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軍
摘要:一個學校管理制度必須緊跟時代的變遷和發展,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作為一名德育工作者,要充分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管理策略,引領全校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尋找新模式來適應新課改的要求,以促進學校的健康發展,為學生的生命成長奠基,培育生命的精彩過程。本文圍繞如何開展學校德育創新管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給予學生個性發展。
關鍵詞:德育工作;教育觀;管理;生命的成長;教研
德育工作就是一個培育生命的精彩過程。是以促進學生個體自身生命的成長,完善個體自身的素質,尤其是生命的成長和道德素質的完善。教育只有尊重學生生命的主體性,尊重人格,給予學生表達的思想、情感和需求的機會,給予學生發展空間。
當前,普通高中正處在體制與社會轉型階段。作為一名德育工作者應該與時俱進,緊跟新課改步伐,不斷創新學校的管理工作,讓學校在穩定狀態中不斷發展。這就要求管理者及時更新教育觀念,以提高學生自身發展為目的,積極應對學校教育教學改革與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使學生自身獲得高質量的生活和幸福感,為中學生的生命成長奠基。
一、以人為本,發揮德育管理職能
學校德育需要先進的教育觀引領,需要從生命的角度去思考,需要以人為本,德育是學校的生命,只有將德育融入到學校生命之中,才能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使學校發展充滿活力。在學校就是以生為本,以學生為中心。
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各界對學校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教師無論年齡大小,都必須通過不斷的學習來提升自我。這樣,才能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才能讓學校得到更好的發展。所以,要積極參加教育行政部門舉辦的各種培訓,傾聽專家各種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不斷地充實自己,更新自己的管理理念與教學理念,時刻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把學校的管理工作做實,做細,并使之滲透到平時的管理中,實現教師充分。主動地發展,提高師生的生命質量。如近年來積極參加省市縣暑期舉辦的培訓、進修等,及時了解國家高考政策與現代教育理論等。實踐證明,德育工作就是培養學生,就是用生命影響生命!學校建立完善的生命教育體系,教師是學生成長中最直接的影響者。教師的生命狀態直接影響學生的生命狀態。應該在平時的管理中不斷積累經驗、不斷反思自己,實現自我提升。以自己的人格去影響學生的美好人性。這樣,才能不斷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
做到與時俱進,遵循生命發展規律,隨著高考制度的改革,以及近年來高中生在學習與生活中心理發展水平的不斷變化,作為學校管理者的要做到與時俱進,才能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用生命影響生命。要求每一位老師要鼓勵學生都能展示自己的優勢,找到自我發展的方向。充分尊重學生的意愿,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樹立每個學生的自信心和榮譽感,讓他們感覺到有一項成功帶動其他素質的綜合發展。用生命的視角去理解,德育其實就是用生命影響生命的事業。人與人之間是互相影響的,教師影響學生,學生影響學生,這種生命之間相互的影響力是巨大的,因此,我們經常說為人師表,教師要有師德,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帶給學生好的影響,這樣為學生樹立榜樣,對學生的生命實施積極的影響,讓學生從中綻放生命的精彩。有些學生犯錯誤,如果老師處理問題過于簡單化或者語氣言辭激烈,對學生會產生消極的影響,甚至影響生命!
