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艷菊
摘要:語文課堂教學重要是教好學生學好語文知識的主要陣地,課堂教學成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教育教學質量,那么,如何提高農村小學語文教育教學質量,如何提高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如何促進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課堂,需要廣大教師深入研究和探討。對此,為了促進農村小學語文教學,本文就如何提升農村小學語文教學能力的方法提出個人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小學生;農村小學語文教學;課堂教學
各種高效課堂教學在不斷取得一定的成效,教師的教學理念也在不斷改進,農村的小學語文的教育教學方式方法也有了一定的進步,但是,仍然有很多地方還需要改進,從教學方法到課堂教學,從傳統教育到素質教育等許多方面還需要研究和探討。雖然近些年來,教育主管部門一直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入,但也存在各種設備不足,也直接影響到了學生的學習成績,因此,作為農村小學的語文教師,應針對農村教學中存的問題,采取有效的策略提升農村小學語文教學能力。
一、善用多媒體來提升語文課堂的有效性
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離不開新技術,多媒體的教育手段,也逐漸在農村小學課堂教學中應用,因受環境地域的影響,學生的接受能力上也受到客觀條件的限制,如果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為學生營邊良好的學習氛圍和求知的欲望。也滿足學生多樣化的需求,也提高教師教學手段,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合理使用多煤體,為學生開展開放、有意的實體化感悟,借助多媒體圖文、音效等一體化的特點,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進而感化學生。
如在教學人教版四年級下的《觀潮》時,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感受錢塘江大潮的神奇壯觀。教學利用多媒體,潮來前、潮來時、潮頭過后等實景畫面,展現給學生,以便達到身臨其境之感。學生通過畫面想象“潮來前”“潮來時”“潮頭過后”的景象,然后再交流、探討,談談感受,通過觀、談、探等方面來想象“潮來前”畫面,在我們的腦海中仿佛岀現了這樣一幅幽遠、寧靜的畫面:寬闊的錢塘冮靜靜地橫臥著,江面上籠罩著一層霧氣,江邊的古塔、中山亭和觀潮臺在晨光中屹立著,遠處的幾座小山在云霧中若隱若現。描寫“潮來時”的畫面,從近處觀看錢塘江大潮的形狀和聲音:“猶如千軍萬馬……”用千萬匹白色的戰馬齊頭并進,來形象地比喻大潮的形狀;“那聲音如山崩地裂……”用山崩地裂來形容大潮到來時巨大的聲響,學生觀看感覺到氣勢非凡、蔚為壯觀。
因此,教師要在教學中采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利用多媒體等多方面的教學設備,深入課堂,打造有趣味的語文課堂教學,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學到知識,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豐富了課堂內容,拓展學生視野,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
二、激發學生興趣來提升語文課堂的有效性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人生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學習興趣,他們的思維就會保持在積極的探索狀態之中,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引導學生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濃厚,學生的思想就會集中在課堂,就會全心投入,就會主動探索。那么,在教學中,我們教師是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呢?一是我們教師要備好課,要有意識的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二是我們教師設好局,在情境引入的設計中,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根據學生不同的年齡階段,從現實生活中引出學生去思考,去感悟,從而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三是我們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把教材研究透徹,教學手段多樣化,靈活地將題材改編成學生感興趣題目,讓學生發現語文就在自己的生活的實際中,自己完全有能力運用已有的知識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學生主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總之,要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有效進行就要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例如人教版六年級《少年閏土》,閏土給我講四件事,第一件“雪地捕鳥”,他說:“這不能。須大雪下了才好。我們在沙地上,下了雪,我掃出一塊空地來,用短棒支起一個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鳥雀來吃時,我遠遠地將縛在棒上的繩子只一拉,那鳥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雞,角雞,鵓鴣,藍背……”。教師在教學時首先通過疑問和思考提起學生閱讀的興趣,比如,什么時候捕鳥?如何捕?閏土捕到哪些鳥?這樣,學生就會認真研讀課文,把握閏土講捕鳥的時間----下大雪后;捕鳥的地點----沙地上;捕鳥的方法----支起大竹匾,撒下秕谷,拉繩子;捕鳥的收獲----各種鳥都有。老師在引導學生閱讀和思考捕鳥的整個過程中,讓學生帶著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去尋找答案,在此過程中,提升學生自己的學習興趣,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三、設計語文活動來提升語文課堂的有效性
教師是傳播知識的引路人,學生是知識的接收器。任何教學都是教與學的雙邊關系,教師設計教學活動,回繞學生為主體,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就是要培養學生健全的活動。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時刻注意語文實踐活動的設計,要時刻把控語文實踐活動的開展。比如,在引導學生學習活動時,注意方法的指導:一是自由分組,共同探求。在分組活動的時候要注意共同研討,提出意見,上送匯報;二是小組排練,共同提高。小組成員先準備好相關材料,在本小組先試講,根據小組成員的意見,綜合提高;三是匯報展示,互相交流。要努力調動學生互相交流的積極性,讓談者感受,聽者收益。教師在設計語文活動,要靈活多樣化,把學生枯燥的讀書融入一個小活動中,學生不但讀好書,而且好讀書。可以設計開展讀書故事會活動,開展我是小老師活動,開展說話評比活動等等,多元化的教學設計,使學生的學習能力有了提高。這樣的教學方法也正符合了《新課程標準》所要求的“語文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農村小學語文教學,是一個長期積累、研究探討的慢長過程,因此,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活動時要注意語文實踐活動,通過靈活多樣的形式來設計語文活動,才能從不同角度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不斷提高語文課堂的有效性。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要提升語文教學能力,需要我們教師在進行教學中,結合許多方面,通過有效途徑,最佳教學方式方法,激發學生在課堂上學習興趣,促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高質量發展,使學生最大限度握語文知識。
參考文獻:
[1]李培.有效口語交際教學策略研究[D],周刊,2014-(28)
[2]李淵盛.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J]教育教學論壇,20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