫助,但最為重要的還是根據學生的發展需求來選取合適的紀錄片。在課堂之上,如果我們能夠達到紀錄片選取的合理性,便能夠進一步提升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為學生現有的知識進行查漏補缺,也能夠進一步提升課堂的整體效率,真正達到教學的良好目的。對于教師的經驗積累來說,能夠根據學生的發展需求,正確選取紀錄片,也能夠進一步拉近教師與學生群體的距離,促進教育質量的提升。
比如,當學生剛剛步入高中階段,那么這個時候可以為學生選擇一些有趣并且淺顯易懂的紀錄片進行觀看,比如《舌尖上的中國》、《航拍中國》等等,這些紀錄片對于學生來說,并不涉及過多過難的地理知識,能夠讓學生在短時間內進行理解,同時,記錄片中的用語也比較詼諧幽默,能夠進一步提升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當學生逐漸步入更加深刻的階段,紀錄片的選取也可以更為精深,針對于某一地理現象進行講解,比如針對日本海岸線的臺風路徑進行專門講解的紀錄片,能夠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熱帶氣旋的形成過程和發展過程。同時,這些紀錄片的選取,能夠讓教師進一步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選取合適的紀錄片,也能進一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調整自身的教學計劃。
三、針對紀錄片教學進行總結環節的設置,為學生答疑解惑,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當我們在高中教學中引入紀錄片教學時,要注意到我們為什么要引入紀錄片教學,用紀錄片進行教學對于我們的地理教學能夠達到什么樣的效果。所以對于紀錄片教學,我們也要進行適當的總結,總結上一階段的紀錄片教學是否達到我們的教學預期,是否真正對學生的能力提升有所幫助,以便規劃下一階段的紀錄片教學。同時,這種總結也能夠幫助學生養成在地理學習的過程中及時總結自身所學的良好習慣,帶動學生進一步探索出適合自身的學習方式。對于教師的教學來說,也能夠進一步促進紀錄片教學的整體效率,在地理教學中應用更多的方式,達到良好的教學目的。
比如,在學習雨水的分布及各地的氣候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有關于各地氣候的紀錄片,并且為學生布置下繪制各地的氣候地圖的任務,讓學生根據紀錄片的內容進行總結,并在自己畫的地圖上展示出來。然后可以在下一課的課堂上,專門為學生留出一個展示的時間,并且讓學生對上一課的紀錄片進行自我總結和自我思考。在這個階段,學生可以為其他同學講述自己通過紀錄片學到了什么知識,以及感覺自己在學習過程中還有什么欠缺和不足,并對未來想要達到什么樣的學習效果進行展望。這類總結環節的設計對于學生來說是有益處的,它能夠幫助學生對自己的知識體系進行完整的梳理,對自己的知識進行查漏補缺,也進一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對于教師來說,紀錄片總結環節的設計,也能夠讓紀錄片教學顯得更加具有條理性,帶動整體課堂效率的提升,有助于學生真正把紀錄片和自己所獲得的知識聯系起來。
綜上所述通過紀錄片資源的應用,我們可以在課堂之上進行紀錄片的選取、播放與總結,在整體的流程之中,促進學生地理學習的完整性和實用性,提升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能力,也促進地理教學的整體發展。
參考文獻:
[1] 葉旭榮. 淺談《航拍中國》紀錄片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 魅力中國,2021(1):78.
[2] 孫靜. 紀錄片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以”河流地貌的發育”為例[J]. 地理教學,2019(2):32-33.
[3] 孫亮軍. 紀錄片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 科技資訊,2020,18(2):146-147.
[4] 葉旭榮. 淺析《航拍中國》紀錄片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實踐應用[J]. 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13):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