二、完備管理體制,彰顯現代管理價值
(一)做到科學管理,以生命視角完善德育
教育必須建立在對個體生命思想、情感和需要的尊重的基礎上,長期以來,我們對教育的關注,不是因為人本身的需要,而是因為社會的需要,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教育的扭曲。很多現象表明,教育學生已經很難,教師已經發展成為一個高風險的工作群體,很多教師現在不敢管教學生。在新時代背景下,必須把學生看成是一個個獨立鮮活的生命,要按生命的成長規律來引導和培養。德育工作的對象就是學生,學生有自己的情感、思想和需要,每個生命和每個生命不一樣,教育只有尊重學生生命的主體性,尊重學生的人格,給予學生發展的空間,才能促進個體發展,最終達到教育目的。
(二)推動管理創新,滲透生命教育理念
新課改已經實施多年,然而從近年來普通中學的發展來看,學校管理仍然缺乏創新,并沒有擺脫傳統應試教育的束縛。若要改變思想,就要改變教師的行為。教育就應該是在正面的影響下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健康成長。用熱情的生命去影響,用善良正直的生命去影響,用拼搏奮斗的生命去影響成長中的生命。對于這種情況,德育部門應該發揮自己的引領作用,引導教師認識生命影響生命的教育過程。教師是學生成長過程中最直接的影響者,教師的言行,教師的人格對學生的心靈的影響深刻而久遠,甚至可能影響學生的一生。《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對教師的要求,“以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教育感染學生,做學識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三、注重教學科研,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明確改革思路,適應課堂教學改革育價值在加強常規管理的前提下,要努力踐行新課程改理念,關注課堂、關注學生、關注教師,實現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隨著教育現代化發展的步伐加快,我校很多年齡較大的教師在年輕教師的幫助下,基本都能夠采用現代化教學技術,逐步掌握了的多媒體教學技術,微課教學技術等。實踐證明,現代信息技術的使用不僅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課堂教學效率得到了提升。這樣,既減輕了教師的工作量,也實現了學生的“減負”。
四、凸顯人文關懷,創新學校管理模式
(一)明確人文內涵,優先發展班主任
陶行知說:“校長是一個學校的靈魂,要評論一個學校首先要評論它的校長。”這就需要從人文角度來審視教育,充分肯定人的價值和人性。校長的教育觀就是對學校教育的一種認識。班主任隊伍建設是立校之本。當今社會,雖然每一個領域對人文關懷這樣的理念有不一樣的理解,但究其根本還是對人的生存狀況的關注,突出人在生活中的中心地位。人文關懷強調的是尊重人,承認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工作中關注個體的內心感受,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在這個以人為本的時代,班主任的教育觀點必須順應時代發展,必須按照學生生命成長規律辦事,只有尊重學生,信任學生,班主任才有威信,教育效果才會好。在普通高級中學,要提高學校的管理水平,就離不開對全體教職工與學生的人文關懷。但是學校是一個復雜的小社會,學校的管理必須踐行以人為本的理念來開展各項工作。首先,對班主任的管理要以人為本。只有對班主任的足夠尊重,才能激發班主任的工作熱情。平時的工作與生活中了解班主任的需求,這不僅是班主任工作的需求,還應該關心班主任的生活需求。優先發展班主任就是學校教育戰略。這樣班主任就更加自信,無論面對多大困難,都能自信處理好,能找到解決問題的策略,班主任時刻面對孩子,如果連自己都沒有信心,如何影響學生?
(二)開展人文關懷,提高教師工作熱情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教師與學生是學校的主體。教師是教學活動的實施者,更是參與執行學校管理的重要成員。只有提高教師的工作熱情,才能讓學校的創新管理真正落實到實處。教育其實并不復雜,就是“栽培生命”的過程。就是把自己內心對學生的愛,對生命的愛傳遞出去,有了愛才能感動,才能傳遞愛。如何提高教師熱情,首先學校要關愛老師,這樣老師才能愛學生。普通高中教師教學任務重,很容易讓教師產生懈怠感,甚至很多教師認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之所以有教師存在這種錯誤的認識,究其原因是他們沒有得到應有的人文關懷。所以,作為學校管理者,應該充分關心全體教師的工作與生活。通過實施人文關懷活動,讓教師深切地感受到學校的關懷。如關心教師的生活,關心教師的職稱晉升等,就能讓他們自覺地加入到學校管理中來。關心教師的合法權益是人文關懷的基礎,因為這是維護教師的勞動價值,尊重了教師的人格。其次,學校要關心教師的生活狀況。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提高教師的待遇,改善教師的生活條件,讓教師的合法權益從根本上得到保障。最后,在平時的管理中要多采納教師的合理化建議。要做到科學民主,反對專行獨斷,對教師提出的合理化建議給予表揚與獎勵。
綜上所述,學校的創新管理需要建立在一定知識和經驗基礎上,是建立在對生命的熱愛的教育觀念。讓每一個生命都精彩,讓每一個生命在學校里都滿意。不僅關注學生的生命,更是關注教師的生命,讓每一位教師都獲得幸福感,把師生的幸福感作為學校的目標,因為教師幸福了,才能傳遞孩子幸福的陽光。這都是生命的影響。要不斷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努力學習現代學校教育管理學、?教育學、教育心理學等專業知識,探索與實踐教育教學規律,協調好學校的各項工作,不斷的豐富自己的管理經驗。這樣,才能提高學校的管理水平,推動學校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許金洪.創新學校管理策略,提升校長管理能力[J].高考,2018(28).
[2]曹建民.小學校長如何實施學校個性化管理[J].西部素質教育,2016(11).
[3]莫文曉.給教學一個寬松環境:對高中學校教學管理思考[J].吉林教育,2017(25).
[4]吳甡?我的教育觀?學苑出版社.