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金才
摘要:學生讀寫水平也是其語文知識綜合應用能力的集中體現。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認真學習和體會新課改精神并加強實踐教學,充分利用閱讀和寫作相互促進的關系,強調讀寫結合的意義,積極探索讀寫結合教學途徑,優化教學過程,以提高學生的讀寫質量和讀寫效率。同時,學生作為讀寫教學主體,教師應當加強專業學習,提高讀寫教學能力,積極引導學生愛閱讀、重寫作。
關鍵詞:讀寫結合;初中語文;教學策略
引言
初中學生學習能力增強,渴望學到更多的知識,以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存量。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由于傳統教育思想作祟,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加之,課本知識容量有限,難以滿足學生的不斷增長的學習需求,這些因素影響了其讀寫能力的增長。基于此,應該研析語文讀寫教與學方面的缺陷,積極創新讀寫教學方法,實現閱讀與寫作無縫對接,形成語文教學的良性循環。
一、讀寫結合的重要意義
在初中語文新課標中,要求通過合理教學,引導學生提高綜合能力。閱讀和寫作作為兩個重要的語文教學板塊,閱讀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延伸閱讀范圍;另一方面注重寫作可以鍛煉學生的寫作思維。因此,隨著學生對知識渴求的增加,教師應當積極幫助學生破除閱讀障礙,讓其適度閱讀古今中外優秀作品,不斷獲得語文新知識和寫作素材,使其在寫作中能夠做到得心應手、流暢無阻礙。閱讀與寫作充分結合的好處是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通過閱讀擴充詞匯量、學習寫作方法和技巧、提高作品寫作質量;結合適度的寫作訓練,能夠讓學生體會到自己知識方面的不足,從而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和意識,使之更加注重閱讀質量和閱讀效率。因此,讀寫結合的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提升初中語文教學效果,實現學生知識應用探究水平的"質"的飛躍。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讀寫結合的有效應用策略
(一)尋找合適的讀寫結合點
初中語文學習中的一個重要問題是“閱讀和寫作的結合”沒有得到徹底實施。這是教師認識不清造成的不良后果,也是學生對學習方法缺乏重視的體現。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和鏈接時必須制定合理的計劃。教師應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做好指導,規范讀寫結合,提高學習的樂趣和參與度,使初中語文學習充滿活力。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必須掌握要理解的關鍵詞,句子和結構。這是讀寫結合中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識[1]。為了獲得更高的理解水平,我們必須使用這些基本內容作為突破,達到了解全局的目的。文字是文章的基本單元,詞語中包含的含義通常是文章的精妙之處。掌握關鍵詞的理解可以及時掌握文章的情感要點,在閱讀與寫作結合中找到突破。
例如,在學習《蘆花蕩》這篇課文的時候。人民的英雄主義與敵人的卑鄙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年輕生命的死亡證明了新中國的誕生。文本中多次描述了角色和角色的動作,例如文中描寫情節,“一片陰沉的黃燈遠遠地照著,突然轉向他們的船。這女孩正在水中擰頭發,然后大聲喊叫?!崩项^子說:“不怕,小火輪上的探照燈,它照不見我們。”他蹲下來,向北推進船。黃光仍然四處張望,一次是在水面上,再一次是在遙遠的樹林上?!痹诰o急情況下,使用語言描述反映了老人對孩子的愛。在課堂教學中,由于學生沒有這種經驗,也無法感知其中所包含的情感,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寫作的方式來表達人物的心理感受,即通過寫作有效地擴展和增強學生的內涵。本文的內容有很多這樣的擴展方式。因此,教師需要根據課程的內容找到一個合理的切入點,以使閱讀和寫作的結合看起來并不那么不自然。
(二)結合課文細節,指導學生寫好生活細節
初中生之所以不愿意寫作,很大的原因是沒有寫作素材。其實,生活中處處蘊含著寫作的素材和靈感,只是學生缺乏對生活的仔細觀察和感悟,難以抓住生活中美好、感人的細節。初中語文教材中不乏描寫生活細節的文章,這些都是教給學生寫好生活細節的優秀素材。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就要結合課文中的生活細節描寫,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寫作指導,促使學生漸漸增強對生活的感悟,并學會將內心感受與生活細節相融合,寫出感人至深的好作文。
例如,在學習《散步》這篇課文的時候,我就通過結合課文中的細節描寫,來指導學生寫好生活細節。這篇課文作者用瑣碎的語言詳細地描寫了一家四口人散步的場景,看似普通,讀起來卻處處流淌著暖人的親情,讓我們從簡單的文字和細碎的細節中感受到了愛和溫暖,是學生學習生活細節描寫的優秀范文。于是,課上,我就讓學生細細品味其中細節描寫的妙處,特別是在文章最后關于“我”背起母親,妻子背起兒子片段的描寫,作者把內心的情感和感悟與細節描寫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使得文章有了深意和內涵。之后,我讓學生仔細回憶生活中與父母相處的場景,挑選其中一個細節進行寫作訓練,既鍛煉了學生的細節描寫,又幫助學生深刻感悟了平淡生活中的脈脈溫情。
(三)加強語言訓練,強化學生的語言掌控能力
如果說,題目是文章的“眼睛”,主題是文章的“心臟”,結構是文章的“骨架”,那么,語言便是文章的“血液”和“肌膚”。要想寫出一篇好文章,就要求文章的語言不僅要通順、準確,而且還要鮮活、靈動、深刻,這樣才能達到更佳的效果。因此,要想促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提高,語言訓練是必不可少的。入選初中語文課文的文章,是學生學習語言的典范。在教學中,初中語文教師要注重訓練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讓學生對比、斟酌來體會語言的重要性,并逐步提高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掌控和駕馭能力[2]。
例如,在學習《紫藤蘿瀑布》這篇課文時,我就在課堂上著重語言訓練,以提高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掌控能力。課上,我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仔細品析文中的詞句運用之絕妙。之后,我利用留空填詞的方式,讓學生結合上下文意思,展開豐富的想象,將文中的一段描寫進行填空訓練,再對比文中的用詞,讓學生體會文中用詞的巧妙。久而久之,漸漸提高了學生的語言駕馭能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有利于學生學好及應用好語文知識,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因此,教師應該重視讀寫在生活、學習中加強語言、辭藻的積累,豐富閱歷,多練多讀,提高學習的成果,在日常教學工作中,不僅要使兩者有效融合起來,還要優化教學過程,從細處入手,一點一滴地培養學生的讀寫能力。
參考文獻:
[1]劉默晗.試析讀寫結合模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研究,2021,21(7):66-67.
[2]張紅娜.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落實"讀寫結合"[J].課外語文,2020,3(24):2